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田珊珊
“耗时长,收效少,课堂闷,学生累”一直是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对照课程标准,思考文言文教学的落脚点,聚焦核心素养,秉着“习‘言’为先,以‘文’为本,‘文’‘言’一体”的指导思想,可从文字、文章、文化等方面着手,三管齐下,打通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任督二脉”——既掌握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又深入了解文言文的人文内涵。
吴忠豪教授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应该将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文言文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字词,展开品析。
1.探寻字理,识记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字理识字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学生而言,这样识字更加直观,更有文化韵味,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比如,在教学“戎”字时,教师出示相关甲骨文。通过对比,学生发现“戎”中的“”表示盾牌的把手,代指盾牌,“戈”表示长柄兵器(如图1)。两者合在一起,表示武器、军队的意思。
图1
2.古今比较,感受异义。文言文中,有些字词的古今意义差异甚大。准确辨析,记住这种区别,对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否则阅读时就会出现误读、乱读的情况,影响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中的“汤”字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里的‘汤’怎么理解?”学生回答:“热水!”教师追问:“你是如何知道的?”“我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知道的。”“非常好!你很会学习!那你们知道我们现在喝的汤,古人叫什么呢?”学生会误以为叫“热水”。教师给予纠正:“错了,我们现在喝的汤在古代叫‘羹’。有些词古代和现代的用法不一样,我们把这叫作‘古今异义’。以后,我们还会学到很多这类词。比如,古人说的‘河’专指‘黄河’。我们说的‘河’指‘河流’。”
3.联结旧知,解决问题。在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中的“问之,曰:‘欲作针。’”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勾连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中的“炎帝之少女”以及《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竞走取之”“人问之”,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过程中,理解“之”在本文中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发现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出现过类似的语言现象,消除了对文言文的距离感、隔阂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短小精悍,行文简洁,蕴含了古人的智慧。如何让学生品析文本,感受语境?
1.利用导图,把握内容。文言文篇幅短小,讲求起承转合,精于谋篇布局。如何将内隐的结构框架显现出来?画思维导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铁杵成针》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文中的关键信息。教学片段如下。
师:我们一起把故事“送”到黑板上。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板画山和溪流)
师:我们读懂了故事中的人物——李太白,他就是我们熟知的李白。故事中还有一位“老媪”,我们曾经在《清平乐·村居》中学过“媪”。现在,我们读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中的人物,还需要读出故事的起因。起因是什么呢?
生:李白在山中读书,可是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了。
师:你们看,我们直接用扩词的方法知道了故事的起因——
(板贴:未成、弃去)
师:那么,故事的经过是什么呢?
生:李白经过磨针溪的时候……
(板贴:问之,欲作针)
师:最后故事的结果是什么?
(生答,板贴:感其意,还卒业)
学生借助黑板上的思维导图,厘清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进而了解故事内容,把握文章内在的逻辑。
2.借助范式,填补空白。教学文言文,教师需要精心解读教材,发现古人表达的奥妙所在。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时,不难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方法像极了学生写《课间十分钟》的方法,都是先从整体上写,再抓住一两个重点人物来具体描写。“群儿戏于庭”“众皆弃去”是从整体上写,“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和“光持石击瓮破之”是对重点人物的具体描述。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这个登瓮的孩子,其他孩子在玩什么游戏呢?”教师出示图2,学生在填补空白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表达能力。
图2
3.丰富形式,对话文本。
(1)多元朗读,读通文本。文言文的遣词造句与白话文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言文的韵律节奏。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在课后练习中都提出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这一要求有效落实。如,六年级下册《学弈》一课设计了“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学生点评纠错,聚焦难读句子—教师范读—学生再次练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等多个环节,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这样便于教师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帮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2)借助支架,读懂文本。在教学《学弈》时,教师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铺设了台阶。如: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生字;通过自读、合作读等方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看注释再读文,尝试读懂句子大意;抓住关键词,分步抛出问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探究,促使语言文字训练真正得到落实。
(3)创设情境,读透文本。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情境,聚焦文本,激发思维。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中的第一则文言文时,教师营造了一种读书的氛围:“同学们,古代私学的钟声敲响了,四面八方的弟子聚在一起,等待孔子的到来。只见孔子来到弟子面前,说:‘你们投奔到我的门下,是来向我求学、求道的,那该怎么学呢?’”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尝试用一两句文言文来谈谈自己读书求学的态度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孔子的扮演者,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评价,利用这样的课堂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背后的意境。
渗透文化,这是文言文的教学追求。通过文言文,学生可以打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扩大自身的文化视野。
1.联系生活,走进文化。学生学习文言文,常常会感觉文本与现实生活相距太远,这就需要教师拉近文本同生活、历史同现实的距离。比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可同世而立”这一观点,联系生活,讨论交流。学生发现,其实身边有不少“自相矛盾”的现象,像广告商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广告词前后不一致,无法自圆其说……之后,教师借助相关习题,加深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学生明白了做人要实事求是。
2.基于难点,探寻文化。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中国少年说(节选)》时,由于文本的年代感较强,学生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两者的含义及关系时存在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潜龙”,帮助学生理解其象征义,攻克学习难点,从而感受到文本承载了中国少年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教学片段如下。
师:(出示“潜龙”图片)仔细观察,看到这条巨龙,你想到了什么?
生: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
生:我们是龙的传人。
师:它和“少年中国”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它腾空而起的样子,让我想到了少年中国的崛起!
师:说得真好!我们刚刚对“潜龙”做了这样的解读——先想象这个事物的样子,再理解对应的文字,最后体会它的象征含义。
师:其实这个自然段中还提到了其他许多事物。接下去请你选择一种事物,试着运用刚才的方法去读懂相关的句子。
3.延伸拓展,感受文化。如何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言文的教育作用。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时,教师出示了《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选了高山、流水两个场景?”借助提示,学生知晓古人常移情于琴,以琴言志,高山代表伯牙远大的志向,流水代表他博大的胸怀。继而,循着音乐这条线索,教师出示古书《列子·汤问》中的原文及课后“资料袋”,就《伯牙绝弦》的背景与题材进行拓展。学生积累了诸如“锺期一见故,山水千秋闻”等诗句,梳理出了知音文化的发展脉络,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伯牙、子期之间感人至深的知音情。
综上,探索适切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到语境中,使文本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底色,想必是文言经典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教师教学实践的不懈追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