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徐萍
思维力,也叫思考力,是人脑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能力。有效的语文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获取语文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下,很多教师实施“问题引领式”教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读、说、练,获得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并没有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着眼于思维力生长的语文教学,不应由教师提供问题,牵着学生去学习,而是提供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后习题就是很好的支架。它们围绕课标要求、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而设计,既提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暗示了教学方法和思路,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揣摩编者意图,以课后习题为抓手,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力的生长。下面结合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的教学,阐述具体做法。
《父亲、树林和鸟》的课后第二题内容如下。
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这道习题,初看好像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指向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增长。因为学生要想作出准确判断,必须深入研读课文,找准关键信息;要想同学认可自己的判断,必须认真组织语言,把理由说得清清楚楚。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习题来组织教学,确定一个重要的教学板块“辨析判断,感悟父亲形象”,设计一个考验学生思维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默读课文找依据,用“我同意(不同意)这个判断,因为()”的句式说一说。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自由接触,反复展开浸润式阅读,并深入思索、自主辨析,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自主阅读后辨析交流的过程如下。
生:我同意“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这个判断,因为第一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师:你有一双火眼金睛,找到了文中的关键信息,对照课文中的原句进行判断,真不错!(板书:对照原句)
生:我同意“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这个判断,因为他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师:他怎么会知道林子里有鸟?再往下找找,把依据说得更清楚一些。
生:因为他说“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师:也就是说,他一看到——就知道——
生:他一看到叶子在动,就知道那里有鸟。
师:父亲能在雾蒙蒙的林子中看到鸟的动静,多么了解鸟!(板书:观鸟动)你把前后两句联系起来思考,找到了依据,说得也很明白。(板书:前后联系)对于这个判断,还有什么看法?还有其他依据吗?
生:我也同意这个判断,因为父亲能闻到鸟的气味,而“我”却闻不到。
师:气息的差别是十分细微的。拥有特别敏锐的鼻子,经过特别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这种差别。父亲对鸟的习性真了解。(板书:闻鸟味)
生:我也同意这个判断,因为父亲说鸟要准备唱歌了,后来鸟真的唱了起来。
师:说要唱,还真唱了,父亲似乎成了预言家。(板书:知鸟唱)
生:我也同意这个判断,因为父亲知道鸟飞离树枝的时候最快活。
师:体会人的心情是非常困难的,要想体会动物的心情就更难了。父亲能看出鸟儿的快乐,看来是真爱啊!
生:我补充,父亲还知道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师:因此,最容易——
生:被猎人打中。
师:父亲知道,黎明时的鸟最快活,也最危险。他担心鸟儿,心疼鸟儿,生怕它们受到伤害,多么懂得鸟儿的心呀!(板书:懂鸟心)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找到了四个理由来证明这个判断,真会学习。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指导和点拨,指明思考路径,明示判断方法。比如,当学生找到书中原句作出判断时,教师马上小结“对照原句”;当学生找到部分依据时,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找全信息,用“一……就……”的句式把依据说清楚,并帮学生概括方法,使其“前后联系”,展开思考。如此一来,给学生寻找依据提供了支架,给学生说清理由指明了路径。这样,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关信息作为依据,从“闻鸟味、知鸟唱、懂鸟心”几个角度进行有凭有据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以这样的习题为依托进行阅读,不仅能得到明晰的判断,还能促使学生在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积极主动、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论证力、判断力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升。
题目中的最后一个句子“父亲曾经是个猎人”,更能检验学生对文本内容是否全面、深入地理解,能否准确提取信息进行论证和判断。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有的翻阅课文查找信息,有的前后联系寻找依据,有的转换角度深入思考。而后的集体交流中,学生更是热情高涨,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见:有的同意这个判断,理由是父亲对鸟的习性那么了解,很有可能是在打猎的过程中逐渐了解鸟儿的;有的不同意这个判断,因为父亲最喜欢树林和鸟,不可能捕捉鸟,伤害自己喜爱的东西。辩论双方都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至此,编者设计这道练习题的初衷已经达到,教师依据这道题展开课堂教学的意图已经达到。学生掌握了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思辨的能力,这就足够了,谁对谁错并不重要。况且,关于父亲是否做过猎人,凭借课文中的信息,难以得出准确的判断,也就是说这道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另外,教师也可以提醒学生,有兴趣的话去查查原文,查查作者的资料,下节课再来讨论。这样一来,课堂学习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终止。教师引导学生持续地学习与探究,同时也渗透了通过了解作者读懂作品的理念,也就是读作品要知人论世,“读文还须读人”。
《父亲、树林和鸟》的课后第三题内容如下。
读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给你什么感受,然后选择一句抄下来。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我茫茫然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味。
这道习题直接指向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要求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好在哪里,并朗读、摘抄、积累。不过,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直接读句子、说感受,有一定难度,而抄写句子也没什么价值。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重新规划,设计一个“始于阅读,指向表达”的结构化学习活动,以考验学生的比较力、分析力,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师:描写父亲看鸟的句子很特别,值得细细品味。哪里很特别?你发现了吗?
