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破难攻坚三十六计

时间:2024-04-24

发布者陕西省铜川市委组织部

亮点“五步工作法”抓实星级党组织验收评定工作

在陕西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中,铜川市始终按照“明标准、重申报、严评审、保质量、树典型”五步工作法,分类精选培育,高标建设推进,强化辐射带动,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制定方案“明标准”。结合省委文件要求和铜川实际情况,制定下发文件通知,对参评范围、评定标准、评定要求等做出规定,精准设置指标及分值,使每个党支部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自查自评“重申报”。激发创优争星内生动力,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逐级申报、分类评定”的方式,按照“自评—申报—审核—验收—授星”等程序,全市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按照“双强六好”要求,逐一审核验收。

集中验收“严评审”。由市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统筹协调,从各区县抽调业务能力强的党务干部,专门成立验收工作小组,采取交叉验收的方式,对四星级党组织参评对象逐个验收、逐项验证、对标打分,进行不并列排名。

动态管理“保质量”。按照“能上能下、动态管理”的原则,一方面,加强日常管理监督,随机抽查已命名的星级党组织运行情况,根据抽查情况提出整改或调整意见;另一方面,在星级党组织验收时对已命名的星级党组织逐一过筛,集中进行验收复审,对复审未达标星级党组织,予以降低或取消星级,形成“优者上、劣者下”的鲜明导向,确保已授予星级的基层党组织立得住、叫得响。

命名表彰“树典型”。根据实地考核打分结果,结合平时情况,在征求相关市级部门意见后,对达到创建标准要求、运行规范的四星级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集中授牌命名、拨付奖励资金,优先推荐其党组织及党组织书记、非公企业主要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等参加评选表彰、评优树模、示范培训、先进典型宣传推介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铜川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

发布者海南省三亚市委组织部

亮点加强政治引领凝“新”聚力促发展

近年来,三亚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方法,研究务实举措,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不断扩大党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健全工作体系。一是落实地方党委主体责任。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纳入全市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党建工作情况定期通报和党建指导员领题督导制度,确保压力传导不掉链、责任落实不走样。二是落实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责任,切实担负起谋划、督促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三是落实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坚持“抓实党建、助推行业”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熟悉行业、监管有力的优势,成立互联网、交通运输和快递物流、小个专行业等3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行业党委,涵盖15家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支部和1200余家企业。

坚持党建引领,做实做细关心关爱。一是高标准建设鹿城暖“新”驿站。聚焦新就业群体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利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建设220 多家鹿城暖“新”驿站,打造集休息、停车、充电、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式服务阵地。二是用心开展暖“新”活动。向全市新就业群体发放暖“新”大礼包1850 份、保险70 余万元,为近500 人提供免费体检,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三是强化激励表彰。开展“最美快递员”评选活动,有效凝聚行业正能量。

融入基层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建立积分激励制度。研究制定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积分管理办法,有效动员新就业群体参与疫情防控、创文巩卫等工作,当好基层治理“流动哨”。二是扎实开展“双报到”工作。依托鹿城暖“新”驿站,印发《致全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一封信》,累计动员50多家企业、1500 多名新就业群体主动完成登记报到。三是用好疫情防控“新”力量。三亚“8·1”疫情期间,18 家快递公司、15家网络直播公司、200余名网约车司机党员、3000余名快递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涌现出“快递小哥翻遍十万件包裹为群众找到救命药”等一批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

发布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委组织部

亮点实施两新党建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

余杭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区“强信息、拼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实施两新党建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大工程,聚焦组织力、影响力、服务力、引领力“四力”提升,奋力开创余杭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党组织应建尽建,提升“组织力”。构建从园区小镇向重点企业延伸的多元排摸体系,摸清两新党组织底数,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推动设立区互联网行业党委,深化行业党委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建好做强互联网企业党组织。聚焦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通过企业建支部、链上建综合党委、圈上建党建联建,以党建赋能建圈强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优秀典型带头示范,提升“影响力”。发挥市、区两级优秀党务红领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的作用,推动党务红领在企业重点项目领办、攻坚项目带头克难,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发展“新动能”。实施新生代企业家“鸿鹄计划”,落实新老企业家“传帮带”培育机制,加强新生代企业家政治引领、教育培养、协作交流,深化政治、事业“双传承”。挖掘各行业领域优势企业、优质项目和优秀党员,选树先进组织、典型标杆、优秀事迹,充分展示发展新亮点、新成效、新突破。

