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山东省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时间:2024-05-09

范秋芳 刘兰廷 张玉帅

[摘要] 基于1980—2012年的相关数据,选取物流发展成效指标、物流供给指标、物流需求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利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测算山东省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区域物流需求、供给、规模的增长均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经济增长也推动了物流产业发展。山东省要注重提高区域物流供给能力、优化区域物流布局、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物流产业集团、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以物流产业发展促经济增长。

[关键词] 物流产业;区域经济; 经济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5-0025-06

一、引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物流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贡献作用。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作用方面的研究最先是从国外起步的,Jara Diaz从微观的视角,结合国际上多个国家的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研究认为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演进。[1]Heejoo等研究了在物流运行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影响的波及范围和规模。[2]国内关于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桂寿平等构建了囊括区域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结果说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互为作用的正反馈机制。[3]刘爽研究发现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加大,影响度在提高,但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仍然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地位。[4]刘俊华等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近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模型构建与拟合,认为增加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并运用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物流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5]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684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名第三。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中坚力量之一,发展迅猛,2013年全省物流总额达到105831亿元,物流业增加值28714亿元,占GDP比重728%,社会物流总成本7081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的比率为179%;物流产业完成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加257%。全省以各种运输方式发送的货物量2745亿吨,相较上年增长1234%。①作为一个兼具辐射和扩散效应的产业,山东省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然而山东省物流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物流产业布局不合理、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信息化水平低、物流企业成本压力大、物流园建设规范性差等。因此,研究山东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助于确定山东省物流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区域物流体系,确定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符合山东省“区情”的物流产业政策与措施,有助于实现山东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理论模型与指标的选取

(一)理论模型

1.变量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方法不仅能有效处理时间序列分析过程中“伪回归”问题,而且还能保证不丢失原时间序列包含的有用信息,具有重要的实证分析意义。协整的概念最早由格兰杰(Granger)提出,1987年给出了正式定义:如果一个时间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变成平稳序列,称原数列是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经过二阶差分才变为平稳序列,则原数列是二阶单整序列,记为I(2)。一般的,如果一个非平稳时间序列Yt经过d阶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则称这个序列是d阶单整序列,记为I(d)。

由此可见,虽然各变量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如果两个变量都是单整变量,只有当它们的单整阶数相同时,才可能构成协整;如果它们的单整阶不同,就不可能构成协整。从协整的定义看出,(d,b)阶协整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协整关系,它的经济意义在于:如果两个变量是(d,b)阶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均衡的关系。

在进行变量间协整检验时,首先用OLS方法对变量进行估计得出长期均衡方程并保存残差项,然后对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可采用ADF检验方法),如果残差项是平稳序列则被检验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10月

第30卷第5期范秋芳,等:山东省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研究

2.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只是检验了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本思路是:如果X是Y变化的原因,X的变化应该发生在Y变化之前;如果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X应该有助于预测Y,即在Y关于Y滞后变量的回归模型中,添加X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应能显著地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利用X和Y的过去值对Y进行预测比单用Y的过去值对Y进行预测产生的误差小,则X是引起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如果添加X的滞后变量后,未能显著增加模型解释能力,则X不是引起Y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步骤如下:

并计算各自的残差平方和ESS1和ESS2。

其次,假设β1=β2=…=βk=0,即假设在模型中添加了x的滞后项并不能显著地增加模型的解释能力。构造统计量:

F=(ESS1-ESS2)/kESS2/(n-k-s) (3)

式中,k为x的滞后项个数;s为y的滞后项个数;n为样本容量。

再次,利用F统计量对原假设进行F检验,那么对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若 F>Fα,则拒绝原假设,即认为βj中至少有一个显著不为0,说明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反之,则认为x不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

最后,同理,若检验y是否是引起x变化的原因,将模型中x、y互换,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二)指标的选取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物流产业特征以及本研究的目的,选取物流发展成效指标、物流供给指标、物流需求指标来衡量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选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然后将以下四个指标综合起来分析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1.物流发展成效指标(WLZ)

它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指标,主要反映现有经济、物流环境下物流的实际发展情况。关于物流发展成效的衡量标准,有学者在以往研究中曾经提出物流产业增加值、物流产业产值、物流产值增长率、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三方物流企业数目、第三方物流产值占全社会物流总成本比重等指标。不同的指标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其中物流产业产值指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可以较系统地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物流体系的完善程度。鉴于此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山东省尚未对物流增加值、物流成本等进行专门统计),本文采用物流产业产值衡量物流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国家标准局制定的行业分类标准,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因此本文采取山东省统计年鉴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物流产值的指标,记为WLZ。

