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申 奕
(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从丛教授曾提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概念。他指出“学生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所表现出的中国文化底蕴就显得苍白”[1]。近年来,随着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增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但仍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或者说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层,而无法触及文化价值观的内核;另一方面,学生在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缺乏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无法准确运用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障碍[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文化意识目标被明确提出,即要培养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取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3]。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中国文化,更要能够做中国文化的传播人。
根据统计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中国文化方面呈现的特征为:(1)选取的文化题材包括国家象征、标志和传统文化;(2)选材与时俱进,关注中国发展新成果;(3)高中中国文化的呈现体现交际性原则,特别是在应用文写作方面[4]。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评析中指出,高考英语命题应“承担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5]。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向学生传递中国文化的内核,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国家的优秀文化,并通过跨文化交际弘扬与传播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支架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在吸收并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师应了解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为学生在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的过程中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就是“支架”[6]。支架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主要分为三步: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撤走支架。
本文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中“The Log That Proved Trustworthiness”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中国文化英语读物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搭建支架,开展活动。在逐步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如何欣赏中国文化英语读物,并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产生文化认同感,形成文化自信。
【教学片段1】
课堂伊始,教师展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应用文写作的背景。通过设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真实语境——有外国友校来访,为促进文化交流,我校将举办主题为“Introducing Chinese Culture in English”的演讲比赛。借助一则来自学生会的notice,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达成的分任务,任务如下:
The basic requirement is to choose a symbol that can represent Chinese culture,and to elaborate the origin,connota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culture around it.Preference will be given to thosewith vivid short stories.
通过呈现背景,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针对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从内涵、相关故事和重要性三个角度来进行演讲稿的写作,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交流。
随后,本节课的核心文化主题由一个字谜游戏引出:“一个人说话”——信(trustworthiness)。
设计意图:采用情境导入和字谜游戏的方式,旨在引起学生对话题的兴趣,增强其课堂参与度。本节课的写作任务由一次中外校际间的交流活动引出,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会比较熟悉这一话题,并且有想法、有话说。notice中直接写明了应用文写作的任务要求,使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始终有一个框架概念,明白自己该搭建何种支架。另外,由于学生最近刚刚参与过元宵节的猜字谜活动,兴趣正浓,因此以一个字谜游戏引入本节课的文化主题,也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字谜的设计本身就与汉字背后的故事息息相关,这样的字谜游戏也能让学生对“信”的内涵有基本的概念。
整个阅读部分分为两步。首先,通过Read for structure,学生按照商鞅立木取信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文本进行分段,了解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得出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在于他取信于民。其次,Read for plots and characters,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细节分析商鞅立信的缘由、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式、取得的效果和对变法产生的影响等。所有分析紧紧围绕“trustworthiness”这一主题,从而获取与话题相关的有效信息,为写作搭建支架。
【教学片段2】
了解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商鞅为何要立木取信,这体现了商鞅怎样的人物性格。师生对话如下:
T:What difficulties did Shang Yang encounter when he was preparing to implement his reform?
S:He met strong opposition from the Qin nobility and officials;He worries that the common people of Qin would not trust him because he was from Wei.
T:How did he respond to these difficulties?
S:He dismissed the opposition from the nobility and officials,while he decided to win the trust from the common people.
T:According to this part,can you use several adjectivesto describe Shang Yang?
S:confident,eager,noble-minded,intelligent,etc.
在整个立木取信的过程中,商鞅的策略并不是一开始就奏效的,而是受到了群众的质疑。教师通过层层设问,带领学生围绕文本更深层次地体会立木取信背后商鞅的智慧。例如:
T:Why did Shang Yang choose the biggest market as the place?
S:He wanted to win the trust from the common people,so the biggest market would provide him with a large audience,which was beneficial to the spreading of this incident.
T:Why was everyone skeptical in the first place?
S:Because the task was so easy that anyone could do it.Therefore,they held disbelief to Shang’spromise.
T:Why did Shang Yang set the task so easy?Did he anticipate the attitude of everyone?
