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语文融入活动,让活动拓展语文——少先队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初探

时间:2024-05-09

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吴 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活动。”而当下,我们语文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真正快乐学习、展示自己的机会,大堆的作业、各类培训……童年的天真烂漫全被淹没了。在这样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我们的学生能够积累些什么?又能有多少表达的欲望和激情?还能够培养多少语文的能力?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呢?笔者认为,应将语文融入少先队活动之中,把课程的构建理念和少先队活动的具体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少先队工作,同时让少先队活动“放养”我们的语文。这样,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就会有新的突破,就会充满活力,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得到丰富,得到拓展。

一、少先队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1.少先队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新课改必须搭建的新平台

传统的少先队教育活动通常是个体的独立活动,进行就事论事的模式化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天性,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而语文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更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基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生活世界整体性的体验和感悟,这正是少先队中的体验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点。因此,少先队教育应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与少年儿童的成长整合。

2.少先队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语文教学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更应提倡“做中学”,在生活环境中学语文,“教、学、做合一”。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动的。”“语文教学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由此可见,少先队活动是实现语文教学拓展活动的主阵地。

3.少先队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学生“三维”目标的发展需要

语文教学与少先队的结合,更注重活动的“发现”。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发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长久保持而又便于迁移的知识,培养钻研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为语文“三维”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语文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是进行语文拓展活动的有效载体

语文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形成的实践活动是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与少先队活动优势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既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情感体验。

1.课堂教学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少先队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但通常没有统一的教材可依循。而学科教材都是由教育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定的,遵循着学生的年段特点、学习与认知的规律和情感体验。少先队活动与学科课程整合,便有了明确的导向性,而这正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契机。如教学《泉城》一课时,当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了几处泉水的特点及写作方法后,我们可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东方威尼斯”——苏州,鼓励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关注自己生活的社区状况,培养队员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敢于面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如每册教材上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练习》中的口语交际内容等,我们可以以此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2.课堂教学与争章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阵地,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地点、教材及教师。在效果评价上,相对比较注重成果,对过程性的评价还没有找到很好的途径。而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是少先队特色活动,它能促使队员不断进取,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如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去,无疑是锦上添花。我们可在每一次语文活动课上配一枚奖章,按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的过程进行活动,让学生在定章中自主选择,在争章中体验和感悟,在考章中展示自强自信,在颁章中激励和内化,在护章中持久育品质。同时,争章活动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立奖章。而将争章的激励机制引入课堂教学,鼓励队员积极争章,就会提高队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低年级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立“识字章”,学生每达到一定识字量的要求就可以得一颗五角星,五颗五角星就可以换一枚“识字章”。中高年级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和内容,将“朗读章”“习作章”等具有年段特点的“章”纳入到活动中来。同时,还可以把争章活动与语文教学中的“大阅读”结合起来,开展“书海畅游”活动,以此唤起队员“读”的热情。

3.校本课程与特色活动相结合

杜威曾指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少先队教育一贯注重对环境的改造、利用,而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设施及学生需要而自主开设的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课程,它为少先队特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体系和丰富的资源。

我校曾编写了很多语文校本教材,所涉及的内涵相当丰富,一首童谣、一篇经典诗文、一朵凌霄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由此演绎出许多生动的相关活动,成为开启学生语文智慧的金钥匙。

如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除了在语文课上反复吟诵、理解诗以外,我们还利用班队活动课时间,开展“古诗文诵读”“古诗文赏析”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诗文的韵律和内涵。

与此同时,我们利用校本课程开展的“走近吴地童谣”“情系宝带”等活动,无不与语文有关。如宝带桥文化研究里就有“走宝带”“画宝带”“写宝带”“宝带桥的保护与开发”……这些活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亲手绘制,亲身实践,队员们研究得有滋有味,“宝带桥的开发与保护”“我的家乡我的歌”等一篇篇生动形象的佳作也应时而成。学生们用手中的笔表达了心中孕育的情感,一扫“习作难”的烦恼。

三、少先队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1.在活动中优化了育人功能

关注社会热点,方能引入源头活水。我们借助一些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零花钱的调查、“十一”假期的安排、如何面对严厉的父母等。通过展示、交流、辩论、评判,队员们以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去鉴别是非美丑,能力得到了锻炼,思想受到了熏陶。

2.在活动中强化了人际交往能力

从第一次上讲台的躬背弯腰,到期末演讲时的落落大方,从毛遂自荐的小主持人,到当上大队委员,都能折射出语文教学与少先队相结合的活动功能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发展了人际交往能力,养成了合作品质,融入了集体,逐步形成有责任、有担当的“家国情怀”。

3.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担当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关键素养之一,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等。语文教学为活动提供了一些鲜活的素材,在少先队各种活动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如我校开展的“情系宝带”系列活动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并擅长的内容,进行“走宝带”“唱宝带”“画宝带”“写宝带”等系列主题活动。学生从前期的自行组队,到活动中的构思创意、分工合作,最后还进行了成果分享,“宝带桥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公民道德建设案例,由此就诞生了。

把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少先队活动之中,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和实践,既抓住了圈内“文本语文”,又关注了圈外“生活语文”,“生活语文”是“文本语文”的延伸和丰富,二者的有效结合不仅更好地、更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