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理论课程的若干问题

时间:2024-05-09

□ 张楚廷 彭道林

德国人讲教学论,美国讲课程论。留学德国归来的李秉德先生讲教学论,留学美国归来的张敷荣先生讲课程论,年轻一代学人黄甫全讲教学论,靳玉乐讲课程论;顾明远先生、刘佛年先生干脆把这一学科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

实际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还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不同的观点都能给人一些启示。

一、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把课程理解为教学的内容,这就是以课程为上位概念的一种理解。此时,教学是下位的。

把教学理解为或定义为课程的实施,这就是以教学为上位而以课程为下位概念的一种理解。

在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性问题:我们对教学本身怎样理解?我们对课程本身又如何理解?

如果按狭义的理解,课程就很难成为教学的上位概念;反之,若作广义的理解,教学就成了课程的下位概念。

而对课程确有从狭义到广义的不同理解。以下就是8个不同层次的定义或界说:

1.课程即学科科目,或课程即学科课程。

2.课程是个体修习的科目(这就把课程与其相关主体联系起来了)。

3.课程是学校就某项专业作出的计划或进程(这里,主体成了学校,且加上了专业、计划等限制词,虽然说到了进程,但基本上还是静态的描述)。

4.课程是学校就某个学科提供的科目(这必属于学科课程的理解,只不过加上了作为主体的学校)。

5.课程是学校就某体系作出的学院安排(这是把课程仅理解为“安排”了)。

6.课程是学校提供的某种科目体系(科目体系亦即科目的某种集合,课程作为科目的组合来理解了)。

7.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切文化(这里,文化成了课程的上位概念)。

8.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可习得的一切文化(这种文化是否学校有意识提供的,不在考虑之列;而且,所谓“可习得”也必然是指学生个体,不同个体面对同样的文化,习得的状况可能不相同)。

二、广义课程概念的重大意义

把课程理解为学生在学校可习得的一切文化之总和,这是对课程作了十分广泛的界说。这里,文化成了属概念(即上位概念),而课程成了种概念。

当我们把课程与文化联系起来的时候,文化的广泛性也赋予了课程的广泛性。

由此,课程作为文化的广泛含义,也使得所有与学校文化相关的人和事,都和课程有了关联。或者说,都置于课程之中了。学校里的人,谁还能与学校文化无关呢?因而,相应的问题便是:谁还能与课程无关呢?

这样,学校的文化建设,就几乎等同于课程建设了。如果说,在学校的各项建设之中,文化建设是根本的话,那么,课程建设也成了学校建设的根本。

在狭义的课程概念之下,课程建设似乎只是教师的事。然而,对于广义的课程及其建设而言,职员们(或干部们)、员工们,不也在其中并负有责任吗?

并且,那些传统的管理部门,如总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学工处以及其他众多部门,不也有各自的文化且构成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吗?人、财、物的管理部门,社会上其他领域也有,但学校里的这类部门就有所不同了。这些部门的人员,他们的态度、观念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精神、信念、也成了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将通过不同的形式与途径影响学生的成长。

在广义的课程概念下,甚至学生也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他们不只是受惠者,也是建设者;他们不是旁观者,他们也是课程的主人。他们对于课程,既拥有权利,也承担义务。

在师生员工之中,校长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特殊责任是容易理解的。然而,校长对于课程建设的首席责任也就是不容忽略的。校长的文化自觉就表现为课程自觉。

著名的校长,通常有著名的课程观念。哈佛大学校长博克的核心课程观念,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由名著运动[1]派生出来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观念,都是经典的案例。

校长不仅应有自己独到的课程理念,而且亦应是课程建设的亲历者、实践者。

三、隐性课程的特殊意义

一般所指皆属显性课程,又称为形式课程。然而,隐性课程事实上存在。

顾名思义,隐性课程,是隐含着的,并非计划的,更非课程表早已安排好的。它存在着,却是看不见的;它可以被感悟,却是被感悟者的灵动。

实际上,与隐性课程同在的必有隐性文化。唯有学校内的隐性文化才具有课程的意义。优良的隐性文化才可能是优良的隐性课程。

教师所进行的似是显性文化,教师把天地人间存在的事实和原理明明白白地传授给学生。书本当然也起这种作用,但教师能让书本的作用变得更为生动有力,让“死”的书本变活,让无声变为有声,让无情变为有情,让课程成为活生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交往。

