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本刊编辑部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团结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诸多风险挑战,在2022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肩负使命,畅所欲言。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数字经济加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键期。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素成为催生新发展动能的核心驱动力,数字要素创造的价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在数字经济驱动下,工业制造业将加速构建更加智慧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数字化也成为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并将持续推动“数字中国”建设以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云杰:全国人大代表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城市数字化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议支持全国重点省份市先行先试,顶层统筹规划,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经济”的产业底座,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脉络。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结合地方优势产业特点,汇集政府、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产业生态资源,打造城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键在线全覆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政府提供覆盖行业和区域的数字产业地图,全面提高决策的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和全面性。
政策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建垂直行业平台,共享行业生态和资源;支持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建设,推动园区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升级。
发挥5G+Al优势,
在全球率先开展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
科大讯飞董事长
无障碍智能通信能够实现“母语沟通世界”的愿景,促进各国、各民族间的政治互信、商业往来和人文交流,也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在“新基建”战略指引下,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多语种翻译技术和5G网络相结合,可在中国率先构建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
建议国家相关部委牵头,将无障碍智能通信纳入5G新基建范畴,促进电信、人工智能企业协同合作,形成5G+AI倍增效应。共同制定5G+AI无障碍智能通信行业标准。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用标准引领全球无障碍智能通信产业发展。同时建议减免残障人群使用无障碍通信服务资费,降低残障人群获取和使用门槛,助力享受技术红利。
加强预警信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
刘雅鸣: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在气候变化的多方面影响中,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尤为不可忽视。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加强科学研究、部门联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提升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需要农业农村、保险、气象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动,联合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农业生产、存储、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影响评估。气象部门要提高针对极端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测预估与服务能力,建立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动机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各地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气候暝制宜对策,调整作物播期,合理规划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减损增效。
尽快为轨道交通安上“聪明大脑”
钟章队: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方向首席教授
中国已经是轨道交通大国,然而,面向2030年和更长时间,我们能否建设一张高质量的综合轨道交通网络?能否继续领跑世界轨道交通领域?能否持续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冷静思考,积极有为。
建议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快协调,颁布轨道交通行业5G专用频率,为轨道交通安上“聪明大脑”。大力推进国家干线铁路、区域铁路、地方铁路、都市快轨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有序衔接、无缝换乘,破除行政之间、区域之间的壁垒,促进不同轨道交通运输之间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轨道交通是个复杂的巨系统,当前缺少能全天候满足轨道交通可视、可控、可管、可测、可靠、可信的宽带移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其中最大瓶颈是缺少统一的、可以发展专用宽带移动信息通信的无线频率。所以,建议各方积极推进全行业“上云用数赋智”,实现轨道交通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双碳”目标是中國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现了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制定以碳中和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
方兰:全国人大代表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确保长期、持续和深度减排,有序推进碳中和,法律的规范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法可依,才可为长效机制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我建议尽快制定以碳中和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用系统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实现碳中和目标涉及的多方利益主体的行为,明确不同主体所负有的法律责任,按照行为方式明确不同的行为规范。将碳中和融入政府、市场和公民的具体行为中,使之得到社会普遍遵循。着力减少碳源、增强碳移除,并将市场化措施贯穿其中,通过对主体乡元化的倡导、内外协同和对行动边界的确认,统筹协调好碳达峰碳中和与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安全监管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在目标管理、政策制度、技术创新、试点示范等领域的协同推进机制。
加快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
刘怀平: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
