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叶柱
近年来,“深度学习”作为一个热词,高频次地出现在教学研究的话语系统里。什么是深度学习?学者们各有见解。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1]。这一定义描述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在深度学习中,如何构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很多成功案例表明,“单元整体教学”是重要路径,“跨学科主题化(项目化)学习”也值得尝试。当然,最迫切的是通过对常态课的“症结疗愈”“升级改造”来达成。
对照深度学习的定义,进行客观的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常态课中,教师在“挑战性学习主题的设计”“体验活动的策划”“自主参与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做得很不错。然而,由于受观念、资源、教学智慧、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常态课常常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实践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深度学习的推进。
有一种现象,绝非个例:一节课里,从“情境图”“铺垫题”到“例题”“小天使提示语”,再到“做一做”“练习题”,只要是教材里编写的内容,很多教师都会在40分钟内“一五一十”加以教学呈现。事实上,“什么都要”体现了师者的责任心,但也因为“事无巨细”“照单全收”,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被潜藏,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痛点、理解瓶颈得不到深层关注。这样的教学,看似满满当当,实则极可能“形式化”“浅表化”,甚至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学生难以实现深层次的意义领悟。如教师在教学完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后,发现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描述分数含义”时经常漏说“平均分”。教师尽管对此作出反复强调,但收效甚微。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整节课中教师全盘“照搬”教材内容,并“走马观花”地推进教学,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缺失了对“平均分”这个核心概念的重点关注,造成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到位。
如果说,“求全”指向“教什么”,那么,“密集”则更多反映了“怎么教”。“双减”背景下,“当堂作业”是必要举措,也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要点之一。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很多常态课都上得很匆忙、很仓促。整个教学流程显得“密不透风”,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深度思考与深层反思。
常态课的“密集”取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问题碎”。如《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常有教师“机关枪扫射”式地连问:“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教师越是“喋喋不休”“碎碎念”,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越小。如果换问“拼成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是否更能引发深度思考?二是“流程急”。教师布置一个挑战性任务后,因担心时间不够,急忙游走巡视,待“锁定”要展示的作品后,不管学生是否已经完成,都“赶”入展示交流环节。探究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数学思考还来不及充分展开便已停止。三是“发散少”。教师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为了掌控课堂节奏,“基本策略”“统一解法”备受重视,“创新思路”常被“边缘化”,数学思维的“自由呼吸”难以实现。
一次送教活动中,学校有位教师执教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重叠问题》。教师在呈现课本例题并读题后,一位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以前做过的题目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同学都是没有重复的呢……”教师瞪了一眼这位学生,没有作回应,而继续按原有节奏推进教学。确实,学生对“以前的题目”有印象、有经验、有体悟、有想法,自然会与“今天的题目”产生关联、进行比较,这是一种极其自然的“联系观”。相比学生的经验、想法、理解,教师似乎更在意怎样把“今天的教学内容”赶紧教完。
当前,尽管“课程视野”“单元视角”“结构化教学”等教育理念已较为普遍,教师也认同“以系统化眼光审视教材内容”的必要性。可回到自己的常态课里,依然会只关注“这节课的教材内容有什么”,而缺乏对这一教材内容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等相关元素展开深入研读与纵横梳理。这样一来,便无法呈现更广阔、更融通的认知场景,学习视野显得单薄、狭窄。另外,课堂中有时会“遇见”极好的一些学习契机,只需稍作拓展与延伸,便能为下节课或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但很多教师对此缺乏意识。
布卢姆把认知过程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主要类别[2]。很多专家认为,前三个类别可视为“低阶思维”,后三个则称为“高阶思维”。教学调研发现,常态课所呈现的“问题”、所组织的“练习”、所布置的“作业”,较多关注的是学生的“低阶思维”,这与以培养“高阶思维”为宗旨的深度学习存在一定差距。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数与形》中例1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数形结合”思想、逐步强化“几何直观”为核心目标的课,很多教师却上成了“找规律,用规律”的课。对于“形”,教师并没有引起重视,只是“找规律”时稍作提及。这样的教学,重视了“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和是奇数个数的平方”的运算规律的发现、记忆、简单理解及直接应用,但欠缺关于“‘形’在‘数’的研究中究竟有何重要价值”“规律背后是否隐藏着更为本质的原理”之类的分析、推理,更谈不上“评价”与“创造”。因而,这样的教学缺失了对“高阶思维”的培育。
上述四种实践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常态课存在的“浅层学习”问题,为我们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常态课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团队通过主题式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磨,认为常态课改进可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要使学生深层参与、深度发展,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学生的学情。唯有明晰了“困在何处”“惑在哪里”,清楚学生的困惑,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策划探究活动、确立引导重点才能有针对性和指向性,深度学习的“着力点”才能更明晰。备课时,教师要依托教学经验、基于学情分析,充分“预见”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困惑,并为此设计创意环节加以呼应;教学时,面对临场“遇见”的学习瓶颈,则应主动聚焦、动态生成,引领学生发挥潜能、合力突破。
