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提高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时间:2024-05-09

安徽六安市清水河学校 方 菊 徐 旭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苏培成教授谈论语文教学改革时曾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重文字轻语言。文字很重要,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要重视语言表达训练。”为此,当今的课堂上,教师们应懂得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发展着想,重视学生的语言训练,扎扎实实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打通障碍,耐心等待,让学生讲完整连贯的话

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学生插嘴的现象,但让其站起来说,他又磕磕巴巴,说不连贯。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这样的学生,因为从大脑思维到口头语言之间的转换也会出现障碍。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沉静下来,用完整的语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说了半句话,教师就要求重说,一直到说完整为止。教师不要怕麻烦,经常要求并训练学生说完整通顺的话。

二、尊重学生,给予自由,让学生完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我们的语言训练过程应该让学生完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我们的学生清晰流畅地表达。

这是二年级一节口语交际课,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写作业,忽然听到敲门声,他问:“谁呀?”门外一位叔叔答:“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最后这个小朋友想,我该怎么办呢?按照笔者原来的教学思路,肯定有一部分学生同意给那位叔叔开门,另一部分不同意,这样,课堂上各抒己见,引起一场辩论,训练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出乎笔者意料的是,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同意开门,并且一个个振振有词:

生1:不能开门,爸爸妈妈平时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不管认不认识,只要家里没有大人,不能随便给人开门。

师:“假如这位叔叔就是你爸爸的朋友,而且你也认识,该怎么办呢?”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希望他们能说到家里来了客人,应该怎样礼貌待客上去。

生2:那也不能开门,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假如他就是利用你认识他,轻信他,来害你怎么办?

生3:就是,有一句话“笑里藏刀”。

这样的语言,是学生从课外,从父母处得来的,只要让他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何愁语言能力得不到提高呢。

三、面向生活,拓宽空间,让学生语言表达有丰富的源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是关于爱的。其中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回忆了解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并想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笔者让学生回去观察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体会父母的爱,后来还专门上了一节《妈妈的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并让学生模仿诗歌《妈妈的爱》写写自己眼中的母爱。

生1:有一次,我放学贪玩,

妈妈到处找我,

找到后,一把把我搂进怀里,

啊,妈妈的爱是急切地寻找。

每天放学,妈妈从不接我,

但每次走到楼下,

都能看到妈妈在张望,

见我回来,妈妈笑着为我开门,

啊,妈妈的爱是开门时的笑脸。

生2:有一次,我和妈妈过马路,

一辆小车朝我们冲来,

妈妈把我往边上一推,

自己却被擦伤了,

啊,妈妈的爱是那猛烈的一推。

冬天来了,天气很冷,

有一天晚上我醒来,

妈妈还在为我织毛衣,

眼睛都熬得通红,

啊,妈妈的爱就是那暖和的毛衣。

一堂好课除了真诚的情感与深刻的感悟外,还应该给学生提供无限的空间,使课堂阔大,丰满,展现多种可能性,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具有丰富的源泉,让学生的心灵苏醒,何愁学生无话可说呢。

四、关注内心,教给方法,让学生的语言丰盈与充实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教师在细化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文本,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草原》一课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文章。文章的第一段抓住草原的天,草原上的小丘,羊群,写出了草原的美。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感悟草原的美上,笔者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让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种美的。于是,笔者让学生模仿第一段的写法,写“这一次……”,让学生展开想象,运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由于学生关注了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写出了富有个性的语言。

生1:这次,我看到了九华山,那里的山比别处的更朦胧与神秘。小雨后的空气是那么清新,一旁“哗哗”作响的小溪是那么清澈,对面的岸上还有一对对戴着小铃铛的山羊闲逛着。这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使我深深陶醉其中。然而,我还是被那连绵不断的山峦所征服。它有时在蒙蒙的细雨中,透出一抹隐隐浅绿;有时在淡淡烟雾中若隐若现,看上去肃穆而又淡远。只看大致轮廓,你会发现,这连绵起伏的山,好似一尊卧倒的大佛,威严而安详地躺着。远处的几座山峰上,似乎被白色的什么东西围绕着,细雨蒙蒙,已看不出是炊烟,是香火,还是云雾……

生2:这次,我看到了夜空。今天并不是大晴天,所以稍有些薄薄的轻纱似的微云轻轻笼罩着夜空,使得夜空上的一切都变得朦胧,柔美。而月亮恰似一位娇羞的小姑娘,以为罩着纱便可以畅所欲为了,一些不知名的小星星簇拥着月亮,泄了气似的散发着微弱的光,也有一些较大的星星毫不示弱地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在我看来,这些星星就像是作家的点睛之笔,为只有月亮与漆黑天空的夜晚增添了不少风采。

教给学生方法,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想,让心灵自由地放飞,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学生的语言才能如此丰富而妙趣横生。

五、立足文本,激发想象,让学生的语言走向丰富与深刻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引导学生通过一篇篇文章进行阅读感悟,只是想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在解读作者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内化提升自己的语言。在此过程中,要特别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更加丰富与深刻。

1.文本仿写

仿写是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文中设计了一个想象说话的部分,依据以前的经验,很多学生会说一些空话、套话。而笔者在上这一课时,没有依据惯例问这个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重点读第二节,模仿这一节写一写,有学生写道:“一天中人们就像太阳一样做了许多好事,把金光洒向田野,它让禾苗很快生长,它陪着老农笑呵呵,仿佛感到丰收的喜悦。多么富有灵气的语言,学生从“读文”中吸收了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借鉴运用到写文章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语言更加丰富。

2.文本拓展想象

即在文本感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延续和拓展。续写是最常用的手段,笔者尽量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训练点,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紧紧依托文本的魅力,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有质的提高。如《爱之链》一课上完后,笔者让学生续写,以“乔依醒来……”为开头想象写一段话;给学生讲了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后,让学生续写“南郭先生逃跑了……”这样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文本补白想象

艺术作品都讲究“留白”,留一些空白让人们用想象去填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这些“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填补文本的空白,一定可以让学生的语言绽放出绚烂的火花。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笔者觉得小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精彩的补白处,于是设计了“让学生书写作者的内心独白”这一环节,让学生揣摩作者此刻的内心世界,从学生们深情的独白声中,笔者明白了学生在用情感领悟文本的同时,文本同时也在熏染着他们的情感,学生在用心灵品味文本的同时,文本同时也雕琢着他们的心灵。这样一次独白的书写,将成为他们一次独特的情感体验,一次深刻的情感升华。

在语言的实践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让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学会丰富的语言表达。让语言之灯照亮学生未来之路,让他们能更自信地奔跑在求知的道路上,让他们能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