其实,教师所传递的远不只是显性课程,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声音、语调,教师的风度、派头,教师的情感、意念,教师的信仰与追求,所有这些都可以构成文化意义上的内容,只是多以隐性的特点存在,因而,在教师那里还存在着隐性课程。

而且,教室里的墙壁也可以成为教师,学校里的操场和其他建筑物也可以成为教师,学校里的树木和草地也可以成为教师。那些刻意关注、建设和优化着自己文化的学校多了很多很多的“教师”。

学校里的文化尚可分为物性文化与神性文化,后者主要是观念文化,前者则是附着于物上的观念文化。这种文化,是一面面无形的旗帜。从那里,学生可认感受到,应当崇尚什么、追寻什么、珍惜什么。

一方面,需要可被感受的丰富、神奇;另一方面也需要便于感悟,同时,也需要学生有着优秀的感悟品质和能力。这都是可以发展的,从而是可以种植和栽培的。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和对植物的栽培[2]。其后,引伸为对人的培育和开发。这让我们进一步看到文化与教育的联系,看到将课程理解为文化的恰当性、合理性;人为开发是依托于文化的,并让人称为文化人。

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在学校里都是课程。一般来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隐性文化上。我们可以把哈佛大学的课程计划搬来,把他们的教科书翻译过来,但哈佛大学的隐性文化无法搬运过来,无法将它经过漫长岁月积淀起来的传统文化搬运过来。并且,哈佛就是哈佛,耶鲁就是耶鲁。

四、关于课程哲学

课程当然与知识有关,教学就是传承知识。但课程不只是知识,还有情意在其中。当我们把课程作为一个动态的观念来看待时,教学便都在其中了。

说到知识,也有种种不同的观念,相应地,就有对知识不同种类的划分。例如,有所谓自由知识,与之相对的便是实用知识。古希腊哲学家把知识与自由联系起来,认为有一类知识可以叫做自由知识,而它与培养自由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自由教育的观念。

又比如,许多知识由语句或命题来表达,而命题就可以划分为实然性命题、应然性命题和或然性命题。各种不同的命题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课程应当运用什么语句或命题,这也成了基本的教学思想之一。实然命题与或然命题及相应的知识,实际上可归属于自由知识。

关于教育的系统理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被公认为开山之作。至于教育哲学,1848年德国人逻逊克兰兹的《教育体系论》则是首创之作,美国人在将其翻译成英文时,就命名为《教育哲学》。

人们对宏观事物的认识,并不能替代对微观事物的认识,正如,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起源,并不等于立即知道了人及其意识的起源。

知道了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的起源,也不等于知道了课程理论和课程哲学的起源。

关于课程的第一部著作属于美国人博比特(1918年)。从哲学上去思考课程,则与美国人布鲁纳的名字联系在一起。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观。

哲学的基本性格是批判和质疑。在结构主义课程观出现后就有了对其之质疑,由此而产生了后结构主义。

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泰勒提出了他的课程理论。他认为,课程就在于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最后还反馈,检验当初确定的目标是否实现。

另一位美国课程专家多尔,称泰勒的原理是现代主义的。他对其提出了质疑,并称自己的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的[3]。

多尔在批判或质疑基础上提出了“四R”原理,即所谓丰富性(Richness)、关联性(Relations)、回归性(Recursion)和严谨性(Rigor)。

其实,多尔与泰勒相比,并没有走多远。倒是他提出的“三S”思想很有意思,但对“三S”,他只是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译本的序言里一带而过,未予充分阐释。

中国学者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泰勒理论,也不同于“三S”、“四R”的课程理论。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哲学》[4]一书中提出了“五I”课程观。

在这种课程观之下,把信息与知识、兴趣与意志、直觉与逻辑、质疑与聆听、智慧与聪明,作为一些哲学范畴来讨论它们的辩证关系。

信息(Informafion)宽于知识,兴趣(Interest)先于毅力,直觉(Intuition)重于逻辑,质疑(Inquiry)贵于聆听,智慧(Intelligence)高于聪明。

这个“五I”观念,实际上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知识似乎只限于书本,只限于看的、读的、听的。其实,知识是信息,但信息不一定都是知识形态的东西。教育所传递的是知情意,而知情意的统一与和谐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课程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人的健全发展和自由成长。因而,课程应当是人的课程。

“五I”课程观所体现的正是这一理念。

[1][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9.

[2]冯契.哲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69.

[3][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中文版序.

[4]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5-1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