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陆如泉 林姿汝 徐小峰 武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在发展业务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石油行业涉外范围较广,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呈现不同的履责表现。在对不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及指标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履责现状,与履责成绩卓越的企业进行对标,提出中国石油企业在不同社会环境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方案及措施。中国石油企业应该结合行业特点,在现有基础上取长补短,主动高效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展现大国风范。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石油企业;海外业务;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1)02-0011-09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有效履行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资源国)长期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1,2]
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对创造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共享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责任的履行减少了企业经营的风险,维持了企业与政府的良好关系,维护了企业品牌的良好形象。近年來,中国石油企业担负着“新时代”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走出国门提升国家整体形象和软实力的重任。[3]面对资源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差异,需要根据资源国政府及社会需求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履行社会责任,增强资源国民众的认可程度,持续提升企业在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此,本文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研究,从国际、国内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出发,分析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标借鉴BP、ExxonMobil、其他央企及华为等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针对不同海外地区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方案设计,以期为中国石油企业在不同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社会责任实践提供指引。
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成
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1997年,约翰·埃尔金顿提出企业要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重底线”理论,[4]即要拥有确保企业生存的财务实力,同时必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如图1所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石油企业在石油开采、图1 企业社会责任“三重底线”加工和销售时对其利益相关方(如职工权益、环境资源保护、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应负有的各项责任和义务。[5]
本文所研究的是狭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特指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相对应,主要包括对项目资源国扶贫、教育、文明建设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贡献。
基于“三重底线”理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议程》)、环境社会治理(ESG)评价体系、CSR评价体系(如ISO 26000、SA 8000、GRI等)等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了社会责任履行依据和规范准则。[6-11]本文将三类体系进行了对标比较,见表1。
三类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均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了社会责任履行依据,且此依据原则上能够被所有类型的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行业所采用。《议程》为各参与国家和组织提供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并未明确具体评价指标和行动方案;ESG评价体系则偏向于通过对企业的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指标评价来为投资提供依据。[6,8]二者均未在具体评价指标、行动方面对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且指标分类比较概括,不能直接指导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而CSR评价体系特别是ISO 26000则分析了社会责任的特点、原则和核心内容,提供了社会责任融入组织的全面、详细、实用的可操作的指导和工具,应用范围广,能更好地指引企业进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实践。[10]
由于石油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需求复杂等特点,易受到国家宏观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行业因素等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石油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会表现出异于一般企业的独特性。[9]中国石油企业现行的社会责任体系是在参照ISO 26000的基础上,依据国资委关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相关要求,[12]充分考虑石油行业敏感性、政治相关性和社区影响力等特点编制而成的。该体系将能源供应作为大类指标单独列出,丰富完善了社会参与和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等指标,用以指导石油企业境内外社会责任的落实。
三、不同社会环境下中国石油企业履行海外社会责任的挑战