2.物流供给指标(WLC)

物流供给是区域物流能力的基础,其发展程度是衡量区域物流运行是否有效率的重要指标。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区域物流企业数量及其服务能力、物流信息系统等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物流供给能力,其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站点的布局、网络的连接与融合及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也包括区域内物流园区的建设与维护等。区域物流企业数量及其服务能力包含区域内物流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服务水平、仓储运输能力等。物流信息系统可以将区域内物流需求、运作及物流行为的最终实现连接起来,最大限度地缩减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其愈完善,物流供给水平愈高、能力愈强。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选取物流网络里程来衡量区域物流的供给能力。现代社会物流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及管道五种方式,由于可获得的统计年鉴中尚没有山东省航空及管道运输里程的专门统计,因此本文只考虑公路、铁路、水路的营运里程并以其简单加总所得总里程来作为区域物流供给状况的度量指标,记为WLC。

3.物流需求指标(ZZL)

物流需求是指全社会各种经济、生产、流通活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所引致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社会对物流的总需求是通过各种物流需求量的加总反映出来的,但物流量不完全等于社会对物流的总需求。在物流能力能充分满足物流需求的条件下,物流量近似反映物流需求;当物流能力不能满足物流需求时,物流量则不能充分反映物流需求,尚未满足的部分代表了物流的潜在需求。从衡量区域物流需求角度说,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等均可以量化。本文选取一定时期区域内货运周转量作为物流需求的衡量标准,该指标综合考量运输量和运输距离,能全面地反映生产运输成果。货运周转量是指运输货物数量与运输距离的乘积,即:货物周转量=实际运送货物吨数×货物平均运距,记为ZZL。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体现经济增速及经济增长的质量。从量的角度来看,它集中体现商品供给量的增加也即国民总产出的增长量,考虑人口因素则体现在人均产出的增加;从质的角度来看,它囊括了经济发展速度、增长的平稳性、价格稳定性、各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居民消费水平及质量、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等,体现的是社会经济总环境的总体进步与提高。根据模型量化需要,本文选取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尺度,记为GDP。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处理

1.剔除价格因素变动影响

选取2013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记载的1980—2012年统计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上述四个指标中区域物流产值指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均受价格波动因素的影响,因此首先对这两个指标做剔除价格因素变动影响的处理。

选取1980—2012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80年=100)对地区经济发展指标进行价格因素的修正,方法如下:

某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980年地区生产总值×该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且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由于山东省统计年鉴中对物流产值指数的记载尚不完善,因此选取1980—2012年山东省第三产业产值指数(1980年=100)对物流产值指标做价格修正,方法如下:

2.消除异方差影响

为了提高分析的有效性,须消除异方差因素影响,因此对已选取的四个指标变量做对数转换处理,得到四个新的序列,记为lnWLZ、lnWLC、lnZZL、lnGDP。所有的模型均采用Eviews 60计量软件予以计算。

(二)平稳性检验(ADF检验)

首先,对选取的四个指标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在样本期间内,根据ADF检验方法,各时间序列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它们均为非平稳性时间序列;通过对各时间序列做一阶差分生成的新数列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在相应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可以拒绝原假设,序列具备了平稳性质,也即差分序列为I(1)序列。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EG检验法)

根据EG两步检验法,首先将lnGDP分别与lnWLZ、lnWLC、lnZZL进行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括号内为t检验值)得到方程如下:

然后对三个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选择不包含截距项、趋势项的检验方程,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IC)确定滞后阶数,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三个残差序列均在一定水平上拒绝了单位根过程,也即三个残差序列均为平稳性序列,根据协整检验思想,该结果也说明了lnGDP与lnWLZ、lnWLC、lnZ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DP与lnWLZ、lnWLC、lnZ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整关系,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要求,为了明确山东省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四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Eviews60计量软件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表3。表3中P值表示接受零假设的概率,P值越小说明自变量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能力越强,因果关系越强烈。由表3看出:(1)lnGDP与lnWLZ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全部拒绝了原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即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物流产值的增长,同时物流产值增长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lnGDP与lnWLC检验结果在10%显著水平上互为因果,也即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了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增长,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3)lnGDP与lnZZL的检验结果也显示,二者关系互为因果,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物流需求的增长,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时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增长带动物流需求方面的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地增加了物流需求。

