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普通学校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的探究*

时间:2024-05-09

□王红霞

家庭教育是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开端,家庭对于特殊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发展以及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中小学校、幼儿园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将家庭教育从家庭内部行为上升到国家意志。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出台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要求完善“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特殊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特殊儿童青少年进行的包括干预训练、行为品德和态度养成、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教育。[1]受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相较于普通学生家长,特殊学生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特殊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意志品质外,还承担了许多行为干预与社会技能、心理品质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这使得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对特殊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特殊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切实提升其家庭教育素养。

一、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基本情况

研究者自编《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基本情况及需求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海淀区28所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的337 名特殊学生的家长进行抽样调查。调研内容包括特殊学生家长的基本信息、家庭对特殊学生的内部支持情况、特殊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家庭教育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及需要的支持等方面。

(一)特殊学生及家长基本信息

在障碍类型方面,占比最高的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42.12%),而后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20.77%)、智力障碍学生(8.61%)和学习障碍学生(8.61%),其他障碍类型学生(19.89%)主要包括言语障碍、肢体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多重障碍等。特殊学生家长学历水平偏高,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的为59 人(17.51%),本科学历的为144 人(42.73%),硕士学历的为98人(29.08%),博士学历的为36 人(10.68%),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家长为278 人(82.49%)。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家长为111人(32.94%),未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家长为226人(67.06%),接受过特殊教育培训的家长占比偏低。

(二)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基本情况

1.家庭对特殊学生的支持情况

调查发现,家长对特殊学生最突出的两项支持集中在培养日常生活能力(90.50%),以及辅导学业(75.67%)两个方面。其他的支持依次体现在:为孩子报兴趣班(50.45%)、进行居家康复训练(46.59%)、去机构进行康复训练(40.95%)、配备助教陪读(22.26%)等方面(如图1)。研究表明,家长对特殊学生在家庭内部的支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家长依据特殊学生发展情况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图1 家长对特殊学生的支持情况

2.特殊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1)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对特殊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是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体现,家长的首要期望为特殊学生“身心健康,能够独立生活”(94.07%),第二个期望体现为“保持情绪稳定,能够良好沟通”(81.90%),其他期望依次为“品德端正,诚实守信”(56.68%),“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一份稳定工作”(56.08%),“有兴趣爱好,至少有一项特长”(31.75%),选择在“学业上有所发展”的家长仅有47名,占比为13.95%。调查表明,家长更希望特殊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得到发展,能够独立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家长对特殊学生未来发展的期望

(2)家长的专业知识具备情况

66.17%的家长认为自己具备的教育特殊学生的专业知识处于一般水平,13.06%的家长表示自己不具备教育特殊学生的专业知识,18.69%的家长表示自己具备比较多的教育特殊学生的专业知识,仅有2.08%的家长表示自己具备非常多的教育特殊学生的专业知识。研究表明,接近八成的特殊学生家长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得到专业的培训。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家长具备特殊学生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情况

(3)家长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

54.60%的家长表示自己学习了一些技能,感觉能够胜任养育任务。43.32%的家长表示自己缺乏养育技能,感觉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力不从心。仅有2.08%的家长表示自己掌握较多技能,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感觉得心应手。研究表明,家长在开展特殊学生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家长掌握特殊学生家庭教育专业技能情况

(4)家长的沟通能力情况

74.78%的家长能够配合学校教师,仅有17.21%的家长善于沟通,主动寻找各方面的支持资源,还有8.01%的家长不太善于和学校教师沟通,倾向于自己解决困难。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不太擅长进行主动沟通,多为被动配合学校教师,较难获得专业资源。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家长与学校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沟通情况

(三)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的困难与需求

1.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困难

调查发现,50.74%的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47.18%的家长偶尔会遇到困难,仅有2.08%的家长表示没有遇到过困难。调查表明,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存在重重困难,有必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逐步走出困境。家长在开展特殊学生家庭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时间精力不足(65.58%),对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明晰(62.91%),缺少专业指导(49.85%),心理压力大、看不到希望(38.87%),经济压力较大(23.32%),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15.73%)。调查表明,家长在特殊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方面的困惑比较突出,需要加强特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拓宽专业资源覆盖的范围。

2.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所需支持情况

(1)特殊学生家长专业培训需求

特殊学生家长最需要培训的内容是了解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64.69%),其次是特殊学生的行为管理(60.53%)、融合教育政策方向(48.66%)。其他需求依次为特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40.65%)、前沿干预训练技术(35.61%)、家长心理疏导(34.42%)、家庭教育观念(31.75%)、家校沟通策略(27%)、早期干预的方法策略(22.85%)。调查表明,家长希望得到的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特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行为管理、融合教育政策三个方面。

