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英雄难过“脱发”关——说说古人脱发那些事儿

时间:2024-05-09

吴 迪/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养生”这个概念,不再是爷爷奶奶们的专利,也不只是叔叔阿姨们的话题,而是变成了小哥哥小姐姐们都在追逐的热点。随着“80后”迎来“中年危机”,“90后”也不甘落后地加入了“养生”大军,一边在保温杯里泡枸杞,一边自嘲“还没脱单,却先脱发”,深深感受着被发际线支配的焦虑。

可望而不可即的是地平线,可即却不可控的是发际线。其实说起“脱发”,这可不是现代人才有的烦恼,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人,对待头发甚至比我们更加珍视和爱惜,“脱发”的困扰绝对是古已有之的一大难题,人类与发际线之间的斗争,早在古代就已经打响了。

不管是英俊潇洒的帅哥,还是貌若天仙的美女,一旦陷入“脱发”这个魔咒,颜值都会受到牵连,出现断崖式的下滑,让人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眼看着缕缕青丝离自己而去,也带走了自己的美丽,我们无法接受这残忍的事实,古人也是如此。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诗人白居易,刚好也是一位有“脱发”烦恼的朋友,他在诗里很清楚地感叹过这件事:“朝亦嗟发落,暮亦嗟发落”(《嗟发落》),意思就是,早上在发愁掉头发的事,晚上还在发愁掉头发的事,看来头发从早掉到晚,果然是很令人苦恼啊!他对掉头发的事情显然很在意,在另一首诗里,他又说到了这件事,“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沐稀发苦落,一沐仍半秃”(《因沐感发,寄郎上人二首》)。读到这里,我们除了感受到白居易头发已经掉了一半的忧伤,更震惊的恐怕是,古人居然一年才洗一次头发?!诗人杜甫对脱发这件事也有很大的共鸣,因为他的脱发症状十分明显,“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头发越抓越掉,越掉越少,簪子都要束不住了,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头发!与前两位诗人相隔一个朝代的陆游,也加入了这支“脱发诗人”的队伍,他描写自己脱发的诗句更加令人伤感,“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游大智寺》),每当梳完头,梳子上惊现许多掉落的头发,颜值掉线,自己都不忍心照镜子了,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脱发人最真实的写照吗?

以上提到的几位诗人,其实都只是刚好借“脱发”这件事在他们诗歌中表达着自己不同的情绪,有对自我人生的感慨,也有对家国命运的悲叹,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古人对头发十分看重。古代有一种刑罚叫作“髡(kūn)刑”,犯人会被剃光头发,这很大程度上对犯人是一种侮辱性的惩罚。既然古人对头发如此重视,那么聪明的古代人有什么“防脱治脱”的好办法呢?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当然就是——戴假发!没错,假发自古就有,甚至传说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庄子》中就有“秃而施髢(dí)”的记述,“髢”是假发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因为头秃了所以用了假发。《诗经》中也提到过“鬒发如云,不屑髢也”,是说有美丽的长发,也就没有必要用假发了,可见假发的使用的确历史悠久。

我们在古装剧里还常常见到一些“娘娘”额头上会绑着一根带子,不禁让人联想到,这似乎也是掩盖头秃的一个好主意呢!这根带子叫作“抹额”,也叫额带、头箍、发箍,在明代以后十分流行,有的上面会有一些漂亮的刺绣,或者镶嵌上珠宝,既是装饰,又能保暖,不知道古人是不是也意识到了它的隐藏功能,就是遮盖发际线呢?

以上说到的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难道古人就没有诸如防脱洗发水、生发灵等神奇的产品吗?古代人听到这里就要表示不服了。传说,曹操的儿子曹丕深受脱发困扰,他的一位太医以马鬃为主要原料,和一些中药材一起熬制而成一种生发剂,对治疗脱发有很好的效果,是头发稀疏者的福音。马的鬃毛虽然看起来像头发一样浓密,但用这个做原料就能熬出生发剂?今天看起来好像总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而这产品使用效果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曹丕本人才知道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