助企服务持续深化,提升“服务力”。深入推进“党建聚力百园百品”专项行动,立足健全党建服务功能,面向创业项目和创业人才构筑“菜单式”“问诊式”“上门式”综合立体服务体系,对重点骨干企业建立“重点关注问题清单”,实行“一对一”帮扶,精准帮助解决问题。开展“两送两增”数字经济企业专项服务行动,组建“1名班子成员+1名党建指导员+1名驻企服务员+N名党务骨干”助企服务队伍,在企业项目落地、行政审批、要素协调等方面提供全程代理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困难和需求,不断做优“服务圈”。

数字创新主动谋划,提升“引领力”。发挥区数字经济综合党委作用,持续深化企业创新综合应用行动,加快在行业领域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应用,打造示范品牌矩阵。依托“E 企成长”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等服务载体,有力提升服务企业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为各行业领域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行党员先锋岗,采用“1名党员+N名职工”形式,发挥党员在生产一线、项目一线、建设一线的示范带头作用,当好组织“联络员”、政策“宣传员”、项目“协调员”。

发布者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委组织部

亮点量化考核指标 规范考核程序推进两新组织党建高质量发展

2022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以提升两新党组织战斗力为目标,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党组织为载体,积极实施精准化考核,不断提升两新党建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两新党建工作质量上台阶。

注重量化指标,完善考核体系。围绕发挥“两个作用”,提升“两个覆盖”目标,不断完善党建考核体系,结合区两新组织当前重点和中心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量化考核指标,将两新组织党建作为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发《丛台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坚持靶向发力,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细化为一人兼、示范点建设、党建入章程等量化考核指标,提升了考核指标的精准性和针对性。

注重实效导向,构建科学流程。始终坚持实绩导向,让各基层党委靶向目标,精准发力,将平时重点工作任务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例如示范点创建工作,各乡街按照《丛台区党建示范点验收办法》授牌后,不光要年底总数排名作为年度评分项,还将基层党组织迎接观摩学习、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发言等临时性重点工作也作为党建加减分项目。

注重方式多样,全面掌握情况。按照“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填写成绩单”的导向,通过坚持召开组织委员周例会调度、重点工作周通报排名、党组织书记每月度上讲台、党建指导员每季度上擂台、示范点半年观摩评比、年底党建述职测评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维度掌握各基层党委指导两新组织党建作用发挥情况,对标赋分、科学评判,使考核客观准确、公正公平。

注重长效机制,发挥激励效应。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结果评定优秀的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继续推行《丛台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考核办法》《丛台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管理办法》《丛台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创建标准及验收办法(试行)》将考核结果作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履职尽责、评先选优、补贴发放和阵地奖补的重要参考依据,激发了两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的工作热情,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发布者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委组织部

亮点党建引领推动“新”群体“管理变量”成为“治理增量”

近年来,马鞍山市雨山区紧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探索实践“以服务换服务,以服务促治理”的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深耕关心关爱工作,有效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享受服务”和“融入治理”的“一体两面”。

突出资源链合,阵地暖“新”聚人气。区委组织部牵头,整合商圈楼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贸市场、户外劳动者驿站等阵地资源,在全区分类布局48个暖“新”驿站,免费提供充电、饮水、休息等12项共享服务。选址商贸物流餐饮集聚中心,建成全市首个户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阵地——万达广场暖“新”驿站,划分服务、便民、休息、阅读等4个功能区,规划电动车停车位,设置换电柜、充电桩等。编印驿站“口袋书”,汇集站点分布、社保维权、健康常识、党务知识等内容,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外在“供应”,更关注内在“滋养”。

