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生“学材”,让思维富有张力

时间:2024-05-09

江苏常熟市星城小学 朱裕华

创生“学材”,让思维富有张力

江苏常熟市星城小学 朱裕华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通过与学习材料的对话,去感受、经历、体验、思考,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这就需要教师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学生每一次文本质疑、活动体验、经验积累、方法重塑的过程,由教材本位走向创生视野的学材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创生 学材 思维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通过与学习材料的对话,去感受、经历、体验、思考,才能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这就需要教师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学生每一次文本质疑、活动体验、经验积累、方法重塑的过程,由教材本位走向创生视野的学材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文本质疑,突破思维的“常”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学生与教材的对话是精彩纷呈的、个性化的、有时甚至是批判性的。教师深度引领下的文本解读,往往会收获“意料之外”的学材生成。

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时,教材在例题后安排了一个现场调查,并给出了调查建议和填写图表(如下图)。

上面几类电视节目,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类?先利用下表在小组里调查,再在全班汇总,并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教材上建议我们先小组调查再全班汇总,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

生1:挺好的,可是我还想了解每个同学的喜好情况。(大部分学生表示认同)

师:哦,你们是想既要完成汇总又能了解到每个同学的情况。那你们想怎么调查?

生2:可以让每个同学依次报出自己喜欢的节目,用刚学习的画“正”字法记录。

生3:还可以用举手的方法,让最喜欢科普类的先举手,数出人数,再让最喜欢综艺类的举手,以此类推。

生4:举手的方法我补充一点,不能重复举,不然就统计不准了。

师:那大家商量一下,更愿意采取哪种方法?(学生大部分选择画“正”字的方法,觉得这个方法不容易出错)

我班共42人,最后统计结果是:科普类9人,综艺类24人,动画类6人,体育类3人。要将这个结果绘制到条形统计图中,意外出现了:

生(众):老师,这个统计图的纵轴上最多20人,画不下啊。

师:看来专家也没料到我们班会出现这样一个统计结果。那该怎么办呢?

生1:可以在顶上添4格。

生2:不对,这里一格代表2人,综艺类多出了4人,添2格就够了。

师:添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书上也没预留空位给大家添啊,不添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陷入了沉思。

生3(猛地举起了手):可以把纵轴上的每格改为表示3人,那这样就画得下了。(受到他的启发,其他同学顿时眼前一亮,继而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

调查不仅只是为了得到统计结果,还应分享统计过程所反映的信息,学生一开始就给我以冲击。他们大胆提出自己收集数据的方法,弃用了书上的小组统计表,直接画“正”字统计到班级统计表中,当统计结果意外地不在书本的预设范围时,更是敢于向书本权威挑战,改变纵轴上一个单位长度所表示的人数,从而顺利完成统计图的制作。“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调查,这真是一次勇敢的挑战!”我由衷地给这群可爱的学生们点赞:“你们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方法和图表,敢于突破常规,真正做到了让教材为我所用。”学生们也真情地回应:“我的统计我做主,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但无法规定学生思考的边界,对文本的质疑,恰恰让我们惊喜地听到了思维“破壁”的声音!

二、活动体验,创设思维的“场”

“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数学理解,尤其是数学概念的理解,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体验材料,才能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与思维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达到知情合一的学习。

如《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一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三角形”,组织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画三角形,初步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师:试着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后实物投影展示交流)

生1: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然后画第三条线。(边说边在自己所画的三角形上比画)

师:你画了几次?(3次)这三条都是直直的——(线段)。

生2:我是先确定三个点,依次把三个点连起来画出了一个三角形。

生3:我是先画了一条线段,再在线段外定了一个点,将这个点依次和线段的两个端点连起来。

师:同学们真棒,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画出了三角形,虽然画法不同,但哪些方面是一样的?(引导认识:都有三个点、三条线段、三个角)

呈现学生中出现的错例:一个一边画出头的三角形、一个两边没接住的三角形。师: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

活动(二):判断凸显三角形特征,建立概念。

师:下面一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观察、判断并说明理由(略)。

师:那现在你们能说说到底什么是三角形了吗?

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表达后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活动(三):再画三角形,研究三个顶点的位置关系,丰满概念。

出示问题:右边的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

(展示学生所画的不同的三角形)师:这些所画出的三角形,在选择顶点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选到了点A。

师:这是巧合还是必须选到点A?

生:必须选到点A,因为点A跟点B、C、D不在一条直线上。

师:任取一个我们画出的三角形,想象一下点A还可以在哪里也能围成三角形?

