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阅读:打开学生德性养成的另一扇窗

时间:2024-05-09

江苏南京市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曲文双

阅读:打开学生德性养成的另一扇窗

江苏南京市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曲文双

品德学科是学生德性养成的重要阵地,却往往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言行不一,笔者积极探寻学生德性养成途径。阅读,凝聚着道德规范的示范引领,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德性育人功能,对于学生德性提升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是学生德性养成的有效之法。

阅读 德性养成 品德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至今,学生德性素养已然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小学阶段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然而反观当今品德教学,效率低下、言行不一,这些已经成为阻碍学生德性素养发展的壁垒。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

其一,讲道理多于讲故事,缺乏趣味性;

其二,理论性甚于实践性,缺乏真实性;

其三,将教材不是用教材,缺乏生活性;

其四,师本位越过生本位,缺乏体验性

……

学生德性养成的真实“唤醒”取决于教育价值载体的内涵构成。德国教育文化学家斯普朗格曾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引发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德性素养的形成更是遵循其规律,学生的品德素养是精神生活的根,孕育精神之树需要学生本体的萌发觉醒,绝不是在德育课堂上教师讲解生成的。

阅读,以语文教材为主体的文质兼美的经典文作,代表着人类文化智慧的精髓,以课外阅读为基础的生活化体验,凝聚着道德规范的示范引领,阅读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德性育人功能。对于学生德性提升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是学生德性养成的另一扇窗。

一、阅读,促使德性教育具有时代性

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小学低年段是儿童从家庭生活走向学校,逐步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道德规范、生活态度发展的重要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品德课堂中适当引用阅读资源,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有教材合适的补充素材。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八礼四仪”是晚于教材出现的社会主义道德新成果,如何用最具有时代性德育成果熏陶学生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紧扣教材特点,梳理选择基于学生生活、服务课堂教学的拓展类阅读素材。

例如:一年级品德教材中有一课《拉拉手交朋友》,可以和“八礼四仪”中的“待人之礼”结合教学,利用绘本《不要随便说要懂礼貌》教导学生行为规范。书中的主人公和低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在不断犯错的同时学会了如何使用礼貌语言。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中兴趣盎然,面对文意兼美、色彩绚丽、情节曲折的故事画面,学生印象深刻,逐步从抽象文字具化为内心感悟,德性素养充分调动,自然融入品德教材所营造的情景,教师实施导入充分发挥其作用,易于达到品德教学既定目标,又能赋予学生时代德性教育。

二、阅读,珍视自主感悟孕育德性养成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阶段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的发展现实和可能出发,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助于德性行为养成的环境,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采用学生乐于、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道德成长。

阅读中,学生对文本读、思、悟一系列的阅读过程,是基于阅读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自主“反思”(认识、考察、判断自己的学习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知识建构与理解,还能在阅读中有效促进学生德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成,形成欣赏、品味、升华、建构、体验的内心感悟,内化阅读文本的同时孕育德性,建构美好的精神世界。如在学习《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学生不曾经历家乡变化的具体过程,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阅读关于此类的阅读材料。自主阅读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体验,学生阅读这些材料,对比家乡变化,自然生成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打破领域壁垒共育德性素养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囊括了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和世界等不同领域,同时涵盖了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等多维度因素。因为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各种社会要素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学生的个体成长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诸多能力的协调配合:有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阅读和视图的能力,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调查和研究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基础必然是阅读。

德与社会教材内容分布图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高年段个人学校家庭祖国世界中年段个人学校家庭家乡(社区)家乡(社区)祖国世界

不难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庭”“我是中国人”和“走进世界”六大内容模块合理组织。由小范围逐步延伸到国家世界,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仅仅依靠课本是不足以完成极大的视野转变和身份体验的,这需要广泛的阅读积累,以及教师的方法指导。

教学四年级《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课堂上关于诚信的两难问题激起学生的激烈辩论,笔者没有对结果做出价值判断,而是要求每个学生阅读关于“诚信”故事,下一次课进行二次辩论,将古今中外的诚信事例引导课堂中,打破课堂一维的教学旧模式,极大丰富学生的思辨视角。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没有炫彩的视频,没有荡气回肠的歌曲,只是出示一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回忆录,阅读中有的学生声泪俱下,有的学生拳头攥得紧紧地,笔者知道这篇文字已经进入学生们的心底,德育正是对内心的升华。

四、阅读,催生个体精神发育的路径

朱永新先生问过这样的问题:人的心灵是如何发育的?人的精神是如何成长的?他回答,事实证明,精神发育最重要的载体是阅读,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内心对话的契机,是个体情境创设、价值判断形成、道德标准建构的关键,影响着个体精神发育的方向。

1.德性形成的主题性阅读

道德来源于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儿童道德形成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和行动。健康、安全的儿童生活的基础,易于开展生活习惯、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等主题阅读;愉快、积极的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要目标,要引导儿童阅读勇于探索、积极生活的主题读本,塑造孩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则要求阅读集体意识类优秀故事;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则要儿童阅读创新创造、提升智慧类主题素材。

2.品德教材的关联性阅读

品德教材以主题为单元,以学生生活和区域拓展为形式,不断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在关注每一个儿童成长的前提下,以不同单元主题为目标,搜寻、筛选、分类与之相关联的阅读素材,丰富儿童内心世界,为品德的教学提供生活化依据和道德研判标准。

3.植根生活的广泛性阅读

小学阶段的孩子生活中缺乏体验,主要通过直接、间接经验逐步积累对社会的认知,因此必须在生活中广泛阅读。阅读只有植根于儿童生活才能促进儿童德性发育,将阅读中的情节映射到现实生活,让儿童在现实中思考,在生活中品悟,形成独特的判断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在阅读中浸润丰盈个人的精神世界。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品德教学中德性养成便是教育价值的体现,阅读作为“唤醒”学生德育塑造的又一种策略,必将打开学生德性养成的另一扇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