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习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功夫

时间:2024-05-09

江西泰和县实验小学 王端嫩

五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曾经写下《拿起笔来之前》一文,今天我们仍然能从中获取许多写作教学的真谛。叶老认为,写文章“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之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准备功夫够大,要写就写,自然合拍,无所谓难……平时心粗气浮,对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什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是写好习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教学中,笔者除了要求学生习作前要明确观察目标、观察对象,掌握观察方法、观察顺序等之外,还要特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观察要仔细

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一文中还写道:“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可见精密观察、仔细认识是多么的重要。教学中,笔者紧扣课本,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名人佳句,学习作者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好品质。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告诉学生诗句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认真仔细观察了夏日西湖荷花盛开时那美丽景色的结果。教学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这首诗时,笔者引导学生品味诗句,充分联想,尽情欣赏这幅美丽的秋山图。诗的前两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作者描述了四种景物——山、山路、白云、人家。浮现的画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缓缓地通向秋风瑟瑟的山岭,远望那白云飘浮的山巅上有人家居住。诗人远眺树木萧疏的秋山景色后,驱车来到枫林,忙停下来观赏,所以后两句写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是作者观察的具体行动,特别是“坐、爱”二字说明了作者被日暮森林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以致流连忘返。正因为作者观察仔细,才能在诗的第四句写出“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意境丰富、含义深远、流芳千古的佳句。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观察仔细的重要性。

二、观察要深刻

笔者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求他们不仅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思考分析,还要深层次地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观察了一事(物)进行习作时,往往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粗略的记叙,难以深入,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观察不够深刻。

去年初冬,我们县城陆陆续续来了一些衣衫褴褛、沿街行讨的人。有的是端着一个碗挨家店铺挨家店铺讨钱;有的是跪在街道边,前面摊开一张纸,纸上内容五花八门:有声称家乡受灾、自己逃荒而来,有说亲属重病躺在医院没钱交药费,有说自己的钱包被扒手偷了没钱买车票,有说交不起学费,等等;还有的是趴在一块带有四个小轮子的木板上,用手使着力气慢慢地向前挪动,挪一段路,一只手把碗举起,抬起头向行人乞讨……就这种现象,笔者给学生布置任务:放学回家路上,先对这些人进行观察,然后习作,表明态度。结果绝大部分学生的意见是:这些人很可怜,我们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这些行讨的人虽然衣衫破烂,但说话声音响亮,行动自如,即使在地上爬行的人腿脚也看不出有多大毛病,因为整条腿都在裤脚里面,分明都是健康的人。其中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他们为什么身体健康却不去劳动,而宁可乞讨为生呢?是不是一种骗术,这样所得财物是不劳而获,该给吗?”同是观察,但不同的观察深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前者只是局限于现象的表面,没有更深考虑,而后者却能从“声音响亮、动作自如”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得出那些人是健康的结论,并且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健康人不劳而获,我们不应该同情。通过两相比较,学生明白观察要深刻,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实,才有价值。

三、观察要抓特征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要他们注意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外,更要他们注意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突出其特点。教学时,笔者结合课文的句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抓住特征去观察人物的外貌及神态。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对老班长的多次外貌描写,突出了他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刚入草地时写他“个儿挺高,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两鬓都斑白了”,突出了“老”的特点;在接近草地边缘的时候,老班长却“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突出了“瘦”的特点;当三位小战士吃不下东西时,老班长焦急了,“他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突出了“愁”的特点。通过品读,学生知道只有抓住典型特征去描写,人物形象才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又如,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虽然只有十八个字,但言简意赅,十分传神。教学时,笔者着力引导学生欣赏作者观察角度的精妙,而从鹅的色、行、声进行立体观察,以及抓住曲项、白毛、红掌特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戏水白鹅的模样:白鹅毛,红脚掌,昂着头以及“鹅,鹅,鹅”的叫声,脚掌拨水游动的动作,如此逼真。再加上用句的通俗易懂,使得这首诗脍炙人口。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观察,多深思,多分析,他们的习作内容会越来越富有真情实感,语句描述会越来越流畅自然,形象刻画会越来越生动传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