时间:2024-05-09
范国睿
***总书记在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既要立足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又要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更要着眼于人类及教育的未来发展,辩证认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与策略。
首先,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成为“大先生”,既彰显了对教师职业的敬重,又蕴含了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对每一位教师而言,需要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明确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和担当,提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高民族素质的思想意识与专业自觉,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修养。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使教师有“位”进而有“为”,还需要各级党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思想观念、社会舆论、制度政策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全方位“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其次,改革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资源供给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有215所师范院校、500多所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培养,正努力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以此为依托,实现从以本科生为主的教师教育向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的教师教育的战略转型,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正在实施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等,充分发挥师范大学示范作用、地方师范院校主体骨干作用,既助力全国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又为欠发达地区培养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破解中小学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本硕一体化、学科专业硕士与教育硕士“双硕士”培养模式,优化适于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方式、培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在职教师的研究生学历水平;专业结构上,对接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增加并建强一批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强化实验教学能力,着力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高中阶段理科专业教师,逐步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目标,大幅度提升初高中理工类硕士学历教师比例。这些改革举措,将助力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人才造就模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满足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
最后,应对智能技术挑战,促进教师素养与教师教育标准和内容的迭代升级。人工智能正给传统教师角色带来深刻挑战。需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全面比较分析在教育和促进青年一代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人—机角色差异,确立智能时代教师的独到价值与作用,重构作为个体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素养标准,进而重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与内容体系,变革教师教育与教师学习方式,探索教育教学情境下的人—机结合新模式,实现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从目标到内容再到方法的全方位迭代升级,真正为一个正经历着革命性发展变化的教育世界培养和造就能够适应并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助力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创新型教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