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生活经验到数概念的“数学化”过程——“认识11~20”例谈

时间:2024-05-09

江苏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 张 姝

现代教育提倡重视未来,强调发展,学校教学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就数学教学而言,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学会书本上的以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的价值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储存、积累,教师应将知识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索、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获得创新所需要的智慧与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引导学生建构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早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本文以“认识11~20”为例,进行阐述认识与思考。

一、以生活经验激活新知识

在教学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设计活动“找找生活中的数”,引领学生从教材走向社会,走进日常生活。通过收集数据、现场调查、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

进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找到的生活中的数。这样,在上课伊始就打开了交流的广度,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源。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好前测分析,要处理好以下情况:(1)学生的表达有一定的深度。他们不仅能读数,还能说出数的实际意义。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对后续内容进行调整,也就是基于学生的学情,将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融于教学过程中,不再单独教学。(2)学生会收集100以内的其他数。教师不能因为本节课主要是认识11~20,就否认收集其他数的学生,同样要给予他们交流的机会。对学生收集的比20大的数的认识,还可以作为课后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学习继续发生。

从生活经验入手的教学,实现了符号化的书本知识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沟通,实现了学生与生活的沟通,而重新“激活”结构化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可以使知识展现出生命态。学生作为生命体有着主动发展的需要,这样教学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提升了学生自主探求的欲望和能力,同时也拓展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不仅要关注教学内容,也要关注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

二、以认知结构激发内动力

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能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重要的能量或因素。

“认识11~20”,是小学阶段第二次“数概念”的学习,前期学生已经有了认识1~10的经历。11~20这些数生活中很常见,家长会教,学前教育也会学。那本课的教学与家长教的和学前教育学的有什么不同?认识11~20与认识1~10有什么联系?对于学生后续认识百以内的数、多位数能积累哪些经验?教师需要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感受认数的认知结构,主要包括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排序、数的分类等。笔者主要设计如下,(1)数的意义、组成:借助摆小棒的操作活动来实现。(2)数的排序、读写:要求学生把11~20的卡片按顺序整理,并读一读,写一写。教师还可以借助“百数表”的形式呈现1~20,丰富学生对排序的认识。(3)数的分类:列出所有“十几”的数,引导学生观察相同之处。这样的认数结构教师要有清晰的认识,它对于小学阶段所有数的认识都适用,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结构化设计,尽可能地揭示和呈现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并不需要一年级学生现在就掌握,而是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的感受随着学生学习经历增多、知识储备扩充、思维水平提高会越来越深刻。

数学教学,重要的不是培养学生对活动或游戏的兴趣,而是要使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感兴趣,从而产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内驱力。教师结构性的设计,要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提出更高的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的、适切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面临新要求、面对新挑战,进而激发、形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其学习在螺旋上升的递进过程中不断获得新体验。这样的课堂,使学生的“学”由外在形式的吸引逐渐转向数学本质的吸引,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持续提升。

三、以动手操作经历再创造

“认识11~20”要突破的难点是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把表示10个物体的数看成一个计数单位,这是认识自然数的一次飞跃。有了这次飞跃,学生后续学习中才有可能将这样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对“百”“千”“万”等更大的计数单位的认识中。有人说:人类在数学上最伟大的创造是发明了十进制计数法。这足以说明学生完成这次认识飞跃的意义之重大。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学具——小棒,在“摆摆、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进行探索研究。首次认识,教师可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先要求学生数出10根小棒之后捆成1捆,再用图示呈现操作过程,学生观察到之前是一根一根的,也就是10个一,之后捆成了1捆,也就是1个十,进而说明 “10个一是1个十”。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计数单位“十”的表象,初步建立概念,感知“一”和“十”的十进制关系。随后提出新要求:摆出13根小棒,想一想“怎样就能一眼看出?”让学生操作、表达,教师在巡视中关注学生状态,收集资源,同屏呈现:(1)一根一根摆,共13根,(2)摆一捆和3根,共13根。让学生进行对比,从而再次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接着教师要求用小棒摆出11,并追问两个“1”意思一样吗?第三次引导学生关注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一个“一”。在学生用小棒摆出19后,教师可以追问:19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再提出弹性要求:你能直接说出多少根,小棒怎么表示吗?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再摆一摆。学生交流中自然认识2个十是20,可以即时拓展:3个十是30,5个10是50……如果课始交流学生找到的数中有几十,此处可以有效回应,让学生深入体验计数单位“十”的意义。

知识的创生、发展的过程与人类的生活经验、历史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前人的经历、智慧、创造……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摆出十几等操作活动,是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创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智慧、实践智慧、生长智慧。每个学生的“再创造”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应该正视差异,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的生成性资源推进教学,以弹性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过程性拓展进行即时反馈,让教师单向的“教”或学生单向的“学”转换为师生双向活动的交互式设计。

保尔朗格朗认为: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真实发展。如何体现学生的真实发展?学生“入”课堂前的原始状态和“出”课堂后的现实状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就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生长性,从生活经验到“数学化”即是具体体现之一。在学生数学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合作建构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与数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每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基于学情分析学生建构的过程,通过对话和互动让学生进行操作、分析、对比、反思,使学生顺利地完成生活概念向数学概念的转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