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教学技能到教学艺术

时间:2024-05-09

彭道林

摘要: 教学需要语言技术、书写技术和组织指导的技术。句子就是命题,掌握实然性命题、应然性命题、或然性命题的基本特点,并多多运用或然语句(命题)是教学必要的技能。教学达到艺术境界至少需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知识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技巧上的千锤百炼;三是不断地总结积累。艺术教育具有崇高的地位,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实现教学艺术。即使是艺术教学,也需要不断探索和追求,才能走向教学艺术。

关键词:教学技能;教学艺术;艺术教育;命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118-04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学这一行亦能出状元。

任何一个行当、一项事业,做到顶端了,都可以达到艺术的境界。

歌唱得好,有歌唱艺术;字写得好,有书法艺术;话讲得好,有演讲艺术;教书教得好了,也就有教学艺术。

许多工作、许多活动,在“山脚”下,是技能、技术,到了“山顶”上,就成了艺术。

现在,我们把教学技能掌握好,运用好,有朝一日,到达了“山顶”,就达到了艺术层次,由教学技能而发展为教学艺术了。

一、教学需要的技能

概括地说,教学需要说的技术、写的技术、做的技术或技能。或者,也可分别说是语言技术、书写技术和组织指导的技术。

先说一下书写的技术、技能、技巧。狭义地说,书写即板书、笔书。无论课件做得多么周到,最好还配合当堂的板书。讲课是需要灵感的,需要对话的,一些新涌现的词或句,最好将关键词标出,以便灵感得到清晰的表达,以便对话更顺畅地进行。

广义地说,书写技术还包括课前教案的准备。于是,要写好教案。写教案可以而且应当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即使教过多遍的教学内容,再讲时,最好重新写教案,且不翻阅以前的旧教案。只要用心,就可能会有新的领悟、新的感受在新的教案中出现。

写教案,是在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深刻剖析的前提下,对教学程序进行设计。教师有了教学设计,讲课就心中有底了。然而,临场时又不能一成不变。因而,最好对临场可能出现的新情况也有一个预判。有经验的教师是善于临机应变的。不过,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细致的备课仍然是必要的。书写教案确实是可以富于创造的。

再说语言技能、技巧。

语言又可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是时间语言,一说而过,随着声音消逝。虽然瞬间消逝,但好的口头语言,仍可久久留在学生心里。

书面语言是空间语言,写下后若不拭去,就一直会留在那里。但不太精彩的空间语言不一定能流进心里。

对于口语语言和书面语言,可能需要有以下的四项基本要求:准确严密、生动活泼、亲切自然、回味无穷。

换一种说法,即逻辑严密、幽默诙谐、贴近学生、意味悠远。

换个说法,换句话说,再换句话说,这是基于对同一个问题的多侧面的了解。同一个词,换一个词,再换一个词,这是修辞的问题,都属于语言修养。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便可能有更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良好的语言,一方面可能包含了知识的某种扩展,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至于感到烦腻。

“为知识而知识,为学问而学问,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这就是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

肯定、必定、必然、一定,这是同义词;或许、也许、大约、可能,这也是近义词;神奇、神秘、神妙、神圣,这也是相近相似的一些词。表达时,应尽量避免简单重复。

二、语句的分类

对于句子,可有不同的分类。例如,可分为简单句、复合句等;也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等。

句子又可以叫做命题。一个句子就是一个命题;每个命题都由句子表达。学术上,更多使用命题一词。命题有几种基本形态,即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的含义就相同了。形式逻辑上,如果原命题是“若A则B”,那么,逆否命题就是“若不B則不A”。“若A则B”与“若不B则不A”是同时成立或同时不成立的。这些逻辑知识,在中学里就是需要很好地把握的。

陈述句又称为实然性命题,祈使句也称为应然性命题,疑问句则称为或然性命题。

例如,“鲁迅是浙江人”,这是个实然性命题;“鲁迅应当是浙江人”,这是应然性命题;“鲁迅是浙江人吗”,这是或然性命题。三种不同的语句即三种不同的命题。

又例如,“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圆内接四边形对角应互补”,“圆内接四边形对角有何关系”,这是三种不同类型的命题,分别是实然、应然和或然的。