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企业自1993年实施“走出去”战略,始终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理念,追求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重视资源国社会利益和公共利益,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大力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按时足额纳税,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在帮助资源国人民改善生活、医疗、教育条件,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成果。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已经在中亚、中东、非洲、亚太、拉美、欧美等合作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海外履责系统。[13]基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石油企业采用了不同的项目合同类型,因此其履行海外社会责任也面临不同的挑战。[14]
(一)非洲地区
非洲地区国家大多经济落后、政治复杂、战乱频发,该地区大多采用产品分成合同模式。[15]产品分成合同通常较为简单直接,条件较为优越,在税费方面,与石油有关的税费几乎全免,且合同没有头份油的要求。同时产品分成合同会明确要求油公司在该国进行投资开发时,需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通常包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等责任条款,由资源国政府负责监督执行。
由于合同运作周期较长,所以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项目数量多、资金投入大,且与资源国政府共享产出利润。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时更重视资源国民生建设(如教育、医疗卫生、道路、慈善等),呈现出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16]但是在不断夯实长期合作的同时,也存在政治局势复杂威胁项目及人员安全、社会责任投资回报小、缺少专业企业社会责任职责部门及机构等问题和挑战。[17-19]
(二)中亚及北美洲部分地区
该地区大多采用矿税制合同模式,如哈萨克斯坦政府要求油公司与业务所在地州政府签署《社会经济合作备忘录》,履行支持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的社会义务。[20]矿税制合同规定的企業社会责任主要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体、慈善五个方面,通常还会根据资源国政府政策扶持当地农业发展。石油企业在这些地区斥巨资修建基础设施、发展教育,与当地居民需求契合度高,社会责任接受程度高。但也存在社会责任履行大多依托资源国政府、不能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作用、缺乏反馈机制和透明度、投入大回报小等挑战。
(三)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国际石油公司的投资,该地区大多采用服务合同模式。该模式下的石油资源归属于产油国,使得产油国或国家石油公司对其石油生产和供应有更大的控制权,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伊拉克项目服务合同要求石油公司对公益项目无偿捐助、部分承包合同必须由当地承包商承担,对环境保护、改善当地经济环境及劳工方面都进行了规定。
服务合同下石油企业社会责任主要集中在社区公益、环境保护、社区建设、劳工培训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通常还会根据资源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扶贫救济等活动,与资源国对社会责任需求契合度高。另一方面,中东地区比其他地区存在更多的问题和风险,例如资源国政治与安全局势复杂、合同周期短注重短期效益、缺少媒体宣传等。
(四)拉美地区
拉美地区被称为“美国后院”,受美国的影响较为严重。拉美作为全球实施国有化政策最彻底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的进入举步维艰。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形式以合资公司制项目为主,其中委内瑞拉和秘鲁等国家项目较多。2018年中国驻拉美各资源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发布的《对外投资合作指南》中明确要求,中国企业在拉美各资源国进行项目投资时,要履行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
在受外部监督严苛的合资合同下,中国石油企业在拉美地区履行社会责任更为谨慎。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慈善事业、教育、人道主义援助以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委内瑞拉、秘鲁等国,社会责任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社区建设和教育方面,通过援建学校,提升教育水平,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拉美地区也面临暴力袭击事件威胁项目安全、文化差异使得员工融入社会困难、社会责任履行仅停留在社区建设等挑战。
四、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履责经验及存在问题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已取得显著成效,并赢得资源国政府等合作伙伴的赞扬,但是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海外履责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的经验
1.积极与资源国政府合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际遇下,依托资源国政府所开展的社会责任项目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特别是“大政府小社会”型的国家更为顺利。通过与政府、社区代表组成委员会深入社区,建立与社区的长效沟通机制,借助政府公信力缓解资源国社区居民的抵触心理,营造了良好的油气业务开展和社会责任履行氛围。
2.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受益群体的广泛性
中国石油企业严格遵守各个国家对外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兼顾资源国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公益组织的利益。与资源国政府签订协议,满足资源国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依托当地社会资源,积极扶持当地企业,注重采购所在地的产品和服务,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实现劳工本地化,促进社区就业;为公益组织捐钱捐物,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多层次、多受益群体的社会责任对于缓解石油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3.注重用工本地化
中国石油企业倡导尊重、开放、包容的文化,坚持“海外用工属地化、专业化、市场化”,不断健全员工培养机制,努力推动实现员工本地化和人才队伍国际化。持续提高用工本地化程度,重视吸引和留住当地优秀人才,加大当地员工培训培养力度,提升当地员工在重要技术和管理岗位的比重,增加石油企业的海外认同感。[21]用工本地化政策,不仅让当地雇员在公司业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企业在资源国当地的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了人才力量。
4.促进社区发展,积极建立沟通机制
社会责任的履行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创造就业、贡献税收以及为当地供应商带来商机方面,而且体现在降低生产运营活动对社区环境和社会的潜在风险、维护社区居民的人权方面。石油企业在海外许多地区设有环境保护和社区关系协调机构,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代表等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沟通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实现合作共赢。
