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郭宝向(邹平县教研室,山东邹平 256200)
教学行思
道法自然且思且行
——山东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例展评有感
郭宝向(邹平县教研室,山东邹平 256200)
2016年11月,山东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优秀课例(山东人民版教材)展评活动在聊城市实验中学成功举行,笔者有幸作为城区组评委参与了听课。为让“立德树人”育人理念落地生根,三天下来,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17节课可谓是亮点频出,各有所长,又如华山论剑,精彩纷呈,耐人寻味。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德育课程,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有别于其他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时要高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比如,李晓霞老师在执教“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一课时,讲述了因学生考试出错太多,自己的一句批语“错这么多,一年也改不完吧”深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该生在毕业考上重点高中以后给李老师的一封信中才提及这些,让李老师深感自责,从而反思自己的工作,从此注重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逐步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李老师以自身的经历让学生感悟自尊自爱的意义,水到渠成地得出“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这一结论。再如刘志宏老师通过深情展示“大宏故事会”,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感知学习树立自信的方法,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教师将自己置身课堂,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走进学生的心灵,和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动感染学生,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从而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情感渲染功能,课堂的提升很有必要。恰当的提升能够凸显教学高度,成为教学亮点,但过渡要顺畅,衔接要自然,且点到为止,不可盲目联系,硬性拔高。如讲“人生难免有挫折”可以由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积极面对挫折进行过渡,结合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进行提升,最后落脚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人生是一次远征,我们应勇敢地投身风雨中,在挫折的考验中坚定前行”。而讲“扬起自信的风帆”,如果不加过渡就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上,会给人突兀的感觉,高度有了,落脚点没找好,脱离了本单元的生活主题——“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以致泛泛而谈,空洞无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具有渗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课堂教学需要找好切入点,服务落脚点。感动才能感染,心领才能神会,教师应置身其中,主导师生的心灵对话,让师生在思想深处相互碰撞,在精神层面相互鼓励,在灵魂深处引发共鸣,最终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视界融合、心灵互动和人格完善,顺利实现其育人功能。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道德与法治课程设计的基础。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以此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才能充分发挥和彰显学科的德育功能,体现课程的实践性。
本次课例展评活动,老师们大都能做到这一点。徐娜老师和王莉老师用所授班级学生的活动照片制成电子相册播放,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赵娜老师以“自尊自爱好少年——践行卡”为线索,分别从“对待自我篇”“对待他人篇”“人格国格篇”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身、对比他人、维护人格、捍卫国格,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指导学生做自尊自爱好少年。秦玲老师以设计“我的自信策划书”为抓手,以“认识自信—开启自信—见证自信—收获自信”的自信之旅为教学主线,以“展示自我—欣赏自我—提升自我—战胜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为学生活动主线开展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分析学生自身问题,交给学生树立自信的钥匙,培养学生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孙鑫老师以时下学生敏感的话题“二胎”为切入点,围绕“大宝的烦心事(妈妈要生小宝)—大宝甜如蜜的生活—大宝启动新生活—左右为难的大宝—生活的考验”等一系列问题,巧妙设计和穿插,引导学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战胜自我、走向自强,成功实现了“让学生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和树立人生当自强的观念”的教学目标。
课堂上,学生不交流、不发言、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配合老师的教学,不能实现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是让教师最头疼也是很棘手的问题。仔细琢磨,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在于教师忽视了学情。作为初中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等都是影响和制约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所以,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问题的提出,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道德与法治教学所遵循的“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教学原则,归根结底是要“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立足于学生生活,课堂充满着生活气息,才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并积极思维,才会有新的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原则。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只有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才能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在课例展评过程中,不少教师做得很好。葛长兰老师选取了青年歌手、中国励志演说家陈州的视频,虽然失去双腿,但没有失去做人的尊严,践行了他的“我不是乞丐,我是用歌声走路的人,我将唱出完整的人生”的格言,诠释了“自尊无价,自爱可贵”的道理。赵晓静老师选取了“玻璃娃娃”刘大铭受访的视频,一个个定格特写的镜头,一句句催人奋进的话语,让学生理解挫折内涵,体会挫折感受,感悟挫折的两面性,传递给学生在挫折面前应如何积极面对的向上力量。
当然,素材的选取与利用是一门学问。一段视频或一个故事蕴含的教育价值往往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就像自尊与自爱、自立与自强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样,教师在选取时要力求典型性和针对性,在运用时要力求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切不可高谈阔论,忘了及时引导,导致教学跑偏。
教学中,教学素材的选用是否恰当、准确,它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否明确、展示的方式是否恰当、能否与学生发生情感共鸣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而选取考究、剪辑科学、展示到位的典型素材,则充满着正能量,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冲击力,能够触及学生心灵,打动学生,从而化成一股内驱力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素材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在课例展评过程中,执教者都力求在教材提供的模板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如徐娜老师课堂上的情境表演《我要闪亮登场》、刘志宏老师的自信小剧场“我来当导演”,让学生参与互动,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王莉、霍能鑫等几位老师及时把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等人的事迹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性;秦玲、霍能鑫等几位老师对教材“自强的意义”的处理进行调整后置,体现对教材内容处理的灵活性;现场采访、心灵对话、问卷调查等教学策略的实施,体现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感人的视频、动情的旁白、优美的图片、精美的课件,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在教材的处理利用上,我们也发现有的教师存在吃不透教材、挖掘处理不到位的情况。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决定了其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无论是培养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等的途径或方法,还是造成挫折的因素等,都绝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上列举的几点,不可过分拘泥于教材,而有的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忘却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总之,无论采取什么教学形式,选取什么教学素材,运用什么教学手段,组织什么教学活动,实施什么教学策略,都不能抛开课标、脱离教材,否则,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飞得越高离教学目标的达成将会越远。
深入是水平,浅出是境界。只有建立在仔细研读课标、认真吃透教材基础上的课堂,心中装着课标,心中装着目标,心中装着学生,才会收放自如,启迪学生思维,高度达成教学目标,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绿色生态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学定教,贵在得法。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和特有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我们只有仔细研读课标、认真吃透教材,精选教学素材、触及学生心灵,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必要时教师置身其中、现身说法,才能打造出形神兼备、术道兼修的课堂。
浅薄之见,一家之言,只是不忘初心,怀揣道法自然的梦想,走在且思且行的路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