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文体特征 引导高效阅读

时间:2024-05-09

江苏海门市余东小学 任春华

在新课标理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相对丰富的文体题材,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以及介绍说明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这些不同文体的典型特征,由此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完成解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有所收获。

一、写人记事类——引导批注阅读

批注式阅读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立足于自身的理解感悟、情感体验和知识储备,以标示或者批注等形式在文本中写下自身的理解与感悟。在当前的语文教材中,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其中的占比相对较高,这也是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针对这部分文章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批注式阅读,既有助于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并发展学生独立阅读、个性阅读的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基于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批注式阅读。

1.基于人物形象,引导批注阅读

在写人类别的文章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充分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并以此展开探究,了解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完成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如应突出强调联系上下文的关键词句,并通过这部分词句,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精神品质和情感等。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情感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人物的评价更全面、更深刻。

例如,在教学《军神》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刘伯承如同钢铁一般的坚强意志,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标示出文本中描写刘伯承的外貌、语言以及动作等相关句子,之后展开深入阅读,并且在阅读完成之后写下感悟。在教师的充分鼓励和支持之下,学生在“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这句话旁边写下了如此感悟:“这样的表情和动作,充分说明刘伯承当时正在承受的痛苦确实难以忍受,这种坚强的意志让我们敬佩!”也有的学生在“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旁写下了:“如此大的手术,如此巨大的痛苦,他竟然还能够笑得出来,他的意志是多么坚定,精神该有多么乐观和向上啊!”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既完善了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同时也能够更深层面地理解文本中所展示的情感。

2.基于故事情节,引导批注阅读

写人记事类文章,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文章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针对此类文章的批注,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中能够促进情节发展的关键词句,基于个性化解读展开批注。如果经常引导学生完善对相关词句的批注,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例如,《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则寓言故事,其内容是机智的少年借助一个巧妙的故事展开的劝谏。怎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理清故事的原委?怎样才能够使学生完善人物的准确评价?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基于故事的发展顺序,在相关情节旁写下自己的感悟。如有学生在“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一连转了三个早晨”旁提笔写下了:“少年逛花园实际上并非偶然,其目的是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时机呢?”之后又在“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旁边写下了:“原来就是这个时机!”在少年讲故事的这一片段中,他又写下:“这是一个机智聪慧的孩子,劝谏巧妙,时机得当!”基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展开批注,能够帮助学生完善对人物的全面、准确评价。

二、写景状物类——引导文本美读

一般情况下,写景状物的文章大都文笔优美且充满韵味。由此,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充分展现美好的画面,并针对这一意境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针对此类文章的教学,教师切不可仅仅停留于文字所展现的相关景象,否则必然会淡化文字的意境之美。

1.基于文本关键词,体会景物变化美

以《三亚落日》一课为例,在文本的第4小节重点描述的是落日的变化过程,既然是对过程的描写,关键就要抓住相应的动词,由此才能够体会落日所发生的改变,激发真实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文本的仔细品读,可以提炼出以下词汇:收敛光芒、悬在边缘、慢慢下沉以及顽皮蹦跳,等等。在标示出相关动词词汇之后,笔者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激发充分的想象,以自己的语言展开描述。例如,落日怎样才能够旋转在边缘?如何悬?悬在哪?背景如何?此时的夕阳呈现出怎样的颜色?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融入文本意境,由此触摸到真实的夕阳西下,感受其沧桑之美。实际上其他的环节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引导方式,这样学生便能够紧抓作者构思以及文本线索,充分体会夕阳的变幻之美。

2.基于文本差异处,体会景物差异美

对比的运用能够特别突出事物的典型特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文本中的对比点,以此强化学生的心理体验。

例如,在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在文本的第3及第4部分,分别展现的是冬春两季所呈现出的海的典型特征:“凝重”和“轻盈”,这一对词汇本身就是一对相反含义的词汇,那么作者在描绘的过程中怎样体现这对反义词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在之前那个小节中,作者称海水为什么?(“涌浪”)在下面一小节又称之为什么?(“浪花”)那么接下来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词汇来形容涌浪?“小山似的”“千万头暴怒的狮子”这些词汇展示出涌浪怎样的特点?(气势磅礴)而“嬉笑”“追逐”以及“害羞”等词汇所形容的海水具备怎样的特点呢?(轻盈且活泼)

基于对比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冬春两季烟台的海所呈现的不同情态拥有更充分的把握,这种感受往往会更加深刻。

三、介绍说明类——引导自主阅读

说明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语言精练且脉络清晰。由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指向,也就是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层次性,并基于此掌握简单的说明方法。

例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时,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提供一张表格,其中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目的是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应信息,了解实验过程,分析文本脉络,由此形成整体性感知。这一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缩短学习的时间。然而学生能获得怎样的收获呢?实际上只是了解斯帕拉捷坚持不懈反复实验的过程,这并非是教学核心。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有条理、有步骤的介绍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探讨、自主分析的阅读方法,完成课文的阅读。这才是真正具备语文性质的实践活动,才能够使学生积累有效的策略,有助于日后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

总之,针对不同文体的教学,教师应当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作者、编者以及师生多角色意义的叠合,才能够形成和谐的深入对话,才能够在聚焦文本内容以及表达形式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