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鲁凤英|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教育部2017 年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指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1]高中阶段学生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学校和指导教师要基于高中生发展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与指导方法对学生开展活动过程的指导。然而,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认知偏差,致使综合实践活动或以学科化形式开展,或以团队活动形式进行,活动本身的价值被抑制[2]。因此,教师理解活动指导之内涵、掌握活动指导之技巧,尤其是掌握活动前期的指导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综合实践活动凭借其综合、实践、开放等特性,在课程体系中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它的活动过程通常分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和后期总结交流阶段,有效的前期指导是确保活动真正实施、顺利完成的关键所在。前期准备阶段作为整个过程的第一阶段,其基本任务是:确定活动主题,构成活动小组,制订活动方案,准备活动条件。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从学生出发,给学生适时适度的有效指导,指导学生自主地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明确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并抽一定的时间对学生集中进行主题确定、方案落实等重要环节的指导[3]。这一前期指导环节,对活动的中期实施阶段起着重要的铺垫和导向作用。
《指导纲要》指出,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当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活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可以根据阶段任务,用多样的指导方式对学生开展指导,并在指导过程中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如下三大特性:
随着高中生自主能力的不断发展,指导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在提出问题、形成主题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相互切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及时总结、提炼、引导,使学生学习的思路更清晰、明确,同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形成活动主题。这样,既能加强活动主题的论证力度,又能保障活动主题的合理确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主题选定与活动方案制订时,教师要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界限,指导学生选择综合性活动的主题与内容,鼓励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借助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拓展活动时空与内容,使自身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获得发展。
在学生选定活动主题、分组论证方案等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主题研讨、成员重组、方案完善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划和设计能力。针对活动准备阶段的任务,教师要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用启发、引导和磋商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研究,共同解决问题、研究活动方案。学生应通过相互探讨,亲身体验,共同分享,思考并发现研究过程中的新话题与新问题。
如何对学生进行活动前期指导,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在课程实施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持续有效开展[4]。在选题准备阶段,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经验、个体爱好和发展需求提出问题,论证主题,最后选定主题。导入的情境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有机结合,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导入的内容要与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防止生拉硬套,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5]。指导教师始终要引导学生将选定的主题是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取舍指标。
如在“浙东唐诗之路”研学考察活动中,学生在课前通过书本阅读、文献资料查找及实地考察,明确了“浙东唐诗之路”沿线的历史文化资源状况。同时,学生在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对谢灵运、王羲之有极大兴趣,为镜湖、剡溪、天姥山、沃洲湖、石梁飞瀑的美景所陶醉,也对佛教与寺庙产生了好奇。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宣传片,让学生通过视觉、味觉、听觉,感受唐诗之路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学生们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选定了“才饮镜湖水,再游唐诗路”“游诗画剡溪,探魏晋风度”“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等大主题,为下一步的讨论打下了基础。同时,教师提出若干驱动性问题,如“为什么数以百计的唐朝诗人都走同一条道路?”“谁开创了壮游?”“谢公屐是谁发明的?怎么使用?”“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想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曹娥救父和哪个传统节日有关?”等,鼓励学生积极反思、辩论,为最终的主题确定起到重要的导引作用。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利用校本特色资源、社区资源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学科教学中拓展问题,帮助学生明确考察方向,确定有价值、可开展的活动方向。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讨论,各抒己见,掌握了检索文件、筛选分析信息等基本技能,建立了活动需要的知识储备,并形成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精神。
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开放性课程,活动人员的组成、活动方式等都是灵活多变的。因此,要让活动正常进行,指导教师必须组织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并通过合理分工使小组成员责任明确。从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生讨论、师生互动的参与度来看,活动小组以4~6 人一组为宜。组长可以由小组学生事先推选,也可在小组讨论时自主产生。教师可通过巡视指导、观察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并适度指导各组落实任务分工。
