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们应“站在哪里”引导学生?——听孙元菁老师的“历史人物的文学影像”一课有感

时间:2024-05-09

黄华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孙老师这堂课主要以《鸿门宴》和《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及古今多首评价诗歌为内容,围绕项羽形象,让学生展开“群诗文阅读”。

首先,我想到的是:群文阅读“群”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它肯定不是让学生“读了一篇”“再读一篇”,而是要让“群文”形成“群体大于个体之和”的学习意义,那么,文本之间必然要有一个或多个“关联点”,这个“关联点”能够“串起”众多文本。另一方面,这些文本的观点、内容、风格不应该“同质”,否则多篇也就是一篇,即在“关联点”之下,它们是矛盾的、冲突的、多样的,这样的群文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思考。

思考发生,是学习发生的标志。

孙老师的这堂课为学生提供了视角、观点“各不相同”“自相矛盾”的材料(《项羽本纪》四个节选片段、九首诗词),于是群文的“学习意义”——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就出现了。材料的择用能看出教师的“用心”及学术视野、学识功底,能看出教师明白还是不明白自己应该“站在哪里”。

这是课堂学习能够发生的前提。

其次,我想到的是:在课堂这个“学习场”上,教师应发挥怎样的“临场”作用?

孙老师像所有优秀老师一样,思维敏捷,反应快。她能很好地“接起”学生话头,且有“全局观”,既能“看到”教室中的所有学生,也能顾及课堂教学的整体内容、进程及其节奏。

最能体现“站在哪里”引导的是,孙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激励、促进学生往开阔处想,往深刻处想。比如学生先讲毛泽东对项羽的评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然后孙老师追问:“事实上,‘追’了吗?”学生答:“最后好像也没有追到底。”“那么,不可学霸王的是什么内容呢?”最后得出“要坚持到底”“不可轻言放弃”。又如学生讲到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孙老师适时“插入”:“为什么李清照会特别提及‘不肯过江东’呢?”于是学生想到李清照正是在“北宋南渡”背景下的所思所感。她与王安石相对冷峻、客观的政治家思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与杜牧的诗人见解(“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有着“背景”方面的差异。于是“群诗”就能相映成“理”,形成思考空间。

教师在思想上的“站位”,就应该要比学生高;否则,课堂有可能会流于表面的“热闹”“有趣”,而失却高中语文课堂应有的思维内容。

再次,我想到的是:“多元”“开放”应如何“收场”?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课堂教学形态包括观点、态度等应该走向“开放”的理念,但不少教师可能都会有一个疑惑:多元、开放,学生只要“言之成理”都算对,那“考试”时怎么办呢?甚至可能还有教师在“开放”一段时间后,又“回归”到“统一齐整”上来。

比如这堂课上,学生们意见纷纷,对项羽人物“影像”的看法各有不同。那么,项羽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正如孙老师在课堂上所说的:我们今天这堂课上对项羽的看法,比材料上的历史评价要全面得多。我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注意到,类似内容的考试,其实早已不再追求“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而是越来越趋向于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新颖的答案”“创新的答案”了。如果不是受限于考试评价的“科学性”,这方面会做得更好。

全班学生的观点个个不同,会“妨碍”他们的考试吗?应该不会。因为它们不是“知识”,而是“见识”。那么,我们何必对学生“开放”“多元”的见解“不放心”呢?正如孙老师课堂上“开宗明义”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样,只要我们“有思想”,我们就能“有历史”,只要我们有“新思想”,我们就能有“新历史”。这有点像“从来如此,便对吗?”的拷问。

当然,虽然师生的“对话”也时常闪烁着“思想的光彩”,但如果能把这些“思想”写下来,而不止于让思想仅存于“风暴”中、仅存于“课堂流程”中,可能会更具“学习成果”意义。因为,从语文学习角度看,从“口头语”到“书面语”,是一个思想变得严谨、精密进而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过程。在我看来,高中语文学习,主要应该是“书面语”,是“书面表达”而不是口头的“对话”。

概言之,孙老师这堂课给我的启发就是:高中语文教师应站在“思维的高地”而不是作为“答案的先知者”“材料的拥有者”,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得深刻、开放,且努力形成思考成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