几乎所有的命题都能以三种不同形态出现。

“我们应当爱护地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还有别的地球吗”,这也是三种形式的命题。

教师所说的每句话都是一个命题。并且,每次课都会有些新的内容,因而,每次课也都提供新的命题。有一般说的语句,即日常的语句,也有表达新知识的语句,这就是专门语句了。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专门语句,专门术语。

不同的教师,可能还会有自己的个性语言,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但基本的语言形式还是那些,万变不离其宗。因而,有值得研究的共同的语言问题。

三、着重运用什么语言

“我们应当爱护地球”,这是一个带有指示性或指令性的语句,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则是比较含蓄、有隐喻性的语句。学生乃至一般人会更喜欢哪一种语言,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曾做过一些调查,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情况下,他们更喜欢或然命题。从逻辑上讲,人在或然命题面前,思维活动空间最大。在对或然命题作出回答后的事实判断或行为判断,是相关联的,是相对比较容易的,知道了事实判断,再作行为判断,答案可能有多种多样,且属于技术性问题。

学问,学问,就是学着去问。经由学“问”,获得学问。汉语里,对于知识、见识、真理等,用“学问”一词来表达,实在是意味深长的。作为学问的知识,确实是问出来的,知识是不断询问的结果。

有人说,关键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更重要、更关键的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没有发现问题,拿什么去分析和解决?诺贝尔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奖给问题的发现者而非解决者。

事实上,提出一个问题的价值高得多。这也启示我们,教学时,尽量教学生问,尽量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其次才是去分析,去解决。所以,教学不如说成是教问,不仅教“学问”,而且教学生“学着问”。

因而,着重运用或然语句教学将是更为有效的教学。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想办法由一连串的问题来体现。知识从问题始,再经过问题去深入,解决之后立即去发现新问题。自问题始,至问题终;这个“终”又成为新的“始”。

多多运用或然语句或或然命题,对于教师也可能是一个努力学习、思考和改善教学本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亦必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技巧。他们努力去体验学问过程,必定促进自己对教学过程的体验。

教师组织自己的教学,包括组织教材、设计教学、指导班级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有多方面的指导工作要做。

这里所说的,是指导,不是指挥;是辅导,不是领导;是教导,不是教训;是启示,不是指示;是期望,不是限令;是双向神往,不是单口相声;是春风化雨,不是耳提面命。

四、怎样达到教学艺术

让自己的教学能成为一种教学艺术,可能是每位教师所企求的。他们长久地从事教学,能不全力让它成为一种艺术吗?

何谓教学艺术呢?凡艺术,皆可供欣赏,并令人在欣赏中获得愉悦和美的享受。

教学成为艺术,那就应是学生可欣赏的,是学生的一种享受。在教师的教学里,应包含有语言美、逻辑美、直觉美。教学已经美不胜收了,当然是达到了艺术的境界。

教学要达到艺术境界是需要条件的。如何到达艺术?那就要教师努力去创造这些条件。这些条件至少有这样三个方面:一是知识达到相当广度和深度;二是技巧上的千锤百炼;三是不断地总结积累。

知识应有广度和深度,即要求教师知识既博又渊。渊博的知识是一项起码的条件。给学生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一缸水、一池水,这是博。

更重要的是渊。所谓渊,即更为深刻的理解,有更为深入的研习。能深入,方能浅出;能深刻,方能通俗,且不落俗套。深而不玄,浅而不薄。这就接近艺术了。

例如,教语文,论广,教师可能需对中国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都有所理解。语文是由语言学和文学组成的。在语言学方面,就需要教师既有现代汉语知识,又有近代汉语、古代汉语知识。并且,最好对语言学、语用学、文字学、训诂学等都有所了解。

至于渊,一般只能在某些方面,方方面面都渊,那是十分困难的。求甚解,体现的是起码的渊;从反面来说,就是避免一知半解。所学的,与所教的,是有很大不同的。学到了,不一定教得出来,更不一定能教得好。花更多功夫钻研,才可能达至渊。

