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黄燕
【内容摘要】本文从笔者实践教学中,阐述了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氛围,在创设丰富多彩的审美情境中,激发学生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聆听,学会演唱,学会表现,使学生掌握多种表达方式来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音乐理念,增强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表达能力,让高效的音乐教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望到最美的艺术风景。
【关键词】多样化 能力 方法 艺术 高效
【正文】
“让多样化教学走进音乐课堂”,最初听到这句话,是在市级的一次音乐教学讲座中。起初还不得要领,在实践中细细品来,才感觉真是意味深长,受益匪浅。后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慢慢体味,发现“多样化”有很多好处。成功的运用好“多样化”,对我们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大有好处。要“多样化”得好,“多样化”得妙,“多样化”出效果。
歌曲《小青蛙找家》一课的后半部分属于有变化的轮唱。尤其是呱呱呱的叫声,笔者在本课中预设了四种多样化教学手段,首先是荷塘月色的录像动画,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音乐的优美,然后在导入的开始加强板书运用,让荷叶成为音符的载体,请学生到前面来指出节拍并演唱,课中加入学生在电子屏下的击掌表演;最后是小乐器伴奏加学生表演,让全场嗨起来。让课堂成为生本课堂,释放他们自己的小宇宙。
同时笔者在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头两遍练习男生负责唱女生负责打节奏,后两遍练习女生负责唱男生打节奏,第五遍的时候笔者用小乐器来模仿青蛙的呱呱呱叫,让学生充分感受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学会了唱还学会了演,并且学会了打节奏,学生的兴趣在变化中不断升温,课堂气氛很热烈,同时也让我在课堂中发现几个特点。其一,男女生配合表演提升了集体成就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提高,合成变得相对简单。其二,轮流演唱和表现,可以让歌曲的高难度部分顺利衔接和过度,比逐句引导效果要好多。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曲谱的识别能力还是比较低,教师通过动起来,让他们感受音乐,通过看,通过拍,才能更有感情地表达出歌曲效果,才能让童声发挥更欢快的效果。合唱部分的合作效果将小青蛙呱呱叫的感觉瞬间巧妙地解决了。虽然分声部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经过这样的换位表演,学生顿时豁然开朗,在提高表演兴趣的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演唱,成功的喜悦洋溢在他们美丽的笑脸上。
这节课给笔者的感触很深。我们在教学中真的应该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去进行教学,就能更容易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从而顺利完成教学重点的讲解。
所以,这样多样化的学习是教师有目的的设计,是教师在充分把握住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基础上有针对性安排,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法必须要有艺术性,这种艺术的多样化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独特的自己。目前的音乐课堂教育在绝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在班级教学中,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的接受水平、领悟能力和个性特点。因为小学音乐是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学的课程之一,也是感知美好生活的重要能力培养的课程之一,让一年级小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提高音乐感悟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想办法,求创新,懂艺术,才能让乏味的课堂变成一堂堂生动的表演课。让每个孩子在融洽的艺术氛围中提升自信心,勇敢的参与进来,享受音乐艺术带来的快感。因此,课件设计的时候,笔者总是把一些美妙的视频片段融入到幻灯片中,让学生欣赏美妙的同时,不会唱可以拍,不会拍可以演,不会演可以跳,不会跳还可以让孩子指一指,画一画。如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优势,从不同方面出发,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動中来,达到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养的目的。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应该面向全体,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感兴趣的话题和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利用简单的小乐器、小教具,激发学生的表现力,让学生在合唱、对唱、独唱、表演唱中感受艺术情境,通过板书和课件中的画面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享受和美感,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收获。所以笔者有时会在课前备课时可以尝试着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留不同的任务,提不同的要求,允许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不同的水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是面对难题就放弃。再如,在讲课时出示和歌曲有关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利用提问或观察等的方式看学生们是不是都已领会,从而保证所有孩子掌握这堂课的知识重点学会这首歌,让学生的音乐感觉全面提高和加强。
今年在笔者教的一个一年级班里有个学生,他叫刘凯文,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男孩儿。刚进校门不服管教,经常动不动就任性,不听教师的安排和教育,平时上课爱睡觉,在提问的时候不起来不回答,动不动还会闹情绪。因此,笔者针对这个孩子特点课下找到他,给他布置了发书的任务,让他说一说书里哪课内容是自己喜欢的,哪个画面和歌曲最配套,他说对了就会奖励一个小贴纸。也许是这种交流增进了他对笔者的亲近感,很快他变得上课爱举手回答问题,爱协助笔者做事情,爱参与唱歌,还经常要求独唱的机会。在演唱过程中,笔者发现他平时的内向和懈怠在我的课上全不见了,从最初演唱时嘴张不开,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到后来每次上课都大声唱,真的是源于艺术性的渗透,让他认为学习音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于是笔者总是对他说:“你长这么好看声音这么美,想不想和老师学表演唱?老师帮助你。”于是,笔者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大课间的时候教他唱歌。每次唱歌会给他看一段音乐录像增强他的视觉感受和兴趣,等笔者再次叫他唱歌时,神奇的感受到了他的变化,口型、气息、发声都有所提高。于是笔者鼓励她说:“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回家后在用功的练。看,你的进步多快啊!”后来,这种练习在他读课文的过程中,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有了看图谈感受的好习惯,他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在班里也越来越有信心了,也开始爱学习了,自己的潜能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释放。这就是艺术性指导带给孩子的技巧和感受。
因此,一节好的音乐课,一场好的高效教学,都要求教师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和经验,了解学生的学情,逐渐形成有感情投入的教学模式,而不是框框本本的表演形式教学。用教师的艺术之手,不离不弃地推进每个孩子积极向上的向前发展着。
在欣赏课《动物说话》一课中,笔者巧妙地运用“多样化”来解决教学目标。这次课因为有家长观摩,课前找到几名孩子让他们提前进入情境,观看视频,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就是为了使一部分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让全场热起来。先让学生跟着教师唱,然后跟着教师的琴声唱,分开小组唱,男女生二声部唱,最后是表演唱,升华拓展阶段结束前让小乐器的伴奏成为新曲的变奏模式,渗透了爱护小动物,人要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教育,恰如其分地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使学生整齐有序进入歌曲状态中,全场表现热烈而投入,甚至带动家长们也跟着嗨起来。课程快结束的时候请同学谈感受,学生表现出了爱心和热心,完全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就是有方法的进行多样性让学生跟上教师的速度和节奏。
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门艺术学科也不例外。我们应深刻学习领会新课标的重要精神,全面熟悉音乐标准,音乐教育教学性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开展课改,实施教学工作。逐步建立起“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多样化”教学是高效教学的一种方式、一个途径、一个法宝,它也是引领学生走上音乐之路的一扇门。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认真体会“多样化”教学的真谛,更好地将它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使我们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教学效果更加优化,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音乐艺术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找淑文小学生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小学教师教育本科段教材)[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宋宁.健康童心(小学心理教育案例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
3.黄甫全小学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