(二)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中的问题
1.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
由于社会责任项目与具体合同的匹配度低以及合同条款协调不到位等原因,使得项目的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该问题存在于拉美、中亚、中东、非洲以及亚太等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并且是各类油气合同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性问题。尽管资源国对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评价和认可度较高,但相对于大量的资金投入,未能充分利用合同优势实现合理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回报。
2.对底层人民关注欠缺
大型油气项目多依托于资源国政府,除了合资公司外,其他类型合同均为与当地政府或代表政府的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缺少对当地社会的实地考察,造成了制定社会责任执行措施时可能忽略了基层人民最迫切的需求。该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亚、中东、非洲以及亚太等地区,对应合同类型主要为产品分成合同、矿税制合同和服务合同。中国石油企业在各个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大相径庭,缺少对资源国当地社会深入细致和全系统的实地考察,当地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不足。
3.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
石油企业更多地对油气项目自身进行风险防控,相比之下忽视了在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方面对项目人员、所在社区的风险防控。该问题主要发生于非洲、中亚、中东、拉美等社会动荡国家,且在各类合同中都有所体现。中国石油企业在此类动荡国家的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完善,加之资源国对外企油气项目的反感以及社会需求无法满足、文化风俗相悖等,都会导致项目人员及项目财产遭遇威胁。
4.社会责任宣传不充分
由于缺乏“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没有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宣传作为提高自身效益的手段,使得资源国居民对企业社会活动知之甚少。此问题集中发生于非洲、中东、拉美等中方群众基础薄弱的地区。中国石油企业缺乏与当地媒体、非政府组织良好的、深入的沟通和合作。中国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年报中,相关资料数据不够全面详细,针对某地区和国家的单独年报更少。
五、国际国内优秀企业社会责任对标分析
国际油气同行、中国央企和民企在全球不同地区都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实践,与其进行对标分析,可以为中国石油企业今后在不同地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经验借鉴。
(一)BP公司在非洲
BP公司有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安全、道德与环境保障委员会专门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业务的管理。[22]
BP公司在非洲(安哥拉、埃及等国)多为产品分成合同,且合同期限长,
在该区域的社会责任投资最多。结合非洲社会发展起步晚、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社会动乱等特点,BP公司注重与资源国当地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制定具有可持续效益的社会投资计划;注重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救助,主要在基础教育、医疗、就业和社区建设方面进行投入,并且具有持续性(大多数项目周期在三年以上)。这与当地需求基本吻合,有利于BP公司在当地树立更好的口碑,也有利于对成本进行回收。
(二)ExxonMobil公司在亚太
ExxonMobil公司设有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如图3所示),社会责任从指导原则、董事会、执行、管理系统四个层面自上而下逐级实施,董事会明确要求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授权给公司的管理层负责相关事务。
ExxonMobil公司在亚太地区(印度尼西亚、卡塔尔、澳大利亚)多为产品分成合同和矿税制合同。该地区国家大多政局稳定、社会治安良好,为ExxonMobil公司在该地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如印度尼西亚,ExxonMobil公司注重投资于基础教育、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在经济发达国家,如卡塔尔和澳大利亚,则注重发展高等教育、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精神文化追求,注意和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关系。
(三)中國央企在海外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蓝皮书(2019)》中指出:央企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向海外经营相关方提供技术援助及咨询服务,参与东道国环境保护,并运用内部“帮传带”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等。[23]如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国际”)等央企在海外发展过程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中国企业海外履责积累了丰富经验。
三峡国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过程中,结合各国情况积极探索与当地共享发展的途径。在海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始终践行“善若水,润天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24]在巴基斯坦,实施中国三峡-巴基斯坦移民奖学金计划,践行“精准帮扶”理念,实现“扶贫先扶智”;在巴西,通过积极举办文化教育、环境保护教育、电站科普等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积极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四)华为在欧美发达地区
华为基于ISO 26000/SA 8000建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协调和落实,其社会责任组织结构如图4所示。
欧美发达国家大多经济发达、政局稳定、社会保障制度良好。华为在欧美发达国家(英国、法国、加拿大)与当地政府、知名企业、工会和非政府组织合作,避免发生罢工和抗议活动。以当地需求为基准,融合自身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企业社会责任集中在高等教育、劳工保障、性别平等、自我价值实现和环境保护等高层次要求上。
(五)对标启示
