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杨海荣
作为教研员,听课是工作常态。听课后的议课,实事求是地直面问题是应有之义。但这种应有之义有时却成了坏习惯,以致被人吐槽:“常挑别人毛病,是职业病!”想来也是,被邀请去听课,还不“配合”,确实讨人嫌。然而,有时过于配合,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课堂教学中,经常能见到学生的“配合”。如教师常引导学生这样进行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后,教师还会意犹未尽地追问:“还有吗?”在教师的“逼问”之下,部分学生习惯用口号式的“大词”来回应:“数学真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叙事如此宏大,但因其讨喜,教师往往会给予赞许。
上述现象折射出的困境,并不在“问题”本身,而是学生的“大词”源于何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漂亮”地回应。当然,这确实有可能就是学生真实的感受,但也不排除只是他们的“迎合与配合”。若是如此,学生明显就是在“假装学习”。此时,教师仍持赞许态度并不可取。因为如果“正确的表演”能得到叠加的赞许,就会导致学生的“表演”程度加深。在这种反复的“刺激—反应”之下,师生群体容易产生路径依赖。
课堂教学中,偶尔也会遇见学生的“不配合”。如在某次教学《集合》一课时,教师借助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交集”图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情境:报名参加跳高项目的学生有张明、王红、李军、杨乐、陈帅5 人;报名参加跳远项目的学生有宋平、李军、孟达、王红、吴君5 人。两个项目共有( )人报名。
(2)冲突:让所有报名的学生按照报名项目分别站在对应运动项目的呼啦圈中。其中李军与王红遇到两难选择,站在哪个呼啦圈中都符合条件。
(3)问题: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是动人,将人“一劈为二”,分开站在两个呼啦圈中,此办法显然不可行。二是动圈,将两个呼啦圈交叠放置,李军与王红站在重叠的位置内(交集)。
(4)摹画:让学生在纸上依样画出交集图,并在对应位置标记学生姓名。
(5)理解:引导学生说出交集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思。
(6)意外:至此,大部分学生都表示完全认同。但此时有一名学生不合时宜地举手插话:老师,这个图叫作韦恩图,我们在科学课上刚刚学过。其他学生也随声附和。
(7)应对:是的,这种图在数学上确实叫韦恩图。
可见,课堂中的“不配合者”点破了教学环节(1)至教学环节(5)中的学习假象。通过课堂现场观察发现,课堂中师生互动的一问一答及学习路径,都被教师强势控制与严格限定。在“不配合者”点破假象之前,所有学生都在积极配合教师,假装投入,假装合作,假装满足,假装学会。这可能是学生为了配合教学进度、取悦教师,也可能是他们在以往教学中经过不断反复“配合训练”已然形成习惯。
理想的课堂,出现“不配合者”应是常态。而教师如何评价“配合者”与“不配合者”是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关键。可取的处理方式是充分肯定“不配合者”,并鼓励全班学生在学习进程开始时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如果学生的学习进入假装状态,就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的空耗,学习不能真实发生,学生离开课堂后依然不会独立学习,这将贻害无穷。
事实上,“假装学习”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元,诸如“缺少挑战性的课程内容、学习任务和问题”“过于流畅的教学进程”“学生能秒答教师提问”“过多的讲解与训练”……不一而足。教师应实事求是地关注学情,甄别并避免“假装学习”现象,否则师生双方都会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并不自觉地加以强化,以致“假装学习”成为课堂的常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