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教学谨防陷入“文海战”

时间:2024-05-09

王柏玲

“现在很多语文老师讲解课文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课文的讲解变成了一道例题,老师用重复的方法讲了几百、几千道例题,学生课外自主读写时却仍不知所措。”近日,上海市长宁区语文教研员蔡忠平在新学年语文教师培训活动中提醒老师们,要警惕语文教学陷入和数学“题海战”类似的“文海战”困境。

很多课文无需全面讲解

“我们教学生画画,如果每节课都要求画出一张完整的脸,那么即使反复练习,学生也无法掌握方法,画出的脸一定很粗糙,没有美感。”蔡忠平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就像在教学生画脸,每篇课文的讲解几乎都是按着导入课文、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段落分析、语言赏析、中心归纳等程序进行,好比每节课都要求学生画出一张完整的脸,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十多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仍然令人担忧。”

在蔡忠平看来,很多课文并不需要全面讲解,它可能在语言表达、表现手法等某一方面有可取之处,老师可引导学生在基本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突破。而现在语文教材的编写采用主题单元形式,受此影响,绝大部分教师教学时偏重人文性,期望通过文本的详解、深解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欣赏水平。但蔡忠平认为,如果学生缺乏基本读写方法的“工具性”,很难真正有效地实现“人文性”。“现在的语文教学缺乏相对严密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缺乏序列性,现代文教学流程基本固化,文言文教学过于强调字词,作文教学更是随意。”

转型必须注重能力培育

“如果我们一个阶段只教学生画脸部的一个器官,比如,这个阶段画眉毛,下个阶段画眼睛,如此循序渐进,经过多次专题训练,再让学生来画,他们就能把脸画得栩栩如生。”蔡忠平认为,语文课堂的转型必须从文本分析走向能力培育。“教师教学之前应首先有一个序列的教学目标体系,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课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最好的方法是探索一种能与现有教材体系相衔接、与传统教学相补充的教学途径,追求语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节选自《文汇报》2013年9月18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