千锤百炼的必要性是容易理解的。书法艺术是练出来的,歌唱艺术也是练出来的。教学艺术当然要靠不断训练。如果有点天赋更好,但无论怎样,总是需要长时间反复磨练的。

有的人,比较快就达到了艺术,有的可能相对慢一些。这与是否善于摸索和积累经验有关。每隔一段时间,每完成某一单元的教学,都回头看看,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有没有产生一些教学灵感?这些总结需要及时,一旦间隔时间过长,许多东西淡忘了,总结的效果就不可能很好。这种不断的总结、摸索、改善,也可视为千锤百炼的一部分。

一些科学的课程实施理念也是达成教学艺术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曾就课程资源组织与教学实施提出了“五I”课程构想。“我们特指的构想,是一个‘五I方案:信息(Information)、兴趣(Interest)、质疑(Inquiry)、智慧(Intelligence)、直觉(Intuition)……课程应当给学生‘五I,或者说‘五I构成课程。”[1]“五I”是相对而言的,是求得对一些关系(范畴)的正确处理。信息宽于知识,兴趣贵于理性,直觉先于逻辑,质疑重于聆听,智慧高于聪明。这五个方面可概括为一个意思:更关注那些更能体现人性的一面,更关注那些使人获得更好发展的一面,同时,亦非忽视另一面。“五I”是从I(我)出发的,其核心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能体现“五I”理念,信息充足,兴趣盎然,质疑充分,直觉频现,智慧丛生,那也就接近或达成教学艺术了。

中小学是比大学更容易出教育家的教育阶段。到了大学,知识传递的地位更高,而且学生有了对未来求职、谋生、就业的考虑,功利的因素增多。中小学阶段,一方面教学中功利因素较少;另一方面,在学生身上,可以看到更多天性,更为天真、纯净。这使得教师教学可以更多地按照自身的特点来展开,因而,更有利于达到教学艺术。

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有过中小学教育工作经历,如中国的陶行知、晏阳初、陈鹤琴,外国的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等。其中,杜威就是儿童中心论的创立者。

五、艺术教育的地位

教学艺术和艺术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许多的活动,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时,被称为艺术。但单说艺术,那是指音乐、美术、工艺等。艺术教学指的就是音乐教学、美术教学。

艺术教学也是需要不断熟悉、熟练去掌握的,藝术教学也需要达到艺术的高度,称为教学艺术。艺术教学不会天然地成为教学艺术,仍需探索和追求。

说一下艺术教育的地位,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教学艺术的作用。

1957年,苏联首先把人造卫星送上了天。这震惊了整个美国:自认为在科学技术上全面领先于苏联的美国,怎么在这样代表综合科技水平的项目上落后于苏联了呢?于是,美国作了各方面的检讨,从各方面寻找原因。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认为美国的艺术教育方面全面落后于苏联了,并认为苏联有高水平的艺术,有重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传统。

欧洲的历史也在说明同样的道理。许多欧洲科学家认为是巴赫以来的古典音乐家熏陶了他们。欧洲的历史是科学、艺术、哲学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艺术不是配角,并且,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引领作用。

美是一切重大科学发现的动力,美引领着科学家的行为,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这就是艺术与其他人类活动的关联,这就是一种内在逻辑。

美国在这种历史检讨面前开始行动,大力增强艺术教育。哈佛大学有一个“零点计划”,意思是,我们的艺术教育现在是零,我们就从零开始。

麻省理工学院(MIT)本是一个纯工科大学,后来也把文、理都发展起来了,还有了两个引人注目的数字:MIT总共开设了80门音乐课,选修音乐的学生高达3 000人。

艺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一所大学的高水平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一个民族的繁荣,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中国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传统。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艺术教育受到了让人扼腕叹息的破坏,1978年之后才被大力恢复。然而,在一个更自觉的高度上重视和加强艺术教育,尚需时日,任重而道远。

科学,技术,语言,文学,政治,商业……与所有这些相比,艺术都是老资格。艺术的历史已有数万年,而文明史才只有五千年。人们应该尊重、尊敬这个“老资格”。

就教育而言,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六艺”,还是古代希腊的“七艺”,音乐都具有独特的地位。

古人的智慧,教育的经历,都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具有崇高的地位。

当我们特别看重艺术教育的时候,便大大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追寻教学艺术。我们需努力锤炼,不断提升,让教学如音乐一般,让教学如诗画一般。

参考文献

[1]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