突出条块联动,服务惠“新”冒热气。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联盟,区委非公工委、乡镇街道、群团组织、行业主管部门等16 家单位联合发力,推出就业指导、劳动保障、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服务近40个。建立联席会、会商会制度,邀请新业态企业负责人、新就业群体代表列席,按照“会上提交—共商共议—限期办结—结果反馈”的服务流程,化解新业态领域难题23件,如区城管局推出“限时绿色停车”,运用“以疏代堵”替代“罚单整治”,有效缓解外卖送餐员电动车停放乱象。启动暖“新”合伙人计划,发布《“新”心向党 爱“新”倡议》。

突出正向激励,治理有“新”接地气。建立雨山“红骑士”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社区负责人、驿站社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加入。建立“社区—驿站—新就业群体”三方联动机制,驿站作为联络枢纽,负责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者信息登记、问题意见建议收集和反馈等。鼓励新就业群体担任“义务网格员”,根据配送范围,就近绑定社区治理网格,近70名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化身“民情前哨”。组织开展“雨山最美‘新’人物”评选活动2期,推动平台企业在评先推优、物质奖励、优先派单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切实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职业荣誉感、治理参与感及社会认同感。

发布者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党群工作部

亮点“三强一履”助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蓉江新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进企业、促服务”入手,强化思想引领,夯实组织基础,提升服务能力,促进企业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促引领”。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理论学习。赣州蓉江新区党员领导干部深入非公企业、项目工地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托全区34 个两新党组织教育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跟进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引导他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建强组织“夯根基”。在区工商联分会设立非公组织党委,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由行业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党委委员;选优6名专职党建指导员,“保姆式”指导非公组织党组织建设,时刻掌握企业最新动态,宣传党的最新政策;用好结对共建机制,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10 家非公企业,每季度调研一次党建工作,2022年度解决企业贷款500余万元;全区34个两新党组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共建,推动各结对单位工作力量下沉服务企业,促进非公企业合法经营、诚信执业。召开政企圆桌会议,企业家座谈会,收集企业困难问题,帮助非公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20余个。

育强党员“促发展”。大力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员、非公业主“三支队伍”的培训,培训非公企业业主200人次,依托赣州丰富的红色资源,对非公企业支部书记、党员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专题党课教育。开展财税法律专题讲座、问诊会等,进一步拓宽非公经济人士思维,为非公企业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动能;广泛开展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管理层的“三培养”机制。

履行责任“勇担当”。大力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承担社会责任。疫情期间发动全区两新组织党组织积极应对,在物资供给、志愿服务、抗疫物资捐赠上充分发挥两新力量,50余名党员业主先后就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次。2022年以来开展公益帮扶超20批次,累计金额超40万余元。赣州市鸿源石材有限公司、个体私营经济业主们等捐资捐物,助力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

发布者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亮点“三个聚焦”推动两新党建整体建强

2022年以来,浙江景宁县聚焦“夯基础、聚动能、带富力”,实施“红领畲乡、挺进共富”工程,推动两新党建工作全面建强、整体跃升,为山区和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贡献“新”力量。

聚焦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人力三量”。深化政治赋能,通过组织生活学、专题辅导学、组团共同学等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先后组织50余个两新党组织组团开展定制“喜迎二十大·挺进共富路”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等,实现分层分类、全员轮训。织密组织体系,开展“双覆盖”集中攻坚和“回头看”,新建实体党支部5家,工作支部10家。持续深化“121”标杆创建,新评定拟上报六星党组织5家。实施“红色联动工程”行动,打造幼教木玩、茶叶等产业链党建联建5个。强化队伍建设,完成30名党员发展,开展首批8名初级红领、2 名中级红领认证,组织10 名两新群体参加免费学历提升等。