(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生:树林用“幽深”“雾蒙蒙”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原来“怎样的什么”都只用一个词语。
师:你真会发现!老师觉得,用两个修饰语太啰唆了,去掉一个,行不行?
(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生:不能去掉“雾蒙蒙”,这样树林里就没有雾气了,没有朦朦胧胧的感觉了。
师:既幽静深远,又朦朦胧胧,这树林同时具有两个特点。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
生:不能去掉,在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里,父亲还能看到鸟儿,说明父亲很喜欢鸟,很了解鸟。
师:这两个修饰语是写树林的,其实也是在写父亲,作者的用意多么深刻。关注两个修饰语,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师:两个修饰语连用,表达多么独特!文中还有类似的表达吗?找一找。
生:“我茫茫然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味。”
师:每句都连用了两个修饰语,去掉一个,比较着读读,想想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我茫茫然望着凝神静气的父亲”“我只闻到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味”)
生:第一句有了“像树一般兀立”,我们眼前就仿佛真的出现父亲一动不动、像松树一样笔直站立的样子。去掉了这个修饰语,就没有这个感觉了。
师:请你来演一演。想想脚怎么站,眼睛怎么看。
(生表演)
师:就是这样,凝神静气、一动不动地笔直站立着,就像一棵挺拔的松树。作者的描写多么生动,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画面。
生:第二句有了“浓浓的”,我就知道草木气息既是浓浓的,也是苦苦的。去掉它的话,就只剩下一个特点了,不准确了。
生:在浓浓的草木气息中,“我”什么都闻不到,父亲却能闻到鸟味,说明父亲对鸟很熟悉。
师:两个修饰语连用,使被描写的事物或人物更具体、更形象,有时还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特点。你也会这样表达吗?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填空题和第五单元导语页上的插图)
看着夜空中那( )的( )的月亮,小女孩入迷了。
看着夜空中那( )的( )的星星,小女孩入迷了。
生:看着夜空中那弯弯的金黄的月亮,小女孩入迷了。
师:你看到了月亮的形状和颜色,真好。
生:看着夜空中那小船似的皎洁的月亮,小女孩入迷了。
师:用上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的特点说得更形象了。
生:看着夜空中那小小的闪闪的星星,小女孩入迷了。
生:看着夜空中那密密麻麻的一闪一闪的星星,小女孩入迷了。
生:看着夜空中那大大小小的忽明忽暗的星星,小女孩入迷了。
师:这些独特的修饰语让星星变得更加有趣,把我们也迷住了。
比较法,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以上片段,以“比较”为主要方式,展开了三个层次的扎实有效的学习。第一环节,比较阅读,发现表达秘妙。学生读句子,发现“两个修饰语连用”这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去掉一个修饰语进行比较,初步体会表达的妙处,揣摩作者深刻的用意。第二环节,自主研读,体会表达作用。学生自主研读另外两句话,再次展开比较阅读,叙述感受,演示动作,想象画面,结合具体语境,深入感悟表达的作用。第三环节,看图说话,习得表达方法。学生依托插图和相关句式,尝试运用修饰语,从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对月亮和星星进行具体描述。这样的学习,以“两个修饰语连用”的特殊表达为支点,借助具体语境,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巩固练习,发现、了解并习得表达的秘妙,较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避免了“重内容理解,轻言语表达”的现象。
两道简单的课后习题,促成了两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阅读中思考,在辨析中明理。这样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真正实现了从学习知识到思维生长的升华。这样的学习方式,直抵学生的思维深处,触摸思维的脉搏,让比较力、分析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在课堂中生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