通过对国际油气同行、中国其他央企和华为公司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各国际公司大多设有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无论是社会责任活动实施方案还是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此外,其社会责任实施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侧重不同的社会责任活动,并将社会责任活动作为一项长久且连续性的投资进行,增加当地认可度,夯实各方合作基础,推进当地业务长远发展。
六、不同社会环境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履行方案
长期来看,中国石油企业应在油气投资业务的引领下,积极响应***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履行经济、社会和政治“三大责任”,不断开展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完善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当地政府和社区的需求,推进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确保中国石油企业海外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中国石油企业各海外合作区域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不同特点,对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社会责任履行方案进行差异化设计。
(一)中亚地区
该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侧重经济发展及劳工本地化等方面。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及中国石油企业技术水平等业务能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应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劳工权利保护: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应切合政府要求和当地社会需求,注重劳工本地化、就业技能培训、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及完善的晋升机制,尊重当地员工人权。通过劳工本地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企业的社会认同感。此外,进行职业培训能够全方位提高员工技术水平,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晋升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增强员工创造力和归属感。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区培训方面,可进行高质量的本地人才培训,借助政府力量促进就业,加快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油气项目所处的区域多是经济非常落后的区域,道路通勤、政府办公、医疗教育等设施非常破旧,石油企业可帮助改善项目所在区域的学校、医院、道路等基础设施,为发展提供保障。
(3)抢险救灾捐助:中亚地区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等国冬季降雪量大,极端天气较多,温度变化幅度大,且经常出现融雪后的洪灾。中国石油企业在面临自然灾害或疾病爆发时,应对灾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后重建支持,维护良好持续的群众基础,树立中国石油企业的良好口碑。
(4)加强社会联系及沟通:中亚国家大多属于“大政府小社会”类型社会形态的国家,政府拥有高度的决策权和发言权。企业应与政府建立友好关系,签订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协议,在项目过程中与非政府组织或社区发生纠纷时,让政府出面协调解决;坚持“三联机制”,与政府、社区、员工密切沟通,打破交流壁垒,了解各方诉求,确保各方满意。[25]
在项目现场设立意见箱,公示项目领导的联系方式和办公地点;成立沟通调查小组,公平公正地解决劳工权益纠纷,避免引发不良事件,积极维护中国石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开放投诉系统,对社区居民投诉或建议进行统计,了解其最迫切真实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
(二)中东地区
该地区局势混乱,战乱频发,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威胁,也给企业在当地的油气项目带来了严峻挑战。需要在此类国家开展重点关注安全、民生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履责重点包括:
(1)劳工权利保护:在资源国推动“本地化”的进程,灵活聘用本地员工,增加本地员工使用率。注重劳工的工薪待遇问题,包括工作环境、加班时限等。
(2)社区安全保障:中东伊拉克等国的政治局势十分复杂,劳务人员和社区的安全难以保障。应在项目所在地附近建立封闭式营地,并雇佣当地的安保队伍对生活区进行保护;建立紧急管理机制,对营地的实况进行监控和风险防范,方便地区负责人监控社区和营地的人员财产安全状况。
(3)战后重建:处于战争中的中东各国对基础民生的保障十分渴求,中国石油企业可以帮忙重建战后社区,例如社区的基础设施重建、人民基础生活需要的补给等。对社区进行安抚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4)积极组建联合体:与其他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组成联合作业体,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油气项目的运营管理,共同承担责任、分担风险,避免企业社会责任负面问题的出现;同时,还需要积极与政府、当地部落等非政府组织进行积极沟通合作,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三)非洲地區
非洲各国普遍存在经济水平较低、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农业人口多、技术条件差等问题,履责重点包括:
(1)劳工权利保护:可雇用和培训当地员工,使社区居民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各个层面;对当地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可吸纳本地员工从事管线防护工作,一方面促进当地就业,另一方面为项目安全建立一道防线。
(2)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应努力改善居民社区生活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公路、铁路、电信、电力设施等;援助社区学校建设,资助贫困学生,支持优秀学生出国学习;加大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现代化农具,聘请农牧业专家深入社区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
(3)注重社会福利:在尼日尔等疾病频发的国家可与当地慈善组织合作,加强宣传,改善社区卫生条件;在乍得等森林资源匮乏国家可通过社会公益,植树造林,造福社区;在南苏丹等死亡率较高、生活水平差的国家可设立专项基金,关注妇女儿童健康。
(四)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富活力的地区,拥有经济发达国家和大批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由于其发展差异,不同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澳大利亚等较发达的国家注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建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国注重教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石油企业在亚太地区的履责重点具体如下:
