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科学课变得好玩些——由“天气”单元教学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4-05-09

□章 杰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小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如四年级上册“天气”模块的内容,就涉及众多专业术语,因其概念抽象,内容较为枯燥,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李镇西在《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中指出:“如果我们承认‘儿童是教育的最高价值’,那就意味着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视角、尊重儿童的需要……而这一切都指向儿童的幸福!”由此可见,小学科学教学要有儿童情趣。教师要让科学课变得好玩些,在教学中要多一点人文关怀、直观感受、理性思辨、儿童趣味,使学生能持续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轻松学习气象知识。

一、多一点人文关怀,少一点苛刻要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固然是科学课的重要目标,但如果教师不是一味追求实验现象和数据,仅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激励、赏识,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及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学生必然在这样的人文关怀下,迸发出学习的激情。

(一)充分肯定学生,坦然面对问题

在教学《风向和风向标》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风向标。但在现场测试中发现,学生制作的风向标大多不能测出准确的风向。此时若急于批评学生,强调学生的不足,只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首先应该发现学生的亮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即使学生做的风向标未能测出准确的风向,也要肯定其认真完成任务的态度,并引导和鼓励学生继续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要相信,只要学生保持探究的兴趣,坦然面对问题,一定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出问题原因,最终解决问题。

(二)学会换位思考,调整任务难度

“天气”单元第二课《天气日历》,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天气日历,对一个月的云量、降水、风速、风向等进行记录。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学生持续对天气保持关注度,漫长的观察周期使学生往往难以坚持,易产生反感情绪。从技术层面看,四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连续观察、记录一个月天气的操作能力;从时间层面看,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内学习,难以固定观察时间;从器材层面看,不是每个家庭都拥有完善的气象设备来辅助学生的观察,造成记录不具备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任务分解,以小组接力合作的形式完成,利用学生在校的某个固定时间(周末安排离校近的学生),借助学校提供的气象设备辅助观察。由于每个学生只承担其中几天的观察任务,降低了任务的难度,接力游戏也提升了任务的趣味性,学生轻松积极地完成了观察任务。

二、多一点直观感受,少一点直接灌输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大多源自具体的实物和感官体验,直接灌输的学习效果往往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实验,才能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去解释和说明现象和本质,最终理解和懂得科学概念的含义。

(一)创设模拟情境,加深角色体悟

如《云的观测》一课,教师采用模拟实验帮助学生辨别晴天、多云、阴天的天气特征。先让四个学生背向围成一圈而坐,圈中垂直悬挂一个浴霸取暖灯(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此模拟晴天,让学生体验晴天“太阳”下炎热的感受。接着,其他学生拿着云朵状的卡纸模拟云朵“飘过来”,遮挡住部分“太阳”光,创设出多云的情境。这时,处于没有“云朵”遮挡位置的学生感觉比较热,处于“云朵”阴影中的学生感觉不太热。最后,“云朵”全部集中在学生的头顶,遮挡住全部阳光,“阴天”出现了。

教师用几样简单的物品模拟不同天气的情境,使学生能直接感受、理解云量是造成不同天气的原因,为后续学习依据云量划分天气、观测云的方法,为开展气象记录奠定了认知基础。

(二)利用对比实验,增强直观感受

对比实验也是增强学生直观感受、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如类似暴雨这样的特殊天气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尽管学生能说出一些,但都是零散的甚至是带有想象的生活经验,既空洞又缺乏科学性。于是,教师提前种植了一些小型植物或蔬菜,尽量使之保持干燥的环境。课堂上,教师模拟了暴雨实验,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小型植物或蔬菜的变化:暴雨在初期可以缓解土壤干旱情况,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益处,但从植物倒伏、折断、被淹没等直观现状来看,持续性的暴雨会给植物带来致命的伤害。直观显性的对比实验,引发学生客观看待暴雨的利弊影响,培养了学生理性、辩证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多一点理性思辨,少一点照本宣科