例如,在传统文化调查考察活动指导课中,在学生选定以“我们能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做些什么?”为活动大主题后,教师给出明确指令:
1.全班自主组队,以小组合作方式形成四个“智囊团”。
2.建立小组活动制度,推选组长进行自我管理。
3.细化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4.各组论证方案,记录员记录具体实施纲要,方案陈述人陈述实施方案且陈述时间不超过1分钟。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个性得以展示,分析思辨能力、合作精神及自我管理能力都得以提升。当然,在分组和组长选定的过程中,教学也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很“抢手”,有的学生却成了“弃儿”,而有的学生在选组时摇摆不定。这些现象在活动组队时出现很正常,它其实是对高中生进行合作交往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如“请到我们中间来”“欢迎你的加入”等交友活动,避免出现“个人化”小组协作情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注重问题的探究、实践与创新,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所以学生可根据本组研究方向的需要,选择相应学科的一位或多位指导教师,帮助小组探讨研究的主题。此阶段,教师可以协助学生细化、研讨主题,做到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而是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方向性指引。这样的指引渗透着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内容的理解与思考,能让学生思路清晰、定位准确[6]。
如在一节实验探究类主题细化指导课中,学生选择“酸雨对建筑材料(物)的影响”作为大主题,并将其细化为“酸雨对铝合金门的腐蚀”“酸雨对钢材的腐蚀”“酸雨对大理石的腐蚀”“酸雨对木材的腐蚀”等多个小主题,再选择将“酸雨对大理石的腐蚀”细化成“关于酸雨对大理石墙面腐蚀现状的调查研究”“浅探酸雨腐蚀大理石材料的化学原理”“酸雨腐蚀大理石材料的智力策略研究”等多个更小的主题,最后选定其中一个作为本小组实验探究的活动主题。
在主题细化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学习得到进一步丰富,并为活动中期的深度实践指明了方向、找准了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内容包括活动题目、背景及意义、目的与方向、成员分工、指导教师、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内容及必要条件、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等,方案的制订使实践活动更具计划性,是活动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具体做法可分以下三步:
1.熟悉方案
在确定活动主题后,学生将活动前期讨论研究的各种要素包括问题、名称、方法、步骤等进行系统整理,并用规范的研究方案呈现。形成初步活动方案后,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研究的时间,让小组呈现方案、尝试评论方案。
2.论证方案
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图片展示或者PPT,将活动方案展示给他人,听取同学、老师和专家的建议,并通过再次进行小组讨论改进活动方案。教师在指导时要强调方案的制订必须坚持内容切合实际、活动有侧重点、流程细致规范、计划适时调整等基本原则。
3.完善方案
在各组作详细的方案陈述后,指导教师作简略汇总,让各组学生明确目前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确定的主题是什么、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以后自己还可以选哪些主题、哪些内容来开展研究等,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并完善本组活动方案。教师在指导学生完善方案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研讨方案,以确保中后期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在研学考察活动方案论证指导中,学生在听取各组研讨方案展示后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各组将不同方案的问题汇总,评议各小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方案是否可行。学生汇总的问题可能会有:方案内容过于宽泛,行程太过简单,活动具体细节不明,天气、安全和出行方式等准备条件欠考虑等。此时,教师要在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中发现关键问题,设计“这些问题中哪个产生了关键影响,才导致有些活动内容不明确?”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此次研学考察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旅行和研学考察的差别在哪里?”等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方案,并适时调整,最终完善方案。
在指导学生研讨选题、确定主题、设计方案等活动时,教师的临场巡视、提问引导非常重要。在巡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提出有品质的问题才能保证后续活动的有意义,最终达成生生、师生“多人在场”的目的。
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讨论之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影响学生的讨论,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发现学生讨论时存在的重点问题。此外,教师要及时通过提问提高指导效率。教师的提问是作用于学生的重要影响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方案主题、扩展设计内容、开拓讨论思路等。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适当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以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知识传授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图将学生从贴满应试教育信条标语的教室中解放出来,切身感受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形态[7]。然而,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地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存在“学科化”倾向,使活动指导落入学科教学的窠臼,最终丧失了课程的独立地位。因此,教师在学生前期活动的指导中,要参与活动过程,在保障学生自主、开放、实践的基础上给予关键信息、方法、方向上的指导,给学生营造学习和成长的氛围。同时,要避免全过程“活动化”倾向。综合实践活动前期的指导过程是推动教师自身不断完善和持续成长的过程,更是助力生生、师生间相互理解、合作探究、共同创造的互动桥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