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失度”与“适度”——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整合策略初探

时间:2024-05-09

□ 王敬屏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课程观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并强调“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但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曲解了“整合”的含义,教学时偏离了音乐主题,把音乐教学活动变成了其他活动,出现了一些“失度”的现象。本文拟通过对几则案例的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为教师有效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一、“失度”之现象

(一)“照单全收”盲整合

【案例1】大班音乐欣赏课——《春节序曲》

活动开始后,教师先组织幼儿观看歌曲《好日子》的一段MV,调动幼儿的热情,让幼儿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氛围中,并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过春节的。接下来,教师让幼儿每人拿出一张自己过春节的照片和一件与春节有关的物品,分小组互相欣赏、交流有关春节的照片和物品。之后,教师让幼儿在《春节序曲》的音乐背景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春节的热闹气氛,并完成欣赏歌曲的目标。有的小组表演歌舞,有的小组剪窗花、做灯笼,有的小组设计门神、贴对联,有的小组包饺子、做鞭炮,教室里热闹非凡。活动中,幼儿对教师提出的欣赏要求置若罔闻,课堂时间很快结束了,教师只得草草结束了本次教学活动。

【案例分析】

本课是音乐欣赏活动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感受乐曲的音乐主题以及音乐形象,感受音乐表达的氛围和情感。上述活动中,教师在设计了较为自然的导入环节之后,没有让幼儿直接、深入地欣赏音乐,而是让幼儿做了五花八门的表演。幼儿既动口又动手,课堂看似热闹。教师的教学过程亦表现出音乐与艺术、民俗等的整合。然而,究其根源,可以发现,这些表演与音乐欣赏的学习内容并无多大的联系,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也起不到作用。活动缺乏对音乐的聆听,教学过程脱离了音乐作品本身,教师盲目地进行整合,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二)“喧宾夺主”倒本末

【案例2】中班歌唱活动——《老鼠画猫》

活动开始后,师生先“演绎”故事。教师扮演鼠妈妈,幼儿扮演小老鼠。在《老鼠画猫》的音乐旋律中,鼠妈妈带着小老鼠,学着小老鼠的动作做游戏。突然,出现了一只凶狠的大野猫(由另一位教师扮演),老鼠们逃回了洞里。接着教师放慢速度开始唱歌,一边将猫的样子画出来,一边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逐步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教师范唱了一次后,说:“让我们一起来画这样的猫吧!”音乐旋律起,幼儿根据音乐歌词画猫,教师不停地表扬幼儿:“你画得真好!”十几分钟后,教师说:“你们的猫画好了吗?让我们用歌声来检查一遍。”这时,大部分幼儿还没画好,唱歌的幼儿更是寥寥无几。

【案例分析】

《老鼠画猫》是一首诙谐、幽默的歌曲。该教师以鼠妈妈的形象,结合歌曲的旋律,向幼儿描述自己的梦境,并通过将自己做的梦画下来的方式,为幼儿学习歌曲内容做了铺垫。绘画固然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这一环节的整合教学中,教师的做法缺乏对歌曲音乐性的表现,脱离了学习歌曲《老鼠画猫》的教学主线。虽然教师不断强调让幼儿边唱边画,但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在画猫上。这样的整合可谓喧宾夺主,很大程度上干扰和削弱了音乐的主体地位。

(三)“画蛇添足”离主题

【案例3】大班歌唱活动——《小兔跳跳跳》

本次活动教学目标为:1.感受乐曲的活泼欢快,学会演唱歌曲。2.学习用衬词和合唱的方法为歌曲的部分乐句伴奏,并在多形式的演唱中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一开始,在“小兔跳跳跳”的音乐旋律中,幼儿随教师做身体的律动。教师范唱歌曲后,提问:“小兔跳到了什么地方?它听到了什么?又碰到了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引导幼儿一一学唱相应的乐句。

在幼儿基本学会唱歌曲后,教师引导幼儿选择衬词,练习合唱。教师分别用分组、分角色的方式让幼儿分声部演唱歌曲,同时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合理处理好自己的声音。最后,教师提出做游戏的要求,让幼儿边唱歌边学小兔跳,歌曲唱完时,变成一个大灰狼吃不了的东西,做一个静止不动的造型。教师扮演的大灰狼走出来,走一圈后,说:“大灰狼走了,小兔子可以回家了!”幼儿听到指令后坐下,游戏重新开始。该游戏一共进行了三次,而幼儿的歌声却越来越轻。

