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杨肇文 王敏娟
【摘 要】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担负着培养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任。教材涉及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公民道德、法律常识、国家历史等多元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更集中地指向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塑造。以历史事件中的英雄人物事迹来营造情境、渲染情绪、培育情感,能更好地推进此类课的教学,能更好地完成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历史题材课文教法 英雄 向上品格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合并了原先在自然、中国历史等学科的部分内容,教材涉及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公民道德、法律常识、国家历史等多元内容,担负着培养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任。其中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集中在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纵横一百多年,容量大而庞杂,对于非历史学专业背景的小学教师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就教学目标而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向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认同和精神塑造,这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有共识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
笔者在进行历史题材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尝试摸索形成一种一般操作模式,首先,以“完成文献综述”的教科研方式对执教内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查阅各类文献、各类电子影音资料,全面客观地完成对于该历史事件的论点论据搜集,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本导向,把握执教思想倾向。其次,确立多层次教学目标,研判预估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可能性。第三,围绕教学目标筛选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素材。最后,以灵活多变、学生喜闻乐见的综合化教学环节呈现,构建起整课教学过程和相应的评价体系。
而在这一遍遍地设计、打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反思、总结,也就发现了一个共通的途径,一种最让学生动容的方式——以英雄高贵精神,塑学生向上品格。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习总书记言简意赅的这些话是有深刻道理的,对于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其中包含着教学的智慧与启迪。如果我们只是干巴巴地去呈现那些百年近现代史,学生看到的多半是历史带给民族的苦难,带给中华民族的伤痛,却看不到历史事件背后的教训,也激发不了复兴中华的宏愿。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前赴后继的“英雄”。只有让历史中的英雄人物站到课堂的“C位”上,才能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才能感动学生,激发学生向上生长的勇气。
一、“一个典型英雄”激发民族反抗精神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的第一课时虽以“虎门销烟”为课题,但是如果将课堂的中心放在虎门销烟的历史叙述上,那么容易走进历史课的套路中,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却激不起内心半点涟漪。
而当我们把设计重点放在认识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身上,将焦点聚焦在林则徐的人生经历、判断选择上,学生的感受会是深刻的,他们会敬佩林则徐的深明大义,进而会不由自主地激起对英国侵略者的愤恨与对中华民族反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
林则徐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身上闪现的反抗精神与光辉是非常典型的,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小学生对这样的英雄人物事迹的了解、精神品质的感知是深刻的。从“人”到“事”的理解过程也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选取这样一个典型英雄来串联架构整节课,形成“一明(英雄人物)一暗(历史故事)”的课堂组织线索也是突出重点而又层次分明的。
二、“一家平民英雄”引导人生价值反思
同样,第二课时“圆明园的诉说”中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圆明园被毁的经验教训。万园之园的毁灭本身就是一件震撼世人的大事件,学生会气愤、会震惊,而如何把“情绪”转化为“反思的力量”,是这一课最难的教学点。无独有偶,笔者从众多课外素材中选择补充了“一家平民英雄”来帮助学生深化情感的体验:“世上若无样式雷,哪来北京圆明园?”雍正时期,雷氏家族第二代传人雷金玉被任命为圆明园总工程师,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个世袭工匠家族奋起反抗,第五代传人雷景修的女婿被侵略者乱刀刺死,女儿带着全家老幼十四口自焚殉园。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守护!
什么东西值得去守护?没有说,但学生们、听课的老师们听完这段音诗画都已热泪盈眶,心中激起的是对自身生命价值意义的反思。
不得不说,教材中选取了圆明园今昔对比、文物流失、新园重建等议题,引发学生辩证思考,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因为教师过分渲染毁灭性场面,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从消极情绪转入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环节时,就出现了情绪的“脱节”。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顺畅,让学生从“圆明园的毁灭”到“人生价值的反思”这一理性情绪更加自然地生成,笔者在备课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寻找既能过渡悲伤情绪又能激发反思的人物事例。之所以选择“一家平民英雄”正是由于圆明园出自“样式雷”家族之手,一代代人见证着圆明园从无到有,从繁华到覆灭的过程,这和学生學习时的心情是相通的,小学生也能很好地理解自己一手创造的“杰作”毁于一旦的悲痛。然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以异常坚决的方式来表达,更深层次的是一种信仰、一种理想。这个事例的列举不是告诉学生要舍生忘死,而是引导学生理解“有些信仰需要坚守,有些精神需要学习”。
三、“一群少年英雄”激发复兴中华之志
第三课时“甲午风云”,不少教师自身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不是很熟悉,在备课后往往将教学重点偏向历史事件的介绍,忽略历史英雄人物精神的分析与引导。这样不仅故事讲不清、讲不透,学生还容易深陷漩涡之中,不得真谛。但当教师跳脱出历史的束缚,选择性地展开教学,就会使本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哲学高度。
笔者选择邓世昌作为本课“主演”,以倒叙的手法引领学生进入两个历史片段,第一个是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悬挂冲锋旗指挥致远舰冲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那种气壮山河、视死如归的气势是撼人心魄的,特别是学生看到细节处,邓世昌与爱犬“太阳”一同为国捐躯之时,无不被他的爱国之情感动。动之以情之后,方可晓之以理。
第二个是本课结尾处,以邓世昌为福建船政学堂同学去西洋留学送别的场面为背景:“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将众人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少年们求学背负国家之未来,而如今我们的读书为了什么?远渡国外留学后会不会忘记祖国父母之邦?不忘初心、不忘历史不是说说而已,前有英雄榜样继往圣之绝学,后有我辈为万世开太平,才是这节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终点与高潮。
在历史题材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曲折的情节固然可以引人入胜,但悲壮的人物却可以让人感动不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足以引导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小学生见贤思齐。道德与法治课程讲理说法的前提是以情动人、青史长留、英雄侠义、乐观积极、向上生长。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教师专项重点自筹课题“区域英雄人物事迹融入小学德法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无锡籍女新四军为例”(批准号为C/d/2020/02/53)、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小课题研究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批准号为E/D/2018/007)的研究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