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助力儿童学习,为作业设计插上差异化的翅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差异化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9

江苏南京市滨江小学 魏舒阳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工作方针,也是一个美好的教育愿景。于是,各种基于儿童立场、支持儿童学习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精彩纷呈,各种促进儿童发展的课程开发应运而生,教师们的观念也实实在在地变化着。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不止于课堂改革的研究,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最难的地方是评价”,研究专家们如是说。我们的语文作业更多地呈现的是统一、老旧的样态,所以急需我们站在“为儿童的学习”的立场上去探索改革,使之成为适合的教育的一部分,能够做到“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一、清晰观念——树立“为儿童的学习”的作业观

我认真审视了新课标中有关作业要求的表达:“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烦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鼓楼区小学学科教学常规(试用)》一书中,对作业设计的要求是:作业设计要体现“语文性”(重视语言的积累和表达)、代表性(抓重点精练)、层次性(根据学生学力分层要求)、实践性(口头、书面等形式相结合),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易程度。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就“教师应当怎样布置作业”提出自己的观点:“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的追加。课外作业应当使学生的知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是他们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课外去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智力追求。”并且指出:“分析、研究、比较——这些积极的思维活动应该贯穿在做家庭作业的整个过程中,这样学生就能把读书跟观察、劳动结合起来。”

我们的作业布置不仅要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指向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原则,同时要“根据学生学力分层要求”“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智力追求”。我认识到:尊重儿童的差异性,基于儿童立场的语文作业才是适合的作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巧谋策略——不一样的花朵不一样的浇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面对客观现状,我们唯一的策略就是“因人而异”。学生在作业问题中的差异究其根本,我认为是学力和兴趣的不同。针对这两点,我尝试了如下解决问题的策略。

1.自主选择

按“学力”进行分层的作业将自主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学生,其优势有二:一是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教师的分层往往是主观的,分层分的是学生,而不一定是作业,难免给学生贴上“好中差”的标签,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同时,教师的分层是由教师根据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总体表现所决定的,在具体到某一段、某一次或者某一项作业中并非绝对客观。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选择不是随心所欲地盲目选择,教师要有方法上的指导。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作业和学习目标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时的学习效果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或者时间。

一篇课文的学习,分为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作业、课后练习以及单元复习等,对照教学评价指标,如果这样的知识获得是扎实可靠的,则不需要重复地去完成作业。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对照这样的评价指标帮助、指导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效。

2.差异互助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这种学习不仅指课堂,也指我们的作业。纵观我们现在的作业,除了以书面为主,同时也是“单打独斗”。其实让学生合作去完成作业,通过思维碰撞和互相帮助,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完成作业,同时让同学们能够差异互助,各取所需。

以《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为例,这一课我们设计了阶段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比较》,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机会。活动分为:分组调查搜集,旨在锻炼学生合作、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故事分享,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知识问答,加深对神话故事的了解。

活动内容对能力的要求是无形的,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由分组,分工合作,这样就自然形成了能力分层。学习力强的学生在其中起着引导组织的作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而学习力相对弱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同时能够向组内优秀的学生学习,实现差异互助。当然,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3.形式多样

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每天所面对的作业都是相同的,太多的“同”让我们的作业缺乏色彩。试想,这些学生们有着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却得不到发挥和展现,这就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其实同一种作业我们可以做得不同。比如:三年级上册《航天飞机》一课的课后问题是:“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这种课后作业设计的目的即是让学生学会转换人称介绍,并复述课文。于是,我给了学生这样几个选择:(1)在作业本上写一段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2)给航天飞机做一个名片,可以图文结合;(3)做一段自我介绍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你是谁,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录下来;(4)想象你是一架航天飞机,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你,你会怎样介绍自己呢?找一个小伙伴演一演;(5)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完成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吧。

爱说的自由说,会画的用心画,有表演天赋的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学生们倍感新奇。从兴趣出发,学生们完成作业更加投入,从实际效果来说是加倍的,是有效的分层。

4.弱势分析

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学生之间,同一个学生学科间多少因兴趣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而学科内亦有差别,这种差别在一段时间内也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可能并不自知,所以我会每个月给学生们一个“阶段性薄弱环节分析”。

有了这样的分析,学生们在下一个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配如何在学习中用力。有的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更多的练习,而问题比较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打好基础。著名的“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木板”,所以我们的作业要平衡学习中的这种差异,使作业效益最大化。

三、优化评价——多种评价更多收获

差异化评价,我们需要探索丰富的作业批改格式和订正要求。首先,我们的评价要让学生喜欢,这才富于激励性。其次,除了对错的评价,也要注重对书写、态度的评价。第三,我们要能够让学生们明白自己作业的问题及如何改正,我觉得除了对作业的整体评价,个别题目逐题评价,不仅是勾叉的判断,更有对答题质量高的赋予奖励性评价。学生们拿到批改后的作业对自己的问题一目了然,同时形成有目标的追逐。

阶段性薄弱环节分析(11月)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是要顺应这一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这就是我们应该立足的“儿童立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提到:“每个学生都有可以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对于学生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尊重儿童的天性,正视儿童发展的差异,我们的作业理所应当走出传统的桎梏,创造出一片属于学生们的新天地,让学生们乐于完成,更学会学习,获得发展。给予儿童最切实的帮助,希望他们有一天面对作业时能够面带微笑,充满自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