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导学式”漫画赏析与创作的德育新路径探索

时间:2024-05-09

□张 云

基于“导学式”漫画赏析与创作的德育方式是一种利用儿童漫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它引导学生围绕德育主题,通过“赏画悟德、德入吾心、兴之所画、德育我行”等路径实施道德教育,对“读图时代”的学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应。

一、赏画悟德:品赏漫画中的道德食粮

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它常常通过夸张、比喻、借形等手法来塑造形象,借幽默的画面、诙谐机警的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褒贬,妙趣横生,发人深省,在高雅和逸趣盎然的气氛中,被学生接受和喜爱,使学生在笑声中有所领悟,有所思考。

教师可以围绕德育主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漫画,引导学生在赏析过程中解读画面所传达的寓意,以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谈感想,让德育无痕渗透。如赏析漫画《我的理想》后,有学生这样写道:从漫画中的同龄人身上,我仿佛看到了自己。他的梦想道出我们的心声:多么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多么希望能多一点自由……学生通过赏析德育漫画,引起心理的共鸣,道出了心声,不由自主地走进漫画的德育天地。

“漫画共赏”这一形式,可以有效发挥家长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很高,常常给自己的子女布置了很多课外作业,想尽办法让他们进各种补习班,忽视孩子的身心特点,整日把孩子束缚在“知识海洋”里,使他们的童心失去欢乐,失去自由。

学生在赏析漫画《望子成“鸭”》(图1)时做出这样解读:小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岸上的鸡妈妈命令自己的孩子必须像鸭子一样下水游泳。小鸡听后,瑟瑟发抖。小鸡怎么可能像鸭子一样游泳呢?如果小鸡下水,结果可想而知。鸡妈妈的行为不是害了小鸡吗?在真实的生活中,与《望子成“鸭”》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家长听到孩子这样的赏画感悟所引起的思考,远比教师单纯“建议”家长效果好,“家校共育”的效能才可以更好地发挥。

图1 《望子成“鸭”》

二、德入吾心:品鉴漫画中的道德活力

漫画具有直观、夸张、简洁、含蓄、跳跃性强等特点,给人以较大的想象空间。好的漫画在逗人一乐的同时,会给德育带来“活”的元素。

(一)凭借漫画的直观性,使德育“活”起来

直观性是漫画最主要的特点。漫画作者采用简洁的线条和明了的文字,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创作,借以表达一定的立场、观点。这种图文并茂的表达形式使抽象难懂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常常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以弥补传统德育枯燥乏味的缺陷。例如,教师利用系列漫画《校园文明靠大家》直观形象地介绍校园礼仪(图2、图3、图4),从校门口、校园、走廊、餐厅、厕所等视角,引导学生观看、议论、思考、理解漫画,将之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指导自身行为。学生在漫画的影响下,思想活起来了,教育自然就会事半功倍。

图2 《垃圾分类》

图3 《主动问好》

图4 《专心听讲》

(二)借用漫画的趣味性,使德育“易”起来

漫画往往寓谐于画,趣中生意,使人看后萌生轻松活泼的情趣,在玩味中受到某种启迪。如学生赏析漫画《捐款》后明白:捐款的目的是奉献爱心,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更不是为了攀比(见图5)。

那正是全国上下发疯的年代,一夜之间,都学天津小靳庄,人人上台赛诗表忠心,白家湾自然不甘落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赛诗会,泥腿杆子们一个个像打了鸡血,喝了红茶菌,争先恐后抒发感情,当然,这感情大多是报纸上抄写来的,要么前言不搭后语,要么牛头不对马嘴,把人的肚皮都笑痛。就在这时,香娭毑上台了。香娭毑平时认不得几个字,村里大人小孩都清楚,若不然,怎么连烈士是什么都搞坨数不清呢?可今天,香娭毑咚咚咚大步上台,步履是那么从容,脸色是如此镇定,她手中不见稿子,右手倒是拿了一把蒲扇,边走边摇,让人有风生水起的感觉。香娭毑稳稳地站住了,手中的蒲扇也停止了摇动,紧接着,嘴里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图5 《捐款》

实践表明,漫画的趣味性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能轻易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漫画这一教育形式,使德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借用漫画的艺术性,使德育“美”起来

漫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篇幅短小,笔法简练,立意高深,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漫画《叶绿体房子》描绘了人们居住在具有光合作用的环保住宅中的情景(见图6)。作品想象丰富、色彩明快、线条灵动、充满童趣,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学生是这样评价的:“我很喜欢漫画里的叶绿体房子,它就像一片片巨大的会呼吸的树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隔绝噪音,净化空气。室内空气清新,温暖如春,还能生产蔬菜和水果。我真希望自己能发明或能住在这样环保的房子里!”实践表明,教师借助漫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具有感染力的特点,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产生一举多得的功效。

图6 《叶绿体房子》

三、兴之所画:内化漫画中的道德思想

(一)在“笑、思、明”中掀起“头脑风暴”,催生漫画灵感

任何一幅漫画都具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学生阅读漫画时一般会经历“笑—思—明”三个阶段的体验过程。

笑,是学生看到漫画后的第一体验,反映了学生内心喜悦的状态,为学生接受学习或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正所谓“笑而纳之”。