借助5G网络的大宽带、低延时等优势确保海量数据高速传输,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然而环境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不足成为“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制约因素。
因此,我建议加快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提升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增强环境管控数字化能力;加快环保设施定制化的工业5G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开发适应钢铁企业环境的智能感知的终端设备;在全国范围内打造“5G+工业互联网”钢铁行业的示范标杆,形成5G与工业深度融合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环保基础设施和智能化平台管控体系。
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
吴英: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能源集团煤焦化公司西来峰焦化厂炼焦二车间党支部副书记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还在推进过程中,对低碳技术、零碳技术等技术创新的需求逐渐增大,也为相关技术创新带来巨大挑战。“双碳”目标下,位于内蒙古乌海市的西来峰焦化厂正着力推进产业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打造碳生态化、智慧化、现代化的世界—流产业园区。
建议国家从学科建设、创新研发等方面支持乌海市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从源头为农田“清肺通络”,有效治理白色污染。相较于传统的生态降解塑料,煤基生物降解可大大缩短降解时间,减少塑料废弃物焚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利用这一技术建设可降解塑料生产基地,不仅能够实现绿色产业升级改造,也能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对全社会进行“双碳”科普工作
朱定真: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
“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依靠国家战略的制定,地方政策的落实,行业的低碳转型,同时也有赖于全社会“双碳”科普意识的提高。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双碳战略相关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正成为拯救地球的实践战场,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
建议科学合理地对全社会进行“双碳”科普工作,正确传达低碳发展的科学理念,纠正对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的认识误区,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双碳”政策是关乎全人类、全社会的主动积极行动。将科学的节能减排理念和方法,传播到整个社会,提升全社会对“双碳”的认识,引导人们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让低碳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让低碳发展的国家方针、政策成为全社会共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双碳”行动,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科学、平衡、艺术地处理好“双碳”目标与各方关系
谷树忠: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必须科学地、平衡地、艺术地处理好若干重要关系,建议一要处理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统筹推进经济增长与减碳降碳;二要处理好与污染治理的关系,统筹减污与降碳,在降碳中减污,以减污促进降碳;三要处理好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加强包括财政风险、金融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的防控;四要处理好与充分就业的关系,当前尤其要稳就业稳收入稳社会;五要处理好与保障能源食物安全的关系,降碳不能动摇能源食物安全的基础;六要处理好与国际气候治理的关系,坚守既定原则立场,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加强团结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_直坚定认为,正确的出路就是在多边主义旗帜下加强团结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主席指出:“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
为国际防灾减灾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崔鹏: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
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与国际减灾合作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最易形成“全球同一个声音”和画出“最大同心圆”,是后疫情时代破解国际合作困局、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但在应对重大自然災害方面,目前灾害信息共享与国际减灾合作机制不健全,支撑国际减灾科技合作与重大减灾实战的科技体系尚需建立和完善。
对此,我建议聚焦全球防灾减灾重点区域,牵头创建新型国际减灾合作机制。以“我”为主,牵头设立国际防灾减灾大科学计划,全面深化国际减灾科技合作。组建以中国科学家为核心团队的国际防灾减灾研究院(中心),针对防灾减灾科技挑战,实现重点突破,促进国际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提升,为国际防灾减灾提供更多“中国方案”。
国际局势越激荡,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高洪: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会长
当今世界依然动荡不安,不断对国家发展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中的—员,我认为国际局势越是激荡变化,越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秉持和发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从中国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具体到自身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研究能力,在履职尽责中提出高质量、兼具理论探索与现实应用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在接触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用实际行动为推动文明互鉴尽绵薄之力,努力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国与对象国民心相通。
世界恰恰因差异而丰富多彩
黄平: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人类社会有历史长短、国家大小、南北东西之差,世界恰恰因差异而丰富多彩,也因差异而需要沟通与交流,因差异才需要互学互鉴。“大”到因不同历史而形成的文明形态、社会治理方式,“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与交往、消遣方式,其中既有我们为之骄傲的各自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有让人欣赏和令人尊敬的其他文化和艺术形式。
如果各种文化能因各美其美而保持自尊,因美人之美而彼此互尊,因美美与共而和而不同,那么坚持走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将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在当今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下,各种“黑天鹅”“灰犀牛”等突发事件和风险,以及它们引发的危机乃至冲突,都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越是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越是需要各国和地区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共同的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传统人类文明交往方式的超越