(2)特殊学生家长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需求

通过对开放题的答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家长的需求比较聚焦,且需求程度高。第一,家长需求多聚焦于“为特殊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既包括资源教室个性化课程的定制,又包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特殊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如有家长提出“加强语言沟通训练,让孩子能正确、清晰地表达想法”。第二,家长希望多参与体验式的亲子活动,为特殊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平台。如有家长提出“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体验项目,比如心理疏导,让他们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克服自卑心理”。第三,家长希望增加关于特殊学生叛逆期的应对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如“组织应对特殊学生(12 岁以上)青春期或叛逆期”的讲座。第四,家长提出希望学校营造接纳包容的环境,增加特殊教育教师的配备,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让特殊学生真正融入集体。第五,家长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由学校提供陪读条件,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二、特殊学生家庭教育基本情况的分析

(一)特殊学生差异性大,家长学历水平偏高

孤独症谱系障碍学生在接受调查的特殊学生中占比最高,其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生、智力障碍学生和学习障碍学生,反映了当前普通学校特殊学生的类型与传统的障碍类型有明显不同,形成了以孤独症学生为主,多种障碍类型学生并存的局面。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且学生的障碍程度不同,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较大挑战。接受调查的家长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占比超过了八成。其中,研究生学历的家长约占四成,表明特殊学生家长的学历水平偏高。高学历水平的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认知与教育基础,更重视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二)特殊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水平有待提升

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沟通合作能力四个维度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水平进行调查,发现特殊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素养水平总体需要得到提升。大多数家长表示对于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处于“一般”水平或“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表明家长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不容乐观。超过四成的家长表示缺乏养育技能,在养育孩子时感觉力不从心,表明家长对特殊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专业技能亟需得到提升。主动沟通的家长占比较低,大多处于配合学校或自己解决困难的状态,这表明家长主动寻求专业支持的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偏低主要是由于较少家长接受过专门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在对特殊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多使用经验,较难运用专业知识提高家庭教育的实际成效。

(三)家庭教育困难与多元的家庭支持并存

本研究表明,家长在特殊学生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困难是普遍存在的,主要集中在时间精力不足,对孩子未来发展方向不明晰,缺少专业指导,心理压力大,看不到希望等方面。尽管家长在教育特殊学生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家长们仍旧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特殊学生,包括培养孩子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辅导孩子的学业,带领孩子进行居家康复训练或前往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等。这表明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对特殊学生有着积极的期待,提供了较多的情感支持和物质支持。

(四)特殊学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渠道有待拓宽

家长最大的需求是得到专业的支持,加强对特殊学生个案的针对性干预和辅导。如为特殊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开设多样化的支持性课程,如注意力训练、社交训练、语言表达等课程,这与赵小红关于家长期望获得专业人员支持的研究[2]具有高度一致性。家长一致表示,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培训,参加现场咨询指导和家长沙龙活动等。家长还期望能够多参加融合活动,促使特殊学生拥有展示的平台,和普通学生一样平等地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

三、特殊学生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施策略

(一)拓宽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针对目前家庭教育服务渠道不通畅的实际问题,学校需要主动开展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一步发挥资源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将特殊教育资源及时传递给特殊学生家长。同时,各级特教中心需要构建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网络,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指导体系,扩大家庭指导的覆盖范围,形成加强特殊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家长培训的力度

结合大多数特殊学生家长未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家长的专业培训。专业培训的内容需要结合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的实际困难,系统开展关于不同障碍类型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方法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主题的培训,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适宜的家庭教育技巧,不断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

(三)扩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综合调查情况,需要以家长需求为导向,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第一,学校可创新开展特殊学生亲子活动,吸引特殊学生和家长参与,在活动中增进亲子关系,缓解家长的心理压力。第二,提供家庭干预指导,通过特殊学生干预课程的示范,引导家长明确家庭干预的操作策略,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课程,帮助家长掌握特殊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方法。第三,组织家长沙龙活动,为特殊学生家长提供情感宣泄口,分享家庭教育智慧,并从同类家长群体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第四,组织开展家长心理调适活动,通过实施不同的辅导活动满足不同家长的心理需求,如父母成长团体、家长学校辅导等,尽可能地减轻家长的心理焦虑与压力,帮助家长更好地投入特殊学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

总体而言,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为特殊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其家庭教育素养是改善特殊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的内在要求,须得到关注和重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