聚焦凝聚红色动能,做大做强新兴领域党建。压实行业党委责任,成立快递、交通运输行业党委,指导抓好本行业、本系统党建工作。健全双向服务机制,巩固深化畲乡红·骑士暖心十条,持续开展暖心驿、信义行等行动,引导300余名小哥到社区报到,参与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1580 余人次;联合邮管局、工会等部门走访慰问,发放“爱心防疫包”、清凉包等800余份,组织开展心理疏导10余场。推进丽水山地建设。编制县级公共物流配送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中心选址。组织邮政、五联、顺丰、京东开展邮快合作,率先实现县域内所有快递企业深度合作,整合快递运力资源、降低“快递进村”配送压力。

聚焦放大带富效应,扎实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梳理完善工作体系,出台工坊建设实施方案,制定“1654”工作体系,并以部长蹲点调研为契机,梳理工坊在孵化、经营、升级三个阶段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形成《共富工坊创建流程规范24条》。打造畲味特色工坊,在省定六类“共富工坊”基础上,探索创新“畲技艺”“畲文创”“畲小吃”“畲医药”“畲习俗”等“畲味系列”工坊,构建“6+N”工坊分类体系。目前,建设“大藓身手”“云顶飞鸡”等工坊54家。迭代升级服务队伍,常态开展“每日一问诊、每周一坐诊、每月一复诊、每季一会诊、每年一回诊”的“工坊五诊”。截至目前,已帮助解决食品安全认证、商标注册、用地审批等方面问题困难60余个。

发布者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工委组织部

亮点创新打法加快突破外卖行业党建工作

2022年以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立足外卖行业管理难度大、业务与群众生活密切等特点,以及骑手群体规模大、流动性强等实际,聚力“三个平台”,突出“服务凝聚和先锋引领”,精准培育打造“骑先锋”外卖行业党建品牌,以点带面加快突破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抓牢头部企业平台,建组织、扩覆盖。深入实施“双查双亮双结对”行动,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主动对接左图科技、乐食乐派等本土头部外卖配送企业,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全面掌握旗下3600余名骑手情况。同步推进建组织、扩覆盖工作,指导2 家头部企业组建党支部,切实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政治吸纳,落实流入党员管理责任。目前,已有20 人递交入党申请书,37 名流入党员纳入企业党支部管理。

打造关心关爱平台,优服务、聚合力。针对外卖骑手忙闲分明、闲时无处可去的现状,依托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党群服务站等场所,打造首批264 家“骑士驿站”,落实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五有”标准,配备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箱、充电充气工具等设施,免费提供学习休息、热饭充电、纳凉取暖、政策咨询等多元服务。依托“骑士驿站”,先后举办安全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158场次,为骑手提供全周期、多层次的职业发展路径。后续将探索在商务楼宇、商圈市场等场所布局300 家灵活多样的“骑士驿站”,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临街商户挂牌参与。

搭建作用发挥载体,设场景、亮身份。在完善关心关爱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择优选聘226名外卖骑手担任首批“骑先锋”兼职网格员,60余名骑手党员主动加入“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采取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等激励方式,引导骑手发挥“熟门熟路”优势和“红色探头”作用,在送餐之余“随手拍”“随时报”,第一时间将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信息传递给社区,支持骑手广泛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公益服务等工作,加快探索社区服务骑手、骑手融入治理的“双向奔赴”新模式,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发布者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委组织部

亮点打造“新新相应·圈圈相融”的流动党员温暖家园

新田县探索“组织共建、服务共管、发展共谋、和谐共促”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模式,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道携手,把新田县驻花都区流动党委打造成“新新相应·圈圈相融”的流动党员温暖家园。

两地共建,拓展红色“组织圈”。内部发力建平台。新田县给予经费支持驻花都区流动党组织阵地建设,为流动党员建设“流动党员之家”。外部支持强功能。花都区新华街党工委、街道办为新田驻花都区流动党委提供了100平方米党组织活动平台,将卫生计生、就业服务、证件办理、退役军人服务等功能一并融入服务平台,投入260万元提质改造“新新相应——新田·新华街道流动人口党群服务中心”,强化服务流动人口功能。

