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陈永华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处推进,“科研强校”和“科研强师”日益成为业界的共识,不少地区出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繁荣景象。然而在这些景象的背后,却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唯指标化的倾向日益严重,偏离中小学教科研应然方向的趋势也日渐明显。每每谈到教科研,动辄能听到创设“孵化成果奖”及实施类似工程的声音。不可否认,这些举措能促进中小学教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如果这些举措偏离了中小学教科研的初心和实际,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对教育文化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中小学教科研异化可以用功利化、虚假化和生意化加以概括。从教科研机制角度看:一是教科研过度分离,“两张皮”的现象不见缓解;二是管理模式过于垂直,真实的校本研究被淡化;三是研究主题过于泛化,对实际问题的关注不够;四是驱动模式过于单一,主要依靠行政力量;五是评价跟进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实证评价手段;六是成果外化疏于重视,课题成果难以在课堂和论文中体现。从学校课题工作开展的角度看,也存在一些隐忧:一是在课题的选题上,除了跟风重复外,还存在刻意追随热点和标新立异的情况,出现“跟着概念跑”或“另起炉灶”的现象,在研究的纵向推进上存在短板;二是在课题的申报上,不少学校存在“单兵突进”的现象,缺乏教科研组织机制的支持;三是在课题的运作上,研究过程与常态的教学、科研、教研活动鲜有关联,无法带动团队和个人的成长,价值引领和方法引导没有得到彰显;四是在课题的推进上,不少学校和个人在课题立项成功后就将课题抛之脑后,待结题时再来拼凑研究成果;五是在课题成果的转化上,课题结题后难以转化为科研成果,无法推动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效果得不到发挥。
如何改变上述情况?首先,要提高“科研强校”的站位。应明确科研的目的在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提升学校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其次,要明确各类课题的相关要求,对校级、区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课题的不同要求做到了然于胸。最后,要重新认识校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重塑校本研究的形态。就中小学教师而言,要牢固树立“教学即研究”的理念,以全面教育质量观为引领,把握教研工作追求的事理(在立足已知的基础上将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转化为教学行为)和科研工作追求的学理(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教育理论知识体系),力争事理与学理的双向融通,以此实现教与学的行为变革、教与研的贯通衔接、教与育的和谐共进。
实践性是中小学教科研最本质的特征。教师只有立足实践、指向实践,才有可能开展真研究、实研究、深研究并收获成长。中小学教师应该多开展面向实际问题解决的教科研活动,少谈些空洞的理论和概念。唯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专业发展,增强团队协作。中小学应创设教学、科研、教研融通的机制,做到研教相融,研教相长。对实践性的坚守,是防止中小学教科研走向异化的重要手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