S:Yes,it was within his anticipation.His aim was to win the trust from the common people.He wanted someone to finish the task so that he would have the chance to prove his trust worthiness.
T:Combined with Part 1,why were the common people convinced of Shang Yang’s trust worth inessby such a small incident?
3.气滞血淤。睾丸逐渐肿大、坚硬,疼痛轻微,舌暗边有淤斑、苔薄白,脉弦滑。治法:行气活血,散结。方药:橘核、木香、枳实、厚朴、川楝于、桃仁、延胡索各30 g,昆布、海藻各25 g,木通25 g,生地、元参、菊花、蒲公英各35 g,鹿含草30 g。湿热下注,发热恶冷,睾丸肿胀疼痛,质地硬,小便赤涩,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消痈。方药: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回、生地各30 g,柴胡25 g,甘草20 g,龙胆草25 g,金银花、川楝于各30 g。
S:As is mentioned in part 1,Shang Yang promoted that the government credibil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equitable rewards and penalties should be meted out.What Shang Yang did at the market was consistent with his proposals.Therefore,He convinced people of his trustworthiness.
设计意图:整篇阅读文本看似浅显易懂,实则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例如,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何要取得百姓的信任?这表明了“信”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另外,为什么通过简简单单的一个立木小故事,商鞅便能取信于民,成功实施变法?这是因为从这样一件简单的小事中,商鞅向变法的广大受众们表明,他是一个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值得信赖的人,百姓们因此对这样的人所在的政府也产生了信任。所有的问题设计与文本主题紧密相关,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带领学生深度挖掘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要素。同时,通过文本分析,学生由现有的了解水平提升到“潜在发展水平”,对trustworthiness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脑海中逐渐搭建应用文写作支架的第一层——从文本感受“信”的内涵与重要性。
【教学片段4】
在深入解读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之后,学生对商鞅的“信”的内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教师通过呈现文本中提到的同样关于“信”的小故事——曾子杀猪和季札赠剑,带领学生分析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异同点(详见表1):
表1
设计意图:仅从一个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中了解到的中国文化是有局限性的,而通过对比同样体现trustworthiness的几个小故事,一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一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也能认识到trustworthiness的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它不仅关乎个人,而且关乎国家和未来,涵盖了方方面面。通过比较,学生逐渐确定写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完成课堂的基本任务。
【教学片段5】
鉴于之前的阅读和分析都是基于中国古代的名人事迹,在接下来的critical thinking部分,教师设置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一起探讨trustworthiness的内涵在新时代有没有增改,以及中外对于trustworthiness的定义有何不同。
问 题1:Does the trustworthiness in the new era add new connotations?Can you list some examples from the new sor from your daily life?
问题2: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nno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设计意图: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加强中西文化的比较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互相搭建支架,分享和促进学习的内容。教师在学生写作学习的开始明确探讨任务,为讨论搭建支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的学习关注于trustworthiness这一传统文化,这一阶段的教学重在:通过古今对比,学生从时代变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再次理解该文化,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内涵;通过中外对比,学生了解中外对于同一种价值观的不同理解,从而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通过比较,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并磨炼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所有的支架都按最初的框架搭建完成后,教师撤走支架,让学生自行写作。前期学习搭建的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写作任务如下:
假如你是李华。为了增进与外国友好学校的交流,学校最近要组织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主题为“用英语讲中国文化”。请你根据此话题,围绕“信”写一篇演讲稿,要点如下:
1.“信”的内涵;
2.关于“信”的小故事;
3.“信”的重要性或现实意义。
由于前期的支架搭建细致,学生已完全具备了应对这一写作任务的知识量和语言储备。因此,他们可以很顺畅地完成写作任务。
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要素,要求教师应先选择适合学生现阶段学习水平的中国文化英文读物,并细致分析文本的内容,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基于支架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搭建支架和撤走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该文化的内涵与意义,通过比较学习带领学生感知文化变迁和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立场,产生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中国文化的传承人与传播使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