服务共管,延伸党建“服务圈”。红联共建+服务共享。新田驻花都区流动党委与新华街党工委下辖的4 个社会组织党组织签订了“新新相应·红联共建”协议,实行双向管理、双向评定、双向使用活动平台。定期服务+流动服务。新田县每年定期组织公安、卫健、民政、人社等多个部门,以流动党组织活动中心为服务阵地,为外出务工党员群众提供身份证件办理、医保社保、计生等服务,已服务党员群众3万余人次。

发展共谋,扩大发展“朋友圈”。牵线搭桥助发展。驻花都区流动党委推动新田在花都经商能人返乡投资兴业。通过驻花都区流动党委“牵线搭桥”,共帮助新田引进项目20多个,引进紧缺人才450余名,促成了100余次企业家商务洽谈。返乡公益建家乡。驻花都区流动党委汇聚各方力量和资源,推动“公益助乡”行动。近年来,驻花都区流动党委号召社会各界人士为家乡道路修建、空心村改造、疫情防控等事业捐款3000多万元。

和谐共促,提升组织“影响圈”。打造“新力量”。驻花都区流动党委成立“新连心”志愿服务队,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参与花都区疫情防控工作,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累计时长13000多小时。聚集“新温暖”。驻花都区流动党委与广州市流动办合作,到新田县边缘乡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困难家庭活动,发放物资和现金共计价值200 余万元。排解“新难题”。驻花都区流动党委积极参与当地基层治理,为新田籍流动人口排忧解难,调解劳务纠纷300 余起,帮助500 多名务工人员追讨拖欠工资1200多万元。

发布者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委组织部

亮点开展“永宁好办”行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制定实施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举措,集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发动党员干部打响好办事、事好办、办好事的“永宁好办”营商环境品牌,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选派“企管家”,高效服务解企忧。选派500余名中层以上机关党员干部入驻全区547个重点企业,协同区四套班子领导组成547 个服务专班,重点围绕复工复产、稳链强链、安全生产等工作,为企业解决各项困难问题,以服务推动企业提产增速。整合“企业服务直通车”、微信公众号网办等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完善“51530”闭环工作机制,高质高效解决企业难题。2023年春节前后“永宁企管家”驻企服务员共走访企业840 多家次,收集问题诉求91 个,帮助解决65 个。组织17 个区级部门专业干部成立“红色智囊团”,开展“助企纾困+技术支持”双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11个,企业增效3200多万元。

突出“办好事”,宜商环境助企行。聚焦模塑千亿级核心产业和生物医药、电动车及汽摩配、机械电器三大百亿级产业等重点领域,推进产业集群党建工作,激活企业小循环实现“建一个组织、带一个集群、兴一个产业”的叠加放大效应。集群党组织书记“圆桌议事会”帮助解决供应链协同、车间运维等问题13个。聚焦复工复产紧迫需求,通过跨省驻点招工、春季招聘会、包车接返新老员工等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缓解用工紧张形势。组织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党员进企业开展财务咨询、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应对风险、化解难题,惠及中小微企业450余家。

构筑“人才链”,硬核支撑强企效。推进台州院士之家黄岩融合基地、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扩容提质工程、科创园二期等平台建设,创新产业人才靶向引进模式、候鸟式专家柔性引才举措,强化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智力支撑。建立校企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加大产业工程师的培育力度,培养一批支撑黄岩创新产业集群打造的工程技术和应用技能型人才,依托“永宁凤凰学院”等平台,落实“浙商青蓝接力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引导推动行业头部企业股改上市。

