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说说“漂流族”数学课堂的习惯培养

时间:2024-05-09

江苏海门市江心沙学校 茅婷婷

近几年来,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原因,笔者所在学校的外地生越来越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占了全校总人数的95%以上,可以说我校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我们亲切而心痛地称他们为“漂流族”。经过我们几次调研,发现各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普遍呈“哑铃型”,优秀的是一个群体,中间状态的较少,剩下的那个群体,成绩与前面一个群体落差很大,大到可以“发电”的程度。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落差呢?是智力因素吗?“漂流娃”们智力并不差,在体育运动、动手操作、与人相处等方面表现也很优秀。一些从小就生活在这边的学生还成为佼佼者。2016年毕业的一个男生,他的父母是农场包田种西瓜玉米的,从一年级开始就崭露头角,书法、朗诵、学习样样拿得出手,还曾获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特等奖。最终,我们把这样的成因定格在学习习惯上。“漂流娃”们普遍学习习惯差、学习底子薄、作业拖欠严重、家庭教育缺失。而学生从没意识到自己的习惯差,因为没有人去规训他们,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做、怎样学习。他们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许多同龄学生。

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笔者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要让这些“漂流娃”顺利完成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优化课堂,就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让这些“漂流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就自己的探索谈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培养学生有效预习的习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让学生在自主先学中发现问题,带着自己的思考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和交流。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份预习单:

1.回顾:圆柱的体积公式是( )。

2.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3.实验:

实验器材一桶沙、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实验过程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倒入空圆柱里,()次正好装满。在空圆柱里装满沙倒入空圆锥里,()次正好倒完。结论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的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的圆锥体积的()倍。圆锥体积计算公式V=

4.小结:通过预习我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永济市把城市驿站作为政策宣传窗口,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三基建设”工作,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低保、扶贫、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部门的宣传折页和便民服务手册全部集中放置到驿站,方便居民索取。

这样的预习对于大部分学生并不难。有了教师的引领,他们不会彷徨,不会无从下手,感觉学习内容清楚易操作。预习的每个环节都为教学目标而服务,而在课中因为有效的预习大大节省了时间,旧知的回顾、体积公式推导的实验操作只要点拨、提炼就可以了,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暴露的问题上、疑惑上,这样的课堂必将是高效的。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课堂上,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会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学生发言时,有的学生中途插嘴,更有学生事不关己;有的学生回答或评价时,支支吾吾什么也说不出,40分钟全浪费了。在一堂课中,学生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倾听教师的点拨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有效地参与活动过程,学有所获。

有学者指出,课堂上仅仅充分交流是完全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和相互理解。比如在“找12的因数”教学片段中:

生1:我是通过除法来找12的因数,从1开始除,12÷1=12,12÷2=6,12÷3=4,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生2:他是利用除法算式按顺序找的。

生3:我们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找的,1×12=12,2×6=12,3×4=12,12的因数有1,12,2,6,3,4。

生4:她的方法也很好,但我觉得写因数应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

师:你觉得他的建议怎么样?

在课堂中,“谁听懂他的意思了?”“你觉得他的建议怎么样?”……这样的简单话语就是在时时引导学生用心倾听,听懂同伴的意思。只有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明白,才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舞台。学习始终是学生的事,他们才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习惯于被动接受,不要说师生互动、踊跃展示了,连基本的问答也是懒懒散散、有气无力的。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爱好。”笔者觉得要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

例如,在“认识线段”一课中,笔者先让学生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找出线段,发现这张纸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接着提问:“你还能在这张纸上变出线段吗?”很快有学生把纸一折,指出这条折痕就是一条线段,有了他的抛砖引玉,其他学生纷纷动起手来,折出了长长短短的线段。在学生介绍自己折出的线段时,笔者又适时提出让他们比一比谁折出的线段长,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最后让学生尝试在这张纸上画一条线段。纸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可他们没想到一张纸上竟也有那么多的学问,在“找线段、折线段、画线段”的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主动参与到数学探究中,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

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古人云:“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也,不思则不得也。”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学生要真正理解知识,必须要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而课堂上很多学生处于静观状态,随着年级的升高,举手发言的更是寥寥几人。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要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勤于探究的习惯。

教师可以巧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圆的认识”一课中:

师:同学们,汽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生:(不假思索)圆形。

师:如果是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

生:(连连摇头)不可能,没法开呀!

师:那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方形车轮的汽车行驶)

生:(哈哈大笑)

师追问:那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呢?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解释吗?

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得出结论:在同一圆中,所有的半径都是相等的,车轮边缘上各点到车轮中心的距离相等,当车轮滚动时,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开起来就会很平稳。这样的思考可谓是水到渠成。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静能生慧。有时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有学生就会喊道:“我知道!我会!”一部分学生也会跟着附和,看似很热闹,实则真正理解的并不多,还有一部分可能还一无所知。这时教师应该停下来,让学生再充分思考,可以给叫喊的学生一个任务:“待会儿你能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讲你是怎样想的吗?”没有发声的学生也有任务:“其他同学都会了,我们可不能输,赶紧想想办法!”这样迫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开始思维体操。

五、培养学生细心作业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计算仔细、书写工整、自觉检验以及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完成作业也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责任,而班上的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自身约束力不强,数学作业往往不堪入目。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1.书写要规范。由笔者来板书或以学生的优秀作业为示范,从写数字、画等号、列式的位置,都规范要求。比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管是分步列式还是综合列式,必须竖着写,答句不能略写;在学习等式计算时,“=”的位置必须画在第一个数字前一格的位置,算式中所有的“=”必须对齐。等号、列竖式计算必须用直尺,尽可能要求学生每次作业都书写整齐、清清楚楚。

2.审题要认真。学生从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便是审题。很多时候学生出现错误,不是真的不会做,而是缺少审题的习惯和技能,甚至连题目都没有认真阅读,提笔就写,完全凭感觉。在平时的练习中,教师要见缝插针,时时引导学生如何审题。读题时放慢语速,把题目读顺、读完整,把重点字、词以及关键句子圈画出来,提醒自己注意。还要引导他们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一句,我可以想到些什么,求出些什么?求这个问题我要找到哪些相关联的条件从而彻底将题意弄清?

3.计算要慎重。正确计算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作业中书写马虎、跳步计算、漏看错看数或符号等不良的习惯,导致学生计算频频出错。在学生眼里计算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需要动脑筋思考,无论数字大小、熟练与否,一律口算,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比如“25×4÷25×4=1,0.3²=0.6……”,他们善于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解题,而忽略题目的本质,导致计算正确率低下。所以笔者告诉学生,计算无小事,一定要慎重,要像解决实际问题一样去观察、分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或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成功。”小学阶段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我们必须从各项细小习惯抓起,每天前进一点点,相信师生都会有所得,相信“漂流娃”们也会迎来自己的春天,相信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必将成就我们的精彩数学课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