根据以上差分方程,各回归方程DW值均在接受范围之内,说明已经基本消除自相关因素影响,根据T检验值只有少数几个系数没有通过检验,此外根据R2值、调整R2值、F统计值,各个模型拟合优度都很高,说明模型有较高的可信度。

由式(7)、(8)可以看出:物流产值每增长1%,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2875%;区域经济每增长1%,会带动区域物流产业增长09177%。这说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发展互为因果,经济增长会显著地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而区域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相对有限但仍然是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式(9)、(10)可以看出:物流网络里程每增长1%,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043%,虽然效果并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是正向的关系;区域经济每增长1%,物流网络里程增长0031%。该结果也说明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尚显不足,这就要求地方各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区域物流的供给能力;此外可以看出,物流供给能力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这要求一方面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区域物流供给水平,通过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物流园区、提高物流服务企业经营效率和水平等举措进一步发挥区域物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区域物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由式(11)、(12)可知:区域物流需求每增长1%,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112%;区域经济增长每增加1%,可以带动区域物流需求增长1153%。这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大释放了物流需求,也说明山东省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甚至可以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极”,而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综合型、复合型、关联型产业,其发展也可以通过其辐射作用、扩散效应等路径进一步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带动经济增长。

四、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区域物流供给能力,促进山东经济增长。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加大对交通运输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物流网络;加快区域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提高其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等。此外,应根据山东省物流市场实际需求、城市功能定位、区位优势等条件,重点建设济南、潍坊、青岛、烟台、临沂等区域性物流集聚中心,注重形成辐射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其他节点城市物流产业及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由点及面的全省经济增长。

二是优化区域物流布局,促进山东经济协调发展。

山东省在区域物流规划方面,首先应加强调查力度,充分了解区域内企业生产、销售布局、物流产业现状及山东省区域经济现状、特点,充分考虑各种物流需求与供给的衔接,整体统筹、合理规划区域内各种物流资源的空间布局与未来发展。其次,物流规划应综合考虑地区间物流规模布局情况,合理确定发展顺序。再次,在加强区域间物流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建立区域物流协调机制,通过协调机制逐步实现区域之间、线路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杜绝重复建设,消除商品流通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物流一体化格局。通过建立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格局,带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向一体化、协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对物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才能得以长期、持续、健康地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具有“关联效应”、“辐射效应”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其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也是衡量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山东省物流产业自兴起以来一直稳步发展,物流周转量不断攀升、物流产值不断增加,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产业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发展还不成熟、不充分,其在第三产业和山东区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对山东省经济带动作用有限,这要求山东省政府及各部门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从多方面入手加以引导与梳理。

四是注重培育物流产业集团,提高山东经济竞争力。

山东省在发展物流产业方面应该从微观主体也即企业的角度着想,在发掘企业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通过区域间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信息搜集、运营等成本,提高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与经营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应该多方并举,注重培育区域内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选择扶持对象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资本实力、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等因素。

五是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山东省各级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从国外或者国内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引进能够应用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信息系统,借助建立企业间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注释:

① 参见《2013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 Jara Diaz. the Effect of Using Aggregated Output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argoHandling Operations[J]. PhysicalVerlag HD, 2000(2):97109.

[2] Heejoo Ham, David Boyc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s From Unexpected Events With an Interregional Commodity Flow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odel[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05,39(10):849860.

[3] 桂寿平,朱强,陆丽芳,等.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算法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3640.

[4]刘爽.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5]刘俊华,李瑶琴,长青.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与误差修正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6570.

[责任编辑:张岩林]

由表2可知,三个残差序列均在一定水平上拒绝了单位根过程,也即三个残差序列均为平稳性序列,根据协整检验思想,该结果也说明了lnGDP与lnWLZ、lnWLC、lnZ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DP与lnWLZ、lnWLC、lnZ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整关系,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要求,为了明确山东省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四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Eviews60计量软件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表3。表3中P值表示接受零假设的概率,P值越小说明自变量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能力越强,因果关系越强烈。由表3看出:(1)lnGDP与lnWLZ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全部拒绝了原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即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物流产值的增长,同时物流产值增长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lnGDP与lnWLC检验结果在10%显著水平上互为因果,也即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了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增长,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3)lnGDP与lnZZL的检验结果也显示,二者关系互为因果,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物流需求的增长,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时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增长带动物流需求方面的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地增加了物流需求。