交流发现:只要三个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三角形概念的建立应是一个逐步抽象概括的过程,在这一环节,教师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先让学生试画三角形,通过交流认识不同画法中的共性,即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使学生获得对三角形特征的初步感悟。接着通过判断,使学生进一步明晰三角形的表象,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是三角形,以儿童的视角来解释、抽象三角形,逐步完善概念。然后再画三角形,让学生在再次操作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发现:只要三个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趋于深刻。

通过经历这样充分的操作、观察、发现、思考、交流活动,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什么是三角形”的思维场中,学生的思维不再是被架空的,而是可触摸的、丰满的。

三、经验积累,促进思维的“变”

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修正和完善的过程。基于某一数学模型的创生和发展过程,为学生选择和提供类似的、系列化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培植经验生长的土壤,“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一位教师改变了书本例题,利用几何直观展开教学:

师:熊出没农场有一个长方形果园,原来长80米,宽20米,扩大规模后,长增加了30米。现在这个果园的面积有多大?(如下左图)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果园的面积和,并形成等式。

师:如果由你自己决定长增加的米数,你决定增加几米?准备用哪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能像上面一样写出一个等式吗?(如上右图)

学生自主探索,教师选择部分学生得出的等式交流板书。

师:比一比,等号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模型,略)

师:熊出没农场中还有几块菜地(如下图),如果让你从这四块长方形菜地中任选两块拼成一块大的长方形菜地,你会怎么选?你还能通过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得到黑板上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活动,交流呈现两种拼法及相应的等式。

师:为什么有的菜地拼在一起可以写出一个等式,而有的不行呢?(将交流指向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有一个数相同,理解乘法分配律模型,略)

师:这是菜地图的一种拼法,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此时又可以写出怎样的等式?

板书:(a+b)×c=a×c+b×c。

师:这个规律在数学上叫作“乘法分配律”。

师:这里的a、b、c还能表示哪些数?

……

本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计算“现在这个果园的面积有多大”,让学生亲历等式形成的过程。接着,将“增加30米”变为不确定量“()米”,让学生自由编写等式,这一变夯实了学生得到等式的经验,并初步感悟等式两边算式的联系及特征。然后,出示4种不同规格的长方形(其中三块两两之间或者长相等或者宽相等,一块长与宽都不相等),这一变变在了学生思维的关键处,对学生从本质上认识乘法分配律(即乘法分配律中必须有相同乘数)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后,将具体数据抽象成字母,在“式”与“形”与“数”的结合中,推而广之,使学生从更一般的层面上认识乘法分配律,完成模型的建构。

为使学生有效建构乘法分配律这一数学模型,教师精心安排了一系列学习材料,通过相似素材的局部变化,促使经验不断生长,捕捉和预设思维的变化点,顺利实现思维的提升。

四、方法重塑,交织思维的“网”

数学知识之间有很多重要的联系,有的往往又隐藏于看似简单的知识背后,有时是一道习题,有时是一个已经明了的知识链。深度挖掘这些简单知识背后的关联处,只要一个得当的学习材料便能承载思维之重。

“平面图形的面积关系”的复习课中,浙江省特级教师张翼文老师就引领学生展开了一次新的探索。

活动材料及要求:请在格子图中画出高为4cm,面积为20cm2的梯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cm)。

学生活动,明确:上下底之和为10cm,高4cm不变。

展示学生画出的不同梯形,如:上底4cm下底6cm,上底3cm下底7cm,上底2cm下底8cm,上底1cm下底9cm。(顺次板贴如上四种梯形)

师:只有这四种吗?

生1:还可以是上底1.1cm,下底8.9cm。

生2:上下底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小数、分数。

引导继续举例,并板贴:上底0.9cm下底9.1cm,上底0.8cm下底9.2cm……上底0.2cm下底9.8cm,上底0.1cm下底9.9cm(高4cm)的梯形。

师:这样的梯形还有吗?有多少个?只要满足什么条件?

生:这样的梯形有无数个,只要保持上、下底的和为10cm。

师:请你静静地看过去(指板书中梯形的呈现顺序),有什么发现?

交流两个维度的观察:看数据,上底越来越小,下底越来越大;看图形,越来越像三角形。

想象:A和B越来越靠近,当A和B重合时,就变成了——三角形。

推理:S=(a+b)h÷2→b=0时→S=ah÷2,所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三角形同样适用。

再想象:如果上底变大,下底变小,当上底和下底相等时,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再推理:S=(a+b)h÷2→a=b时→S=2ah÷2=ah,所以,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平行四边形同样适用(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适用)。

追问:a和b怎样时,就是梯形?(a和b不相等时)

复习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呈现和叠加,而应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教师通过一个画图活动,在学生自主活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有序呈现等积等高、上下底逐渐变化的梯形。然后引导交流、想象、推理,巧用直观,扣准变化趋势,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三个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说新知学习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推导经历是知识的分(发展)的过程,那么这次复习则是把这些公式再次统整的合(融合)的过程。两次学习历程,看似是两条不同的思维通道,实则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交织,已然在学生头脑中交织成了一张更大的思维网。

由一道常见的画图题引领学生想开去,回眸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思维的触角延伸再延伸,这一学习材料虽然简单却极其厚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