发布者云南省丽江市两新组织党工委、玉龙县两新组织党工委

亮点“红色引擎”赋能商圈党建聚力领航发展

近年来,丽江市玉龙县围绕“党旗红、商圈兴、发展好”目标,坚持“党建引领、资源整合、精细服务、共建共享”思路,以嘉和商圈为示范,积极探索商圈党建“1234”工作模式,助推两新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体”推进抓统筹。构建“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黄山街道统筹协调,两新工委督促指导,行业部门资源联动”的一体化推进机制。聚焦“党建强、发展强”制定“三好”工作思路(建强一个好支部、带出一支好队伍、创建一个好企业),形成“资源共享、组织联建、活动联动、党员联管、品牌联创”的商圈党建新机制。

“两核”驱动聚合力。坚持“党委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多元共筑”,将13个居民小区和7个市县单位与企业纳入白马社区大党委,将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等党组织和工青妇、工信、市场监管、人社、司法等部门纳入嘉和商圈党建联建,形成以大党委、商圈党建联建“双核驱动”,共抓组织建设、共享平台资源、共办主题活动、共塑商圈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优”服务暖民心。围绕做优商圈“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员工),整合组织、政法等部门优势,群团组织和街道社区服务资源,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清单”,打造“15分钟组织服务圈”。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六个暖“新”驿站阵地集群,常态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志愿服务、就业服务、缘聚交友、便民服务“六进”服务,深化“大门常开、活动常办、服务常做、群众常来”,为党员群众及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四创”争先优环境。创嘉和“红”先锋。以“红色、文明、诚信、繁荣”为宗旨,把“红色文化、匠心文化、诚信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商圈建设。创嘉和“诚”信誉。建立“党员诚信店”“诚信经营示范户”等,打造“诚信商圈”。创嘉和“家”品牌。融入纳西族“和合”元素,凝聚社区单位、两新组织和党员干部合力,打造“商圈一家人”。创嘉和“窗”效应。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小窗口”,做好便民利商“大服务”,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示范窗口”。

发布者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党委

亮点“三优”工作法助力流动党员有家有为

为了破解流动党员联系难、教育难、管理难问题,浙江海宁市许村镇持续发力推进流动党员核查纳管“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创建流动党员优管理、优阵地、优服务“三优”工作法,切实实现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教育不脱节、两地起作用的实效。

优管理建队伍,让流动党员“人有所属”。聚焦流动党员“全排查、全纳管、全闭环”目标,以支部为单位,对照党员名册,依托联合商会、微网格、流出地党组织等力量,利用电话微信查、老乡帮忙查、倡议引导查等方式,对2579 名流动党员一一过筛,并第一时间在“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系统内对核查到的流动党员进行纳管。同步探索建立流动党员“六个一”服务机制,即“一月一联系”“一节一问候”“一年一座谈”,以管家式服务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以“线上‘自主学’+线下‘集中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规范开展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同步以政策法规、法律咨询、创业帮扶等学习活动为载体,全方面帮助流动党员精神“补钙”、能力“加油”。

优阵地硬设施,让流动党员“学有所依”。对流动党员居住地分布结构进行精准分析,利用邻里中心、智慧党建展厅、工业园区闲置商务楼等资源,新打造2个“流新”之家、1个新居民红色学堂、1个新居民集聚区党群服务中心、1个新居民党员议事厅等流动党员活动阵地,方便流动党员就近参加组织生活,并把这些阵地作为365 天常态化报到点,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发布暖心倡议、报到提醒视频,吸引流动党员主动报到,截至目前,许村镇流动党员纳管率已超50%。

优服务提质效,让流动党员“暖而心齐”。完善深化党员关爱“暖心十条”,聚焦流动党员“急难愁盼”问题,以网格为单位,面向困难流动党员开展节日慰问、上门服务等。依托七号桥班列、主题党日、“周末课堂”“向阳公益课堂”等载体,为流动党员提供红色教育、文体活动、科普宣传等综合性服务宣传于一体的暖心服务矩阵。创新出台“流动党员五大融入指数”,涵盖5大方面40余项指标,并选派200余名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的党员干部作为联络员与流动党员进行“1+1”结对。组建30 支流动党员“暖‘新’服务”小分队,引导流动党员兼职“网格助理员”,参与治理巡防、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全面提高流动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