【案例分析】

该教师的教学目标清晰而明确,关注歌曲自有的情境性、游戏性特点,以带小兔去树林玩这一游戏情境为主线,从熟悉旋律到理解歌词,从学会演唱到多形式表演,引导幼儿充分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合唱中,幼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而具有美感,完全达到了教学要求。

为了突出歌曲的游戏性特征,达到整个活动的前后呼应,体现音乐与游戏的整合,教师在最后安排了游戏活动。然而,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蕴藏于音乐形式中的美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可为了游戏而游戏,脱离音乐性。上述案例中的游戏整合环节无疑是画蛇添足,不仅浪费了时间,还使幼儿对合唱感到疲惫,失去了唱歌的兴趣。

二、“适度”之策略

以上几个教学“失度”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拼凑式整合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乐教学中的整合虽有其必要性,但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将其他艺术教育的内容或形式与音乐教学活动相整合时,教师要把握好度,注重教学内容的分配、组织教学的用时、过程和方法的实施,由此加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一)适度分配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分配要主次分明。如活动过程中,需要介绍与作品相关的背景资料时,教师应尽可能选择有助于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或利于幼儿增强审美体验的内容,做简单明了的介绍,点到为止即可,也可对幼儿已经了解的情况做适当的补充。案例二中的歌曲学习环节,教师让幼儿将主要精力用在画猫上,显然已偏离了重点,可谓主次不分。可见,该案例中,教师所做的整合存在着目标与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合理的问题。教师可以做一些调整,如让幼儿以看图唱和边看教师画图边歌唱等方法学唱歌曲,加大学唱歌曲在课堂上所占的比重。这样的整合更切合主题目标,更具合理性,而幼儿画猫的环节可以作为独立的活动在合适的时机展开。

(二)适度分配教学时间

案例一中的活动形式虽看似丰富,但教师并没有对《春节序曲》本身所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深刻的挖掘。整个活动用时近35分钟,其中用以激发幼儿兴奋的时间约有15分钟,约占总活动时间的43%,包括教师发出的刺激幼儿的信号,让幼儿分组表现春节的热闹气氛以及介绍操作材料。而幼儿的分组表现和操作也有15分钟。也就是说,整个活动中,幼儿有近30分钟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这样的音乐欣赏活动不禁让人思考:这么长时间的“热闹”气氛对幼儿欣赏音乐有什么影响呢?是否真正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欣赏水平呢?事实上,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涉及音乐与人文科学、历史、社会学科等的整合,教师可在课前丰富幼儿的认知,如提前动员幼儿查资料、布置主题墙、组织集体谈话等,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巩固课堂的整合基础。由此节省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音乐内容,从而真正享受音乐、感悟音乐。

(三)适度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

音乐有自己特定的表现要素,如节奏、旋律、曲调、歌词等。教师要遵循“以乐为本”的整合原则,以音乐学科为主体,不能让各类艺术、各种学科与音乐并驾齐驱,更不能将它们任意拼接,取代音乐的主体地位。然而,不可否认,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相比较,音乐较为抽象,需要借助绘画、舞蹈等加以表现。因此,教师要关注音乐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过程,适度引入其他艺术形式为音乐服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如案例三中的《小兔跳跳跳》是一首2/4拍的单曲式歌曲,教师可引导幼儿用手在身体上做小兔蹦蹦跳跳的动作,如按节奏拍打膝盖、肩膀、肚子,感受2/4拍的节奏特点。教师也可让幼儿画出小兔的脚印,由此来表现跳音。或用身体的摇摆来感受旋律的起伏,用连贯、柔美的动作来表现乐句的连音,或通过加衬词演唱的方式来加深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些设计都能帮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形象和情感,同时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整合理念下,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与音乐教学活动保持和谐、平衡。整合绝不是多种领域学科的简单相加或拼凑的大杂烩。教师需要正确寻找各课程之间的联系点,通过联系点合理而自然地衔接各个领域的内容。一堂成功的整合课就如一盘菜肴,既要有主次之分——有主要领域的凸显,又要有各营养要素之间的合理搭配——不同领域间的有机融合。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设计和组织合情、合理、适度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