(1)劳工权利保护:雇佣当地劳工,并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避免出现大型安全事故;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定期为员工提供身体检查;注重性别平等,避免出现劳工纠纷。
(2)注重社区发展:在缅甸可为当地社区修建公路、桥梁、电力工程设施;建立学校,设立奖学金,组织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在传染病高发阶段,组织义诊和救援活动。在印度尼西亚可帮助发展海路、航空,修建公路、电力设施;与当地高校合作,邀请学生来中国留学,赞助国际化教学;资助医院、举行义诊活动。在澳大利亚可与当地高校或组织合作,组织各类科技和创新活动。
(3)注重环境保护:亚太地区森林植被等资源丰富,风景秀美,各国提倡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石油企业应及时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积极与环境保护组织合作,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和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4)社会公益投入:在缅甸应与当地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关系,赞助活动基金,定期参与环境保护、扶贫救助、捐资助学等社区公益活动。在澳大利亚应尊重并支持当地文化发展,举行文化交流活动。
(五)拉美地区
拉美地区各国均为发展中国家,普遍经济水平较低,社会责任需求相对一致。且拉美的秘鲁、巴西等国都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国家,工会力量强大,注重劳工权益保护,罢工事件频有发生。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履责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劳工权利保护:采取“自己培养自己雇佣”的方式,将社区技术培训与社区就业相结合,邀请当地员工到中国学习参观,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2)注重社区发展:应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定期进行巡诊服务,或者直接建立小型医疗诊所;支持当地性别平等建设,对社区女性进行技能培训,建立托儿所等设施。
(3)社会公益投入:应因地制宜,在巴西可开展有关足球的社区活动,对社区居民赠送印有石油公司标识的足球器材;在秘鲁,可参与污水处理,提供相应的污水处理装备,同时注意品牌标识宣传。在灾害发生时应积极进行资金捐助、人员救助或灾区重建活动。
(4)与社区及政府对话:应坚持“三联机制”,与政府、部落、社会各方、合作伙伴等积极合作沟通,特别是在巴西,要与当地酋长及原住民耐心详细沟通,考虑他们的需求。
(六)北美地区
北美地区国家稀少,但本地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社会相对稳定、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也较为完善。中国石油企业在北美的项目主要集中于加拿大,企业的履责重点主要有:
(1)参与社区发展:教育方面,可与当地高校合作,捐助资金和设备,针对石油学科联合培养,进行技术培训、提供就业机会或开展石油企业实地体验活动,增加当地对中国企业的认可程度;劳工方面,努力实现本地化经营管理,进行社区技术培训,实施劳工本地化,信任并重用当地骨干员工,与当地居民形成利益共同体;医疗方面,对医疗相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资金捐助。
(2)注重环境保护:加拿大地区社会责任体制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较为完善,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和执行当地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国际准则,并动态地建立和完善适应该地区运营项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和方法,以适应法规等外部环境变化;采取环保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对加拿大国宝动物河狸进行保护、定期开展种植枫树活动、使用最好的电机等设备减少大气污染以及建立垃圾回收中心等。
(3)与社区及政府对话:应与各级政府、当地居民、原住民及工会等组织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同时还应与政府签订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协议确保有据可依;与合作伙伴BP、Shell等国际油企进行积极协作,优势互补,提高社会认同感。
(4)增强透明度管理:应注重信息披露,增加公众对企业的正确认知;完善沟通渠道,建立企业多语言官方网站;雇佣熟悉当地风俗习惯和业务的专业人士,定期与社区、政府或非正式组织沟通。另外,要善于与当地媒体始终保持良好沟通与协作,确保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实施信息传递畅通,提升企业良好形象,继而增加社区认同感。在与媒体打交道时要注重交流技巧,体现诚信,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避免产生争议冲突。
七、保障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社会责任开展的措施建议
(1) 加强领导力,形成思想共识。
战略层面要转变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化被动履责为主动履责。石油企业领导层应认识到社会责任实践对资源国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行不同政治与社会环境下社会责任实践。
组织层面应自上而下统筹管理,自下而上逐级反馈。应建立公司领导层为主、项目公司为辅、当地员工为支撑的社区工作小组,自上而下统筹管理。社区工作小组也应自下而上逐级反馈当地社会责任现状,方便石油企业及时调整社会责任策略,达到资源国和石油企业双赢的局面。
(2) 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制机制。
中国石油企业在战略层面应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和经营理念,从具体实践层面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石油企业国内外社会责任部门应该积极沟通交流,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此外,对全员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和培训,规范企业投资与经营行为,明确责任部门,完善社会责任的指标要求、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将社会责任履行落实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
(3) 积极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中国石油企业除了捐款捐物改善社区环境,还要从精神文化层面对企业形象进行宣传,如创办文化刊物、资助广播电台等。企业应充分发挥微信、微博、脸书、新闻客户端等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多形式全方位对项目所在地社会责任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经验,打造“石油企业总部+专业公司+项目专项报告”的立体化可持续发展报告模式,点面结合宣传企业形象。
(4) 灵活应对非政府组织和西方媒体。
石油企业应与当地非政府组织保持良好互动关系,实现长期、稳定、和谐发展。[26]面对西方媒体的质疑,企业应深度报道企业社会责任贡献,改善西方媒体偏见;建立新闻例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披露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张婧妍.近年来国际投资协定中所涉“投资者社会责任”问题[J].商场现代化,2019,892(7):190-191.