思,是学生笑过之后的静思,是对漫画作品的思考。即学生会有意无意地结合自己的道德体验去品思漫画作品的主题——它赞扬了什么?鞭策了什么?歌颂了什么?讽刺了什么?启示了什么?告诫了什么?学生在对漫画感悟的交流与讨论中,找到蕴含于漫画中的“公理”“共识”。固然,这样的“公理”“共识”不一定都能马上得以实现,但它也真实地体现了德育沉淀与积累的过程,从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了德育实践性的要求。

明,即明白事理,是学生品思漫画作品后的结果。读懂作品是明理的基本要求,明理是学生懂了的具体反映。学生明理,则说明其审美情趣得以提高,是非标准得以清晰,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规范,思想道德得以升华,德育目的也得以自然实现。

以“交通安全漫画创作活动”为例,教师提供了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漫画作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分享想法,掀起“头脑风暴”,如与漫画主题相关的想法、从他人想法(同主题漫画作品)中得到启示而产生的想法、对原有主题进行延展和补充的想法等,催生漫画创作的灵感。

“笑—思—明”体验过程,催生学生尝试漫画创作的欲望,增强自由创意的信心,并在“头脑风暴”中明晰创作思路,阻止冷氛围侵犯,确保漫画创作的“阳光雨露”,为“创意灵感”的生长抽芽提供条件和空间。

(二)在“说、论、议”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完善漫画构思

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教师适时抛出的“石头”——导学性发散思维线,引导学生“说、论、议”,激起学生想象的浪花。“说、论、议”,是指在教师的启发下说想法,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论想法,在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启示中议想法。

仍以“交通安全漫画创作活动”为例,教师提出“在哪些行为中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的问题,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现了不少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载驾驶、闯红灯、拖拉机载人、面包车违法载人、不系安全带等。例如,针对车辆超载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论、议”,围绕“超”字进行构思,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激发,想象被激活,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的构想,创作出同一主题的漫画作品30多幅(见图7、图8)。

图7 《看谁“横”》

图8 《穿肠挂肚》

四、德育我行:深化漫画中的道德准则

(一)提炼“主题”元素,深化德育内容

“主题性”漫画创作活动,一方面,可以将德育主题内容作为漫画创作的素材,提供灵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漫画创作过程中的德育体验,实践于自己的生活,实现了德育知行统一的要求与目的。

因此,学校根据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相应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提炼出相应的漫画创作主题和要求。如“交通安全伴我行”“反邪教”“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消防安全,警钟敲响”“校园礼仪靠大家”“文明伴我成长”等主题,诸如“契合主题,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构思新颖,不雷同;内容幽默有趣、健康向上、引人思考”等要求,让学生把漫画创作和规则培养联系起来。

(二)发散“主题”思维,拓宽德育视野

如果说思想性是漫画的灵魂,那么创造性就是漫画生存的手段。学生在漫画创作中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激情,是德育思想的具体化,是对德育内容的丰富、拓展与深化,体现了德育工作的创造性。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漫画时,尤其要对漫画主题的创作构思方向进行启发,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发散“主题”思维,使学生在同一个创作主题的背景下能从不同角度去构思,从而提升创作出好作品的可能性,由此丰富漫画德育资源。

(三)表现“主题”形象,内化德育行为

体现漫画创意真正落实于作品的标准,是学生在漫画的绘制过程中拒绝临摹式的单线思维和固有思维模式,采用自己的形象语言——自己画。学生创作的过程是德育的过程,即要求学生时刻以道德行为规范自己,不照搬别人的形象、抄袭别人的成果,尽量融进自己的东西,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当然,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漫画手法创生同一主题,在多种可能中选择最优秀的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表达漫画主题,也可以用同一形象创生不同主题,形成系列漫画。

主题漫画创作活动是对德育工作的创新。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学会积极、健康、文明、安全、愉快地生活。如学生创作的《新“小猫钓鱼”》(见图9),表现了在被污染的河水中,鱼儿为了生存,争先恐后地咬钩,形成了“小猫三心二意钓鱼,鱼儿一心一意上钩”的幽默反差。教师只要对忍俊不禁的学生稍加引导,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责任心油然而生,它的威力胜过任何苦口婆心式的说教和条条框框的规矩。

图9 《新“小猫钓鱼”》

漫画本身能承载多种思想观点,能通过漫画里丰富的形象对真、善、美进行歌颂,对假、丑、恶进行批判,使学生能明辨是非,懂得自己作为社会的小公民应担负起什么责任,培养起良好的道德情感。漫画创作,意在让学生在愉快、幽默、富于活力的氛围中,以自己的观察视角表现自己的某种思考方式。如小画家认为临安特有的银杏叶、藤蔓红果、小鸟是自己眼中最美的家乡象征,因而创作了漫画《欢聚》(图10),展现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快乐生活情境,表达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之情。

图10 《欢聚》

“导学式”漫画赏析与创作是德育新路径,它充分利用儿童漫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德育漫画的赏析与创作中,提高对德育漫画的欣赏能力与创作能力,逐步接受道德的洗礼,提升道德认识,规范道德行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