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比视角下“阅读链接”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9

郑爱芬

【摘 要】俗話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是感知理解的基础,是一种高阶的思维层级,需要在提炼共性的基础上辨析异同。只有把握课文与“阅读链接”中所拓展的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关键词】对比视角 “阅读链接” 拓展资源 言语生长

在语文学习中学会了对比,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在不少经典课文后面,设置了“阅读链接”,将与课文相关的资源和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统整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文本资源,帮助学生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统整资源,在积极发现中指向目标要素

对比式阅读,从本质上来看,属于研究性阅读的一种,通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阅读材料,在统整融合的思维质态下,借助于对比分析、概括综合等不同的方法,探寻文本的表达价值,提升学生的言语素养。不同的解读视角,有着不同的对比维度,教师需要设置理解性和对比性的基础。有了积极的指向,教学目标的深入才能在不断聚焦的过程中逐步露出庐山真面目,对比思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选了众多名家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并且在老舍先生的《猫》和丰子恺先生的《鹅》这两篇课文后面,都设置了“阅读链接”,一是要求学生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二是说说不同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并体会表达上的相似之处。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作家的言语特色入手。

教师可以从相同中寻求差异,探寻各自的表达特色,引导学生运用发现式的思维,展开探究性、对比性阅读,将课文与“阅读链接”拓展的文本资源统整起来,尝试在积极的思辨状态中对话,精准体悟两位作家所展现出来的不同个性特征。比如,在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后,就拓展了周而复和夏丏尊描写猫的文本资源。教学课文《猫》的时候,教师可以从课文的结构构思和浅显直白的语言风格入手,感受老舍笔下的文字的独特魅力,然后借助拓展的两个片段,夏丏尊笔下的猫可以紧扣“白玉似的”“黄斑”这两个色彩,体悟猫在外形上的魅力,而横向对比中就可以发现,老舍写猫时,并没有对外形进行描写,而是借助于具体的事例和猫的行为入手展开描写;夏丏尊的描写,没有隐藏自己对猫的喜爱,直抒胸臆,而老舍先生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明贬实褒的策略,完全将猫当成了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人。而在阅读周而复写猫的片段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中的几个比喻句“白毛像雪似的”“小电灯泡似的眼睛”“细鱼骨头似的胡须”,感受语言的形象和灵动,并在此相机对比,凸显老舍先生语言的平实有味。

这样的教学,就紧扣单元的语文要素,将学生的意识充分调动了起来,穿越于多样化文本的体验,经历了统整求同、辨析求异的思维过程,在品味和实践中,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条理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相机引入,在渐进理解中深化认知体验

阅读实践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本书或者同一篇文章,每次重读,都会有全新的认知和理解。这主要是因为在反复接触过程中,读者的经验不断丰富,对文本感知的渠道、维度和层次发生变化,逐步形成了进阶式的体会。教师就可以借助“阅读链接”中所拓展的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达成不断阅读下的认知进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琥珀》一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类文章,作者将科学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故事中,契合了学生直观性的思维方式。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入手,感受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深奥晦涩科学知识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相机引入“阅读链接”中《琥珀物语》的片段,其严谨、精准的科学性语言与课文形成鲜明的对比。

促进两者之间的对比,选择怎样的契机最为合适呢?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在读到松脂球变成琥珀这一内容时,有的学生则提出了自己的认知困惑:松脂球为什么能够变成琥珀呢?具体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陆地如此僵硬,为什么会出现下沉的情况呢……其实,学生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琥珀物语》中找到答案,这也正是教材编选这一内容的基本用意。在学生的认知遇到障碍或者形成困惑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阅读链接”中获取信息和答案,了解琥珀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形成。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以及“陆地下沉,海水漫上来”等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除了关注文本的内容和信息之外,教师还可以从表达的维度出发,探寻两篇描写内容相同的文本,在表达上有着怎样的不同。由于课文是将科学知识置放在故事情境中的,学生已经被生动的故事深深吸引,此时只要对拓展的文本进行品读,就能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在《琥珀物语》严谨的科学语言的衬托下,学生鲜明地认识到,课文将琥珀形成的整个过程,完全融合在一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之中,让原本看似机械而生硬的科学性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可感可亲。由此感受到这两篇文本在表达上的巨大差异,也就有了直观性的感受,自然也就真正落实了“体会课文生动有趣的表达”这一目标。

进阶式的对比阅读,要求教师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 更不能奢望一步登天,而要善于从“阅读链接”的文本资源中,发掘出丰富化、多元化,甚至是矛盾化的对立资源,运用不同的契机,相机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反复、轮回的阅读体系中,形成渐进式的体悟,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三、例证融入,在提炼表达中内化写作方法

阅读实践过程中,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认知和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往往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试想,若整个教学完全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告知与灌输,学生即便能够理解,也是相对有限的;若只是从一篇课文入手,也难以形成开放性、多元化的认知体验。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教师能够从“阅读链接”中发掘出富有认知价值的体验,就能够形成彼此印证、互为补充的效果,从而引领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朝着“文本更深处”漫溯,对文本表达的特色形成更为广阔的认知,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因此,教师要树立从课内到课外的意识,在运用课外资源积极印证的过程中巩固课堂所学方法,借以发现课文中表达的精妙之处,从而为语文学习迈向更广阔的空间提供丰富的认知储备。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就是一个典型的以“人物品质”为主题的单元,编者先后编选了三首古诗、两篇文言文,以及《“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等课文,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从不同的维度展现了人物的内在精神和高尚情操。这个单元所指向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雨果先生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后的“阅读链接”,就拓展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挑山工》;《黃继光》一文后的“阅读链接”,则拓展了《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文。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从扶到放”的原则,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中心蓝本,将所积累和感知的学习方法,融入拓展的文本中,这样学生的接触面广了,学习的内容也丰富了,内在的认知思维也就更加广阔了。这样的拓展和融通,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阅读实践,归纳文章的表达特点,获得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意识。

以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作者雨果利用对船长哈尔威动作、语言、细节的描写,彰显了船长哈尔威舍己为人、人人平等、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教师相机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模式:首先,梳理课文的内在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相机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与神态的语句,教师对学生的交流和探讨进行相机点拨和引导;其次,重点聚焦课文的第10~13自然段,利用描写乘客和船长的语句进行深入对比,突出感受船长的沉着冷静和临危不惧,并细致阅读第14~31自然段,以体验的方式,强化对人物内在形象的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入“阅读链接”中的《挑山工》,组织学生迁移运用上述的学习方法,研读文本,关注对挑山工动作、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性描写,并搭建学生认知交流和彼此互动的平台。此时教师进行及时性点拨,让学生深入感受蕴藏在语言细节中的人物高贵品质;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将这两篇文章统整起来,进一步提炼和归纳人物的动作、语言渗透人物品质的方法,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所编选的文本,都与对应课文的类型有着相通之处。有效地融入拓展文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运用阅读方法的平台和阵地,更能有效地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切体悟,提升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鉴赏能力,从而在对比中打开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使得语文课堂从逼仄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