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发挥品社课程优势 关注学生德行养成

时间:2024-05-09

山东青岛桦川路小学 金延清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要想达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先着力完善学生的心性。提到“心性”,人们往往会将其与西方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或“本性”画上等号。然而本文中“心性”一说,却是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精髓,被定义为一个人心灵和精神的高度统一。狭义而言,“心”指的是人的德行、意识、精神以及思想感情;广义而言,“心”则被定义为中国文化精神、文化生命以及人生价值的根源所在。

一、“心性”再定义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的适性教育,致力于“健全学生心性,培养未来幸福公民”。针对小学阶段特定的教育对象,将“心性”再定义为:学生主体性的标志;学生心理意识、思维活动和意志品质的总和;学生心灵和精神高度统一的整体存在。适性教育不在于为学生提供一种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创设一种人生之大用。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并完善每一位学生的心性,慰藉其心灵、涵养其德行、纯洁其情感、改善其气质、开阔其视野、提升其精神,最终帮助学生拥有出色的素养和完满的人格。

二、“德行”三核心

为了行之有效地达成健全学生心性的育人目标,适性教育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心性细分为“德行”“智性”和“诗性”三个维度,它们三者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化于心”的关键要素,也是学生获得全面成长“外化于行”的综合体现。其中“德行”主要涵盖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是通过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与善恶,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稳固持久的行为表现。“德行”的三个核心词汇定义为“养正”“包容”和“担当”。

1.养正

养正,即涵养正道,讲正气,着眼于“为人”道德规范和价值取舍。“蒙以养正,圣功也。”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无论何种哲学流派,都认为树立正气应是全社会的道德规范,这是华夏文化的光辉。与人而言,正气不是天赋神与,需养而后得,守而后固。

2.包容

包容是一种涵养,是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会包容他人,也就学会了关心和理解他人,也就懂得了享受快乐生活。学会包容,才能成就事业。“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包容就是“仁”,要用心去爱每一个人,这是大爱;包容就是和谐,这需要宽广的心胸。

3.担当

担当是指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于正确的事情,要主动承担,遇到困难不推诿,有团队合作精神和执行能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担当精神是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重要因子。

如何复兴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资源,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社会的当务之急。肩负着教书育人重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紧紧围绕上述三个核心,将学生的德行养成列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立足品社课堂,完善学生德行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生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课程,倡导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其课程目标与德行“养正、包容、担当”三要素高度契合,是完善学生心性的重要和直接渠道。

1.引入国学精华,拓展完善教材

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经典,是蕴涵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常行的书籍。配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引入国学经典,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提升学生儒雅、淳静的气质,让学生在孝亲、礼仪、个人修养方面都得到提高。

例如,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缺乏宽容心。在教学中,可加入《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讲述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言行得体、讲信用等方面的内容。平时我们教导学生尊重父母、热爱人民,学生很难有明确的概念,但通过经典诵读和讲解,他们可以感性、直观地领会、掌握,并体会到做“孝父母、尊师长、爱朋友、知礼仪、懂孝道、有爱心”的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有很多方面都不谋而合,而且三字一句,易于记忆,贴近生活,代替了德行教育中枯燥的说教。

再者,小学高年级可以加入系统的历史学习(以专题性思考性为主),“读历史的孩子不会迷失”,此阶段学习不再是知道有趣的历史故事,而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爱国情感,催人奋发。国学内容中有许多叙述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描述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句句押韵有力,朗朗上口,仿佛在唱着一首历史长河的歌,容易使学生沉浸其中,感受、感动并有感而发,增强其正气和担当的德行。

2.给学生提供充分“悟”的时间和空间,保障德行的知行合一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悟,即觉悟,是学生领会、接受、转化、思考、内化的过程。觉悟必须要有对事物和现象都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认识和反思,促进正确行为的形成。学生的德行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怎样使学生通过认识、体验,真正达到“悟”的境界,是实现“知行合一”的关键环节。

品社课强调要给学生无灌输的教育,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活动和情境的体验,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课堂上巧妙安排学生的活动和情境体验后的感悟环节,对于学生德行的养成至关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思考、判断、形成观点,是拓展学生思维,达成教学目标的最好途径。例如,在教学《圆明园在控诉》一课时,通过课件进行情景对比、交流资料、故事交流环节后,教师提问:“从这些图片、视频和数据,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想做些什么?”这是四个层次递进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比较直观,学生马上就能回答,后三个问题不要马上让学生讨论或者回答,而是组织学生安静下来,排除干扰,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思考、梳理、感悟,酝酿情绪,在了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和危害的基础上,探究中国遭受苦难的原因,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树立为伟大中华复兴做出努力的志向。在触及心灵的体验和反思中理解主题,形成感想,组织语言,进行有条理地表达,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富于体验和实践性、真正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沟通学生心灵、完善德行的最有效的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品社课程的校本化建构上遵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探究与体验,引领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德行的完善,进而成为拥有健全心性、实现生命价值的幸福小公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