郭长刚: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文明在相互交往中须超越之前的“丛林原则”,不应谋求以某一个国家、社会、地区、文明的规则,去“统治”或“—统”整个全球社会,也不应幻想进行意识形态的一体化、社会制度的一体化、价值观念的一体化。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应该摈弃零和思维,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以交流互鉴达成共同发展。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主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传统人类文明交往方式的根本性超越。
发挥知华友华青年力量,增强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质效
王茂虎: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度日益提升,不少外国青年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以其对新媒体的熟练运用、个性化思维和表达方式展示他们眼中的中国、探讨中国社会热点话题、对比中外文化差异等。但纵观外国青年发布关于中国的作品,存在原创力有限,难以保持稳定的精品内容输出;对中国认知不够全面客观,易造成国际社会误读误解等问题。
为此我建议,充分发挥青年在推进民心相通、国际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将对华友好青年群体纳入新时期中国国际传播主体范围;主动搭建中外合作传播平台,积极开展“外国青年讲中国故事”系列活动;为外国青年原创作品提供内容、技术、传播推广等支持,以海外知华友华青年的中国故事创新中国国际传播模式与布局。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传统非遗“圈粉”年轻一代;主旋律影视作品引发全民共情;博物馆、大剧院里过周末成为生活风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数字科技的实力和中国文化的魅力……近年来,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如何以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如何以文明交流互鉴筑牢情感纽带,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声音。
人民的中轴线,文化的探访路
吴晨:全国人大代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目前正值北京中轴线整体申遗的关键阶段,我有幸参与到了中轴线地区部分规划和建设
中。中轴线的重新规划中,将老城中水系周围的环形步道打通,形成真正还湖于民的步道特征;对南锣鼓巷扩建的同时保留其原有格局,让游人可以感受到北京传统城市建设的文化内涵。中轴线为“文化探访路”提供了便利,通过这一“脊梁骨”似的骨架可以把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穿越感。
对于中轴线的整体保护,是—种态度,是一种传承,是在继承中融入时代的因素,顺应时代所需创造的新文化,更具生命力。通过积极地创造,才能实现城市、文化和民族的全面复兴,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
引进培养数字化演艺人才,丰富线上戏剧
田沁鑫: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发展,疫情倒逼演艺业态更新。在这个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里,戏剧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也赋予了戏剧艺术更多的灵活性,为演艺产业拓展出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国家话剧院顺应时代呼唤,积极尝试话剧艺术和新科技结合,探索话剧线上演播系统等。5G技术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它能够催生用新科技带动文艺产业发展的新业态的诞生。新的业态需要新型人才。因此我认为应建立引进数字化演艺人才的常态化机制。***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中国国家话剧院与时代同步伐,为了未来数字智能化剧场的应用,剧院现在亟需引进复合型人才。因此,建议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打破人才选用限制,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演艺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新中国城市街区遗产保护,延续城市记忆与历史文脉
马萧林:全国政协委员
河南博物院院长
***总书记—直高度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新中国城市街区遗产主要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承载了城市的集体记忆和历史文脉。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城市更新阶段,新中国城市街区遗产大多处于城市的繁华中心区,保护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为此,我建议_是要明确保护重点,强化法制基础,进一步摸清新中国城市街区遗产的分布与保存状况。二是要改善重要街区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切实保护其历史肌理和景观风貌,与城市建设和谐共生。三是推进活化利用,融入现代生活,保留城市发展记忆。四是要加强重点监测,引导社会参与,共同探索新中国城市街区发展之路。
讲述好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
王众一: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总编辑
不论是“—带—路”建设,还是开展国际合作,持续扩大开放、民心相通是减少阻力,增加动力,凝聚向心力的重要保证。多年从事国际传播,我—直思考怎样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高质有效地增进媒体的正面影响力,助力提升中国在对象国民众中的好感度,助力民心相通。推进民心相通,好感外宣和共情外宣始终是行之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层面。运用真正接地气的语言,通过贴近受众思维的叙事,展示好中国文化的魅力,讲述好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应该是提升国际好感度,扩大中国朋友圈的有效办法。
四年来履职可谓是“虚而至,实而往”,让我得到莫大的收获。在最后一年的履职过程中,我将不忘初心,知行合一,在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这个更大的国际传播平台上,促进人民友好与民心相通,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王建国:全国政协委员
纪录片导演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以高质量的媒介内容为抓手,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纪录片被称为“国家相册”,是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
当下,中国纪录片迎来繁荣期,但纪录片国际传播还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紀录片国际传播能力,我建议,应提升政府扶持力度,落实长远规划布局,多种形式推动国际传播机制和平台建设,拓展题材范围,推动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做实中外合作,实现国际合拍合播向高水平进阶,同时建立渠道,连接更多中外制播机构,以市场化为手段,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传播方式;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国际发行能力,推进品牌建设,打造国际IP;长线建设,培养纪录片国际传播专门人才,健全纪录片国际传播评估体系,反哺生产创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