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陈华忠
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可操作的过程
——“周长”的教学与评析
□陈华忠
数学教学,应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又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数学概念。
认识 测量 探究 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这样就可以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又能很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数学概念。下面以“周长”教学为例,谈一谈怎样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可操作的过程。
【教学案例】
片段一:认识什么是周长。
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第83页,看看书里是怎样介绍周长的?并把重要的词语画一画,思考关键词语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并思考:指一指,银幕上池塘的一周;摸一摸,数学课本上的一周;描一描,导学提纲上用虚线画的三角形与圆形的周长。
师:(指名汇报)先用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等办法指出图形的一周,然后再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生:用手指出银幕上池塘的一周,摸一摸数学课本上的一周。
生:用笔描一描,导学提纲上用虚线画的三角形与圆形的周长。(投影展示)
生:教材上是这样表述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我认为重要的词语是:封闭与一周的长度。
师:封闭与一周的长度是什么意思?
生:封闭是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为止,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这样的一圈的长度。(生拿出课本进行指一指)
师: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师:指着银幕上池塘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样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再出示蚂蚁爬树叶的四种情况,a没有一圏,b超过一圈,c在内圈爬了一圈,d正是树叶的周长,让学生看一看,辨一辨,并说一说为什么。
【评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独立思考,交流汇报,初步理解周长就是封闭图形边沿一周的长度。在汇报时让学生在银幕上指一指池塘的一周,在课本上摸一摸它的一周,在导学提纲上描一描用虚线画的三角形与圆形的周长,并说一说什么是周长,让学生在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辨一辨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深刻认识“封闭”和“一周的长度”,从而对周长概念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片段二:有什么办法知道图形一周的长度?
师: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再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生:我用量一量、算一算的办法,测量出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相加起来,就知道了长方形的周长。同样也用量一量的办法,测量出三角形的周长。
生:我用量一量、数一数的办法,先量出五星图或正三角形一边的长度,再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边,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
生:我用剥一剥、量一量的办法,把长方形与正三角形的框架剥离开,再连接成一条线段,然后用尺子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也就知道它们的周长。
师:对,周长就是一条线段,不管什么形状图形,它的周长都可以变成一条线段。
师:像圆形茶盒与树叶这两个图形,怎么测出它的周长呢?
生:我用绕一绕、量一量的办法,用绳子绕一绕圆形茶盒一圈,再拉直绳子在尺子上量一量就知道它的周长。或用软尺直接绕一下,就知道圆形茶盒的周长了。
生:我用围一围、量一量的办法,用绳子围一围树叶一圈,再拉直绳子在尺子上量一量就知道它的周长。
师:直边图形一般可以用直尺量,曲边图形一般可用软尺或绳子来绕一绕、围一围来测量出它们的周长,还可以用滚动法等。
师:不管什么形状图形,它的周长都可以变成一条线段。因此,周长就是长度,单位用长度单位。
【评析】在学生深刻认识周长概念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周长概念数学化的认识,体会各种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及优化计算。而曲边图形可以用软尺、绳测法、滚动法等多种方法测量,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总评】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从而获取所学新知。
1.在活动中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使得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在大脑皮层形成的表象比单纯的视听更深刻、更鲜明。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2.在交流中探究。本节课教学教师能积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汇报交流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这样,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而且因为概念是学生自己体验得出的,所以他们对概念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学得扎实,记得牢固。
[1]陈进春 .“下水操作”:不应忽视的备课环节[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11).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3503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