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这一期的征稿启事发出之后,大多数同学表示,此前没有算过这笔账,甚至对额度很大的钱,沒有具体的概念。但是大家都隐隐知道,如果计算起来的话,一定会算出一个惊人的数字。有的同学一边调侃“这种账算完了就会被丢出家门”,一边还是认认真真算了起来。有的同学深思熟虑之后,放弃了计算,原因是“心里吧,问不出口”。
由于小编是以座谈会的形式与杭州钱塘新区景苑中学的同学们当面交流了这个话题,所以现场发生了不少有趣的互动。“补习班”几乎成了大家口中的热词,它不仅被同学们认为是花钱的大头,同时也让大家开始意识到钱的存在,甚至还由此联想到家里的收入和条件。“我妈说,为了我的学习成绩,付吧。那个时候我觉得挺感动的,想好好学习了。”胡惜娇同学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座谈时,大部分同学估算的金额在40万-70万元,在草稿纸上算得很认真的郑宜戈同学却迟迟没有发言。小编询问之后,郑同学说:“听到他们的数字,我感觉我算错了。我算出来的是他们的好几倍,有100多万。”他讲述了自己计算的条目,包括收集球星鞋子的癖好,让人感受到了家境的殷实。说完之后,他有些感慨:“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敢说出来,因为我觉得这个差距悬殊,也可能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虽然物质的基础不同,但是幸福没有高下之分。人生的起跑线或许难以改变,但至少,大家都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努力这件事,对所有人来说是公平的。
对比《中学生天地》11年前发布的同款账单,如今,爸妈养孩子的钱普遍增加了20万-30万元。这个差距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收入水平与日常生活的改善,物价的提高,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学习竞争的日益激烈……其中也透露出一个信息:这十多年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的选择更加多元了。
面对账单,同学们有很多没想到:没想到自己那么“烧钱”,没想到父母那么“健忘”,没想到父母的“战斗力”那么强。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出生于大富大贵的家庭,但是父母们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孩子过上体面、幸福的生活。
算账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式——理解父母的方式。谈钱很俗,但用最俗气的金钱,去理解斤斤计较的、世俗的父母,亦是一种沟通心灵、贴近彼此的方式——因为这正是世俗的爱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