很多时候,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材提供的实验环节进行操作,以获得所需要的实验结论。虽然按图索骥的方法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甚至也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无法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甚至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关注科学概念的建立,还应该关注学生理性思辨的参与,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

(一)借助实验活动,呈现思辨过程

《降水量的测量》一课中有“制作雨量器”的内容。教材直接出示了制作材料:一个上下口径一致的玻璃杯、纸条、胶带纸,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制作步骤,要求学生依样画葫芦地制作雨量器。但教师并未如此做,而是为学生准备12个形状大小不一的容器,要求各个小组在降雨的模拟实验中收集降水,并用尺子测量数据。

整个实验活动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关于降水最大量与最小量的思考。各小组中测量的最大降水量是71毫米,最小降水量是3毫米。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为何测量的数据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容器上,从而发现测量数据与容器口径及造型有关,如最大降水量的容器不仅口径大且上大下小,最小降水量的容器则反之。二是关于数据相同或相近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数据相同或相近的容器,结果发现它们具有口径相似且上下一样大的特点。三是关于其他不同测量数据的思考。教师把这几组数据的容器集中在一起,请学生观察思考:它们都是上下口径一样大,为什么测量数据不一样?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对“同一个地区不同的地方降水量是不同的”原因的分析。四是请学生判断降水量最准确的数据。学生一致认为,那几组相同或相似的数据较为准确,因为是由口径相同且上下一样大的容器所测量的,所以要用此类容器制作雨量器。

教师借助科学实验,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持续追问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使之最终意识到测量数据是与口径的大小且上下一致的容器相关。四个步骤呈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在思辨中逐步建立起雨量等级的科学概念。

(二)分析记录数据,提升思维品质

在学习《温度与气温》一课时,教师呈现了两幅图(见图1、图2),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透过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思维品质。

图1

图2

针对图1,教师提出“温度是怎么变化的?气温变化大吗?请你估计一下7时以前和18时以后的气温”“结合当地气温,判断这可能是什么天气?可能是什么季节”等问题。而图2是连续三天的气温变化图,教师请学生针对图2数据质疑问难。如从图1中得知14时往往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为什么图2中一天最高温度却出现在12时,原因可能是什么?

看似简单的气温记录图,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素材,使学生明白实事求是的科学记录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要树立在具体的数据中去分析形成天气的规律和造成变化的原因的意识,只有如此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能提升思维品质。

四、多一点儿童趣味,少一点枯燥乏味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和兴趣持久性短暂的特征。因此,教师要采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学习形式,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乐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持续保持学习热情。

(一)丰富作业形式,凸显天气信息

按照教学进度,教学“天气”单元时恰逢秋季。如果教师一味让学生用科学概念描述秋天的天气情况,虽严谨客观,但成人气息较浓,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教师布置学生用树叶贴画的形式揭示秋季的天气信息(见图3)。如:多种树叶出现了变色现象,落叶逐渐变多说明天气逐步变凉;银杏叶等落叶保存完好,没有出现腐烂现象,说明秋季降水量较少,空气整体比较干燥。这样的作业既具有趣味性、可视性、创新性,又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充满兴趣地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图3

(二)借助生活常识,感知天气变化

天气的变化是大气层变化的结果,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常识,让学生感知天气变化,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天气,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进入秋天后,人们明显感受到皮肤、毛发、口腔等部位出现干燥的症状,机体活动也处于收缩的状态。这是因为秋天气候变化大,在江南地区,早秋湿热,中秋燥热,晚秋凉寒。人们应该及时补充水分,调整饮食习惯,身体才能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于是,教师指导学生去寻找这些天气变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编制成“天气”小报,或者邀请气象专家、保健医生开设相关讲座,把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既能掌握秋季的天气特征和科学知识,又能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持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是促进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提升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保证。科学教材中有不少类似“天气”模块的教学内容,如“地球运动”“宇宙”模块等,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策略,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