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顾志能
在一次教研员下校调研活动中,听了一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的教学课,教学效果总体不错。但是,其中有一个教学片段,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在概念教学中的“感知”环节,若能在教学理论的指引下,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就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白萝卜图片和胡萝卜图片,并提出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在白萝卜图片上圈画,引导学生理解“把2 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有2个2根,所以白萝卜的个数是胡萝卜的2倍”(如图1)。
图1
(2)教师用规范的语言表述这个过程,让学生模仿表述。
(1)课件演示将胡萝卜和白萝卜分别变成○和△(如图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图2
(2)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示范规范表述(未作圈画),让学生再次模仿表述。
(1)让学生画一画,“创造”出其他的2倍。
(2)展示学生的作品。
看到此处,读者不妨猜想一下,学生能不能“创造”出2倍?他们画出的2倍又会是怎样的呢?
请看下面部分学生的作品(如图3)。
图3
这些学生作品是笔者从邻近的几个学生那里拍摄来的,从这些图式表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怎么表征2 倍是多么纠结啊!很明显,很多学生对2倍的认识是不到位的。
上述三个步骤,教师在设计时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学习材料有变化:萝卜图—○和△—个性图。学习过程有梯度:初步感知(萝卜图)—再次感知(○和△)—表象外显(“创造”2倍)。
从教学理论上讲,上述步骤体现了概念教学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做强感知。
但是,为什么效果却不理想呢?
我们知道,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就是对同类对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不断地加以区分,并将其本质属性抽象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感知”。所谓感知,就是对丰富的具体对象,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口、手等,开展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从而不断增加对事物属性(尤其是本质属性)的感性认识,为表象的建立打下基础。
对照相关教学理论可知,上述教学效果不佳,源于感知过程中有两个缺陷。
一是目标指向不清。两次感知,没有清晰地指向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剥离——2 根、2 个2根,哪个2才是2倍的2?第一次的2倍是2个2,第二次的2 倍也是2 个2,那么,是不是意味着2 倍都是2个2?几个2混在一起,2倍的含义没有凸显出来。(学生不能正确画图表征就反映了这一点)
二是学生体验不深。第一次感知,教师圈画,学生仅进行观察和表述,他们的感知方式简单,体验一般;第二次感知,教师的圈画没了,学生的视觉刺激减少,且没有自己圈画,学习形式仅为表述,感知方式更少,体验更浮于表面。两次感知的设计和实施,明显用力不足。
以上两个因素合在一起,出现在概念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学效果自然就打折扣了。
如何改进?对照概念教学的相关理论,可以作如下调整。
(1)实物情境萝卜图改为3根胡萝卜、6根白萝卜(也可改为2根胡萝卜、6根白萝卜,这样就研究3倍关系)。不管怎么改,要让倍数跟另外的数据(如每份数)区分开来,从而凸显倍数关系的本质属性。
(2)符号情境也要修改数据,如用4 个○和8个△。
利用教学情境的修改,通过两次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数据(非本质属性)抽象出相同的“2倍”(本质属性),这样的设计能凸显倍数关系的本质属性。
(1)第一次感知时,适当增加教师指着情境图让学生口头表述的次数,让学生增加视觉感知。
(2)第二次感知是关键。教师应提供学习单,先让学生自己圈画,自己表述;再展示交流,教师板书示范;最后同桌互说。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切实经历多种感官的刺激。
(3)对两次得到的“2 倍”进行比较,让学生说一说异同点。
上述两个方面的调整,能使学生的感知过程变得更聚焦、更深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创造”不同的2倍,想必效果会大不一样。
特别说明:“倍的认识”是否把2倍作为新课的主要环节,可商榷,如第一个情境用2倍,第二个情境用3 倍,然后让学生自由表征几倍,这样也很科学、合理。
借这个小小案例,笔者想表达一点建议——要重视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这样教学就会更显内涵,更有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