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引领课外阅读 激发学生读书正能量

时间:2024-05-09

潘景荣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累各种语言材料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打破课内和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所以小学语文的学习,仅课堂阅读教学是永远不够的,必须辅之以大量的课外阅读,努力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建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一、积极诱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孩子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要读书。

1.课内外阅读结合,丰富课文内容

语文课堂,指导孩子读通读懂每一篇课文,课内精耕细作,帮助他们学会阅读,打好阅读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外还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跟踪台风的卫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气象卫星、台风的特点,在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了大量资料来进行阅读,《少年万事通》《少年儿童科学图说》《宇宙百科》上的《人造卫星为何不会掉下来》《人造卫星的五大妙用》《为什么台风破坏力特别大》《监测台风》一篇篇文章在同学间传阅,他们阅读的兴趣盎然。从《祁黄羊》到认识历史名人孔子、司马迁等,从《生命的壮歌》去读有关动物具有灵性的《藏羚羊的跪拜》《蝼蚁壮歌》等故事,从《三顾茅庐》一个故事,去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说说三国中的成语,说说三国的故事……根据课内的一篇推荐几篇相关的文章,这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是扩大阅读量的一个好方法。

2.营造读书氛围,带领学生阅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班建立了图书角,图书由学生提供,大家共同享用,平均每人拥有图书十本以上,阅读形式灵活,操作简便,学生可随时借阅。我们书架上不仅有经典名著《安徒生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而且还有新出版的名著《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书。教室的四面墙上张贴着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给学生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刚开始指导他们阅读时,我每天利用中午20分钟,给他们朗读《安徒生童话选》《狐狸列那的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每天学生们都静静地听着。经过努力,学生们从开始老师领着读逐渐做到自觉捧起书本用心赏读,要读书,想读书了。每天中午到校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师生一起在教室静静地在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晚上,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交流。

3.生动形象的介绍,为学生插上阅读的翅膀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并依据推荐书的有关内容,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悬念,作一些生动形象的阐述,引领他们走进阅读的殿堂。如向他们推荐《时代广场的蟋蟀》一书时,我先向他们介绍了这本书的价值: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永远记得那只叫柴斯特的蟋蟀,记住它嘹亮而韵味无穷的鸣叫。接着我又向他们介绍了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讲述了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之间的故事,他们真挚的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最后我还给他们朗读了一个片段。生动的介绍,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学生个个争着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班上形成了一股购书热、读书热。每周我们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可以诵读,可以谈体会,可以表演某个情节,用多种形式交流一周所阅读的内容,用这种形式分享阅读的乐趣。

二、加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当今世界,读物的数量势如洪潮,规模空前;读物的内容异彩纷呈,瑕瑜互见。这就需要讲究一定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1.读书要精心选择

课外读物要博而广,不要只读一类的书。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书来读。如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童话、寓言、成语及动物的故事,要富有趣味性。中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选择一些散文、少儿版的名著,以及对他们有益的报纸、刊物,让他们在书海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读书要持之以恒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每个学段的阅读量,怎样才能保证阅读的时间和效果呢?学生们刚开始也许挺感兴趣的,但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学习活动,也不是每一本读物都有趣味性,因此,有时候必须规定他们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量。每天在校阅读不少于20分钟,课后争取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每一学期每一学年早做准备,早做计划,这样不仅可以规定自己进行阅读,还可以培养自己良好的读书习惯。

3.读书要勤于动笔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孩子书是读得不少,但囫囵吞枣,浮光掠影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此读书时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读书时在书中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在书上做些批注;摘抄好词好句,积累优美的语言,储备个人的语言仓库;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我们每学期发给学生专用的读书笔记本,要求学生每周写两篇读书笔记,记清所读的书(文章)名、日期、摘抄好词好句,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这样把读书和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多读、多思。我们还推荐学生参加各种读书征文活动,有些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之,阅读过后一定要留下一些阅读的痕迹,学到一些知识,受到一些启发。

三、开展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更加持久。

1.表演展示,共享阅读快乐

一本有形的书能创造出无限大的阅读时空,真是书香能致远,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一定会让学生们享受到最大的快乐。有一学期,我班全体学生都阅读金波的作品,后来请金波到我们学校和孩子们见面。在见面会上,孩子们表演由《追踪小绿人》所改编的童话剧《愉快的会面》和《月光联欢会》。那个活泼的“小叶子”,那个会拉二胡的“宫爷爷”,那支会唱黄梅戏的“绿园合唱队”,那帮会跳舞的“小绿人”……台上台下,和着节拍互动。师生营造的那神秘而梦幻境界,带给我们的是幸福、是期盼……《生命的呼应》的朗诵和表演是那么生动自然,喷薄的文字让我们感受万物的美好;四人朗诵的《心灵的阳光》配合那么默契,那自然的韵味、和谐的节奏、精练的语言让我们的心变得温暖柔软。师生和大师零距离的接触,向大师提出疑问,让大师谈创作体会,大家在倾心地交谈,在分享着阅读后的喜悦。

2.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从书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句、优美的诗句等。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经常开展活动,让他们交流展示。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开展过一次关于成语的语文活动,要求他们分成几组,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组写出关于动物的成语多,汇报时真让我大为惊讶,每一组都能写出几十条,交流时,他们带着几分喜悦,几分自豪,真正体会到读书带来的乐趣。为孩子提供从知到行的实践机会,我们还开展“美文赏读”“古诗文诵读”“故事会”“童话剧表演”,举办手抄报竞赛,读书笔记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这样的活动每学期组织多次,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既有所为,又有乐趣,更得到启迪。

3.在写作中体验阅读快乐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而薄发”。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许多孩子原来不愿写作,主要原因是书读得少,语言积累得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爱读书的孩子就不一样了。记得在一次作文兴趣课上,我要学生带一个熟鸡蛋到学校,课前学生们就猜想做什么用。课上我在黑板上板书:《鸡蛋的联想》,顿时教室里像开了锅,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许多。在交上来的作文中,有写“捏鸡蛋”想到建筑学中的“薄壳结构”,由“竖鸡蛋”想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由“画鸡蛋”想到达·芬奇刻苦学画的故事;由鸡蛋勾起他们的回忆,用蛋壳做蛋壳画,做不倒翁……平时他们坚持写读书笔记,到了作文的时候便会在知识的宝库里,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放飞理想。有的倾吐情感表达感受,有的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的进入童话世界,有的与书中人物对话。学生每周最开心的时候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自己的佳作,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一个个学生的佳作。他们在写作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的孩子一生与好书相伴,在书海里遨游,真正走进阅读的殿堂。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