[2] 董学明,曲会,邓翠华,等.海外大型油气合资项目运营管理实践及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18(8):55-60.
[3] 王贺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发展中东道国承担社会责任问题探讨[J].对外经贸,2015(12):31-33.
[4] 鄭丽娜.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界定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0(27):96-97.
[5] 严洁.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0.
[6] 常远,王建平.国际社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J].水利发展研究,2018,18(10):65-68.
[7] Galbreath J. ESG in Focus: The Australian Evidenc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3,118(3): 529-541.
[8] 王丹励,管竹笋.ESG指引之社会范畴指标对标分析与信息披露[J].WTO经济导刊,2017(3):21-25.
[9] 张贞宣.基于ISO 26000的中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0] Qi L, Wei T.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ISO 26000 Standard[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2013,34(3):84-92.
[11] 钟德明.ISO 26000与GRI框架的关系解读[J].WTO经济导刊,2011(3):74-74.
[12]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促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文件[J].WTO经济导刊, 2016(8):42.
[13] 齐丽云,苏爽.中国石油的企业社会责任演进过程——基于组织意义建构和制度整合视角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8,11(6):565-576.
[14] 韩凤君,肖华娟.石油产品分成合同类型简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22-26.
[15] 康安.苏丹与印度尼西亚石油产品分成合同财税条款对比[J].中国经贸导刊,2010(9):87-87.
[16] 李冰.国际油气资源合作合同模式比较[J].中国石油企业,2017(4):70-74.
[17] 崔灿,李雪冬.非洲中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刍议——以苏丹为例[J].税务与经济,2017(2):57-63.
[18] 朴英姬.跨国石油公司社会责任与尼日利亚的可持续发展[J].西亚非洲,2017(1):115-140.
[19] 邓向辉.中国与苏丹的石油合作[J]. 中外能源,2009,14(11):1-6.
[20] 董若愚.中哈合资公司在哈国的发展策略[J].中国石油企业,2013(3):80-81.
[21] 李树峰,徐启东,孟庆兵.跨国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2):17-21.
[22] 李文.国际大石油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与最新责任管理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2012(9):47-53.
[23] 邓向辉.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2):12-16.
[24] 金芳.中央企业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的思考——以三峡国际海外社会责任项目管理为例[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7):70-72.
[25] 2019年中央企业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J].经济导刊,2020(1):5.
[26] 李宏伟.浅谈涉外中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J].中国有色金属,2018(S1):282-284.
责任编辑:曲 红
Research on Overseas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Oil Companies Based on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s
LU Ruquan1, LIN Ziru2, XU Xiaofeng2, WU Lei3
(1.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07,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3.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Langfang, Hebei 065201, China )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Going Global" and actively fulfill their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hile developing their businesses. Chinas oil industry has a wide range of foreign-related activities, which shows different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firstly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fferent CSR systems and indicators, summarizes the overseas performance of Chinese oil companies, and selects enterprises with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to study the standards. Finally, plans and measures are proposed for Chinese oil companies to fulfill CSR in different social environments. Chinese oil enterprises should draw on the strong points of others and actively fulfill their 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ith high efficienc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the style of a major country.
Key words: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il company; overseas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
收稿日期: 2020-04-28
基金項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软科学研究项目(中油研20190124)
作者简介: 陆如泉(1976—),男,江苏扬州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际部教授级高级经济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能源合作与战略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