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讨论,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时间:2024-05-09

江苏无锡市后宅中心小学 朱巧凤

在实施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课堂讨论是主要途径,也是学生深化认识和强化主体地位的重要方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师关注和共同探讨的话题。以下笔者对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讨论活动的前提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前提。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课堂讨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①双人讨论学习。一般是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讨论学习,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小组的“主角”。这种学习活动简便易行,因此在课堂中,一些经过稍加讨论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讨论就会采用这种方式。②四人小组讨论学习。一般是前后4个学生为一组,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即团队合作精神,也是课堂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如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4个学生合作完成,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结论。③班级小组讨论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主要以一组学生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可以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加强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二、课堂讨论活动的开展

1.深化教材

数学教材是由专家编写,供师生平时在课堂教学活动时使用的课本,是系统又典型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熟悉教材并仔细钻研,把教材中蕴藏的知识点深挖出来,组织学生进行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深挖,并开展有效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有一道找规律填表格的题目:下图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给大正方体的表面涂色,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

学生分组讨论后很快得出了答案,教师也及时给予了表扬,但这时,教师没有就此作罢,而是进行了更深一步的发掘——又提出了三个问题:①涂两个面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②涂三个面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③一个面都不涂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交流各自的想法,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这样有意识地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增加了交流的机会。

2.故意示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示错,引导学生去探讨,让学生来纠错。这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培养了一种探究精神。

例如,在利用“减法的性质”这一知识点解题时,教师说:“100-42-28就等于100-(42-28)。”结果出现了以下两种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同意这种解法,另一部分学生持反对意见。这时学生目光都聚集在教师身上,希望教师公布答案。可教师却摇摇头说:“还是你们自己来解决问题吧。”

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计算三个数相加时可以前两个数先加,也可以后两个数先加,所以在计算减法时,可以前两个数先减,也可以后两个数先减。”另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反对,说道:“三个数连减时,应该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两派学生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谁也不服输。第二个学生又站起来说:“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妈妈带了100元去超市,买了一箱42元的牛奶,又买了28元的水果,妈妈还剩的钱等于带去的钱-牛奶的钱-水果的钱,100-42-28,妈妈还剩的钱也可以等于带去的钱-用去的钱,算式是100-(42+28),所以100-42-28=100-(42+28)。 ”

通过学生的探讨活动,大家都知道了教师说的是错的,更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当学生出现分歧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故意示错,引起学生一次次的激烈讨论,在这样的情境中交流、讨论、碰撞,最后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教学一定能收到令人可喜的效果。

3.生活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一些身边具有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探究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探究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学校组织一次秋游活动,有学生225人,老师5人。学校租了5辆大巴和1辆中巴,大巴每天租金620元,中巴每天租金400元,学校一共要付租金多少元?”这题说实话不难,只要明白活动人数是多余的条件,答案很快就能出来。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把题目直接给学生,而是设计了一个个环节,给学生抛出了一个个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来解决。

教师问:“学校准备组织一次秋游,请大家讨论一下,秋游必须考虑哪些问题?”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发言,“秋游要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出行”“租车和买票时要清楚参加活动的人数”“要尽量省钱”……学生的发言很是令教师满意。

教师马上又说道:“参加活动的学生有225人,老师5人。租车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大巴,限坐42人,每天租金620元;一种是中巴,限坐24人,每天租金400元。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有哪些租车方案?”

几个小组都不甘落后,纷纷激烈地讨论着。很快,大家发现一共有7种可行方案:①全部租大巴;②全部租中巴;③租5辆大巴和1辆中巴;④租4辆大巴和3辆中巴;⑤租3辆大巴和5辆中巴;⑥租2辆大巴和7辆中巴;⑦租1辆大巴和8辆中巴。

教师继续问:“租车方案有了,那到底哪种租车方案最省钱呢?”

学生一番交流反馈后,一致认为方案③最省钱。

教师又向学生抛出了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方案最省钱呢?”

学生纷纷说出了各自的理由。

这道题目到这里算讲完了,想必大家也不难看出,这样教学比直接出示题目教学好在哪里。原题只是让学生计算一下,问题就可以解决。现在通过教师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并逐渐形成了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促进课堂信息的多向交流,扩展思维,开阔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合群、合作的时代意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