如上完《认识几分之一》后,学生描述分数含义经常漏说“平均分”,且并非个例。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对“描述分数时为什么要强调平均分”缺乏深度理解。教师教学时经常无视这一困惑,只顾着强调“怎么做”,而没能聚焦“为什么”,导致学生对“平均分”这个重要的分数前概念缺少必要关注、丢失应有敏感,影响了学习的深度建构。笔者执教此课时,从“激活经验”到“组织探究”,均没有刻意提及“平均分”这一概念。在“找出一块蛋糕(圆片代替)的”的活动中,学生凭借经验或感觉,大多进行了平均分。对此,笔者并不满足,而是依次呈现了图1的作品,请学生判别“是吗”,进而讨论“如果这些情况都可以用表示,会产生什么后果”。经过学生深入比较、分析、思辨,他们感受到:如果“分成2份,两边大小不一致”能用表示的话,那么,这个分数的含义就不唯一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一种心理认同:一个分数的含义,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是明确的、精准的、具有唯一性的,所以,平均分是分数成立的前提。
图1
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引下,常态课要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立场。换言之,这个“深度”,是属于学生的。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呵护学生的“暂时不会”,宽容学生的“真实出错”,将这些看似不够理想的生成都看作学生向着“深度”迈进时的沿途风景。另外,在学习活动展开时,教师要“管住自己”,推迟游走学生之间的“巡视”,减少对于特定对象的“窥探”,以实际行动确保学生浸润学习的安全感。
当然,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态,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努力整合板块、精简环节、减少步骤,切实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如,笔者曾两次执教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第一次执教时,设计了四个活动:1.在方格图上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图形,突出“面积大小就是图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的本质意义;2.在方格图上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意在聚焦特定图形、延续直观策略、助力后续抽象;3.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丢弃”了方格图,突出了挑战性,在逐步抽象中让面积计算公式“呼之欲出”;4.根据给出的计算面积的算式画长方形,促成抽象提炼……应该说,整个过程遵循“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效果不错。第二次执教时,从深度学习的理念出发,为给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笔者“拆除了脚手架”,对前面两个活动进行删减,直接以“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为核心研究任务。课堂现场,有的学生“束手无策、求助课本”,有的学生“自发寻找拐棍”(如覆盖上透明方格薄片),有的学生则凭借早已知晓的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全体学生的经验得以展露,差异真实显现,他们的学习的能动性、活动性、互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由此真实可见。
知识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活动应努力为学生提供整体性、结构化的认知线索,有力促进意义建构。数学学习应着眼课程体系、优化学习路径,扩展学习建构的深度。具体地说,应重点关注下面两种策略。
1.学段融通,展现数学架构。小学数学教材里,同系列的知识按“螺旋上升”原则编排,不同系列的知识也存在逻辑呼应,这就给教师放眼课程、整合知识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需要突破册别、跨越学段,将相关知识对接起来,为学生呈现整体、精炼且有序的数学结构。比如,笔者教学《重叠问题》时,将此类问题作为“一年级简单加法问题”的现实拓展,并在课的后半阶段与初中的“集合”知识关联起来,创设了一段完整而深刻的学习历程,取得了理想效果。全课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2.单元整合,优化数学体系。关于“单元整合”,近几年已有很多创新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按笔者的理解,以“单元目标的深度达成”和“学生的学情情况”为出发点,对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逻辑序列、原定课时、可用资源等进行通盘考虑及创造性使用,以实现单元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便是“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体教学,应努力构建“关键课例”引领下的课时组群,且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按“基本课时内容+整合课时内容”的格局来构成。如有教师教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以“吃12块饼”的现实情境贯穿全课。课上到一半时,情节指向“小明吃3块,小红吃4块,小刚吃5块”。对此,教师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以小红吃的4块饼作为单位‘1’,小明吃的饼可用哪个分数表示?”此问不难,学生想到“把小红的饼平均分成4份,小明吃的相当于3份,即3个是”。此后,教师顺势拓展,提出第二个问题:“依然以小红吃的4块饼作为单位1,小刚吃的饼可用哪个分数表示?”顺着刚才的思路,学生看到了5个是,初步感知了“假分数”的自然生成(如图3)。“假分数”本是后面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处引出,鲜活而自然。当然,对“整合课时内容”的选择,取决于教师本身的设计理念、思维方式与自身习惯。实践证明,单元整体教学,能体现“用教材教”的基本理念,调整“饥饱不一”的课时容量,提升学习活动的挑战性,促进学生思维的结构化。
图3
一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课,离不开夯实基础的“低阶思维”,也应让“高阶思维”有一席之地,从而实现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数学教育目标。因此,常态课应适当增加“分析”“评价”“创造”等认知活动。当然,高阶思维的发展不宜以突击性训练的方式开展,建议通过对低阶思维活动材料的进一步挖掘、运用及拓展,促成数学思考的真实进阶,让学生享受深度学习的获得感。如《数与形》教学中,当学生发现“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和是奇数个数的平方”并直接运用规律解题时,思维尚处于“低阶”或是“低阶”迈向“高阶”的转折处。此时,教学活动不能戛然止步,而应继续用问题推动学生思考。教师进一步追问:“大家觉得,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1+3+5……的式子呢?结合图式,验证一下。”对此,有的学生感觉困难,“不确定后面会不会有例外情况”,有的学生经过操作、验证发现:“我觉得适用。我们摆放小正方形时,每一层都要比前一层多放2个小正方形,才能正好组成一个大正方形(学生指着屏幕上图4比画)。而相邻两个奇数之间,又正好符合‘+2’的特点。这就是说,无论加到哪个奇数,都一直可以构成更大的正方形,边长就是所加奇数的个数,得数是平方数。”多么深刻的发现,运算规律所蕴含的数学原理由此昭然揭晓。
图4
在这里,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本节课学生的思维生长线索:根据表象、概括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是一个“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低阶思维”占据主导;随着教师对于“规律普遍意义”的叩问,学生展开了深层次的溯源分析,经历了“一般到特殊的推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高阶思维”的具体体现。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推理意识得到了切实发展,同时,在据“形”研“数”的丰富体验中,几何直观也到了有效强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