根据以上差分方程,各回归方程DW值均在接受范围之内,说明已经基本消除自相关因素影响,根据T检验值只有少数几个系数没有通过检验,此外根据R2值、调整R2值、F统计值,各个模型拟合优度都很高,说明模型有较高的可信度。

由式(7)、(8)可以看出:物流产值每增长1%,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2875%;区域经济每增长1%,会带动区域物流产业增长09177%。这说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发展互为因果,经济增长会显著地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而区域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相对有限但仍然是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式(9)、(10)可以看出:物流网络里程每增长1%,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043%,虽然效果并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是正向的关系;区域经济每增长1%,物流网络里程增长0031%。该结果也说明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尚显不足,这就要求地方各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区域物流的供给能力;此外可以看出,物流供给能力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这要求一方面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区域物流供给水平,通过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物流园区、提高物流服务企业经营效率和水平等举措进一步发挥区域物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区域物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由式(11)、(12)可知:区域物流需求每增长1%,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112%;区域经济增长每增加1%,可以带动区域物流需求增长1153%。这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大释放了物流需求,也说明山东省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甚至可以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极”,而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综合型、复合型、关联型产业,其发展也可以通过其辐射作用、扩散效应等路径进一步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带动经济增长。

四、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区域物流供给能力,促进山东经济增长。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加大对交通运输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物流网络;加快区域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提高其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等。此外,应根据山东省物流市场实际需求、城市功能定位、区位优势等条件,重点建设济南、潍坊、青岛、烟台、临沂等区域性物流集聚中心,注重形成辐射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其他节点城市物流产业及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由点及面的全省经济增长。

二是优化区域物流布局,促进山东经济协调发展。

山东省在区域物流规划方面,首先应加强调查力度,充分了解区域内企业生产、销售布局、物流产业现状及山东省区域经济现状、特点,充分考虑各种物流需求与供给的衔接,整体统筹、合理规划区域内各种物流资源的空间布局与未来发展。其次,物流规划应综合考虑地区间物流规模布局情况,合理确定发展顺序。再次,在加强区域间物流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建立区域物流协调机制,通过协调机制逐步实现区域之间、线路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杜绝重复建设,消除商品流通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物流一体化格局。通过建立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格局,带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向一体化、协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对物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才能得以长期、持续、健康地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具有“关联效应”、“辐射效应”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其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也是衡量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山东省物流产业自兴起以来一直稳步发展,物流周转量不断攀升、物流产值不断增加,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产业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发展还不成熟、不充分,其在第三产业和山东区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对山东省经济带动作用有限,这要求山东省政府及各部门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从多方面入手加以引导与梳理。

四是注重培育物流产业集团,提高山东经济竞争力。

山东省在发展物流产业方面应该从微观主体也即企业的角度着想,在发掘企业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通过区域间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信息搜集、运营等成本,提高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与经营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应该多方并举,注重培育区域内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选择扶持对象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资本实力、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等因素。

五是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山东省各级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从国外或者国内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引进能够应用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信息系统,借助建立企业间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注释:

① 参见《2013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 Jara Diaz. the Effect of Using Aggregated Output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argoHandling Operations[J]. PhysicalVerlag HD, 2000(2):97109.

[2] Heejoo Ham, David Boyc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s From Unexpected Events With an Interregional Commodity Flow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odel[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05,39(10):849860.

[3] 桂寿平,朱强,陆丽芳,等.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算法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3640.

[4]刘爽.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5]刘俊华,李瑶琴,长青.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与误差修正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6570.

[责任编辑:张岩林]

由表2可知,三个残差序列均在一定水平上拒绝了单位根过程,也即三个残差序列均为平稳性序列,根据协整检验思想,该结果也说明了lnGDP与lnWLZ、lnWLC、lnZ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四)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DP与lnWLZ、lnWLC、lnZZL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整关系,满足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要求,为了明确山东省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四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在Eviews60计量软件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变量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表3。表3中P值表示接受零假设的概率,P值越小说明自变量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能力越强,因果关系越强烈。由表3看出:(1)lnGDP与lnWLZ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全部拒绝了原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互为对方的格兰杰原因,即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物流产值的增长,同时物流产值增长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2)lnGDP与lnWLC检验结果在10%显著水平上互为因果,也即区域经济增长带动了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物流网络里程的增加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增长,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3)lnGDP与lnZZL的检验结果也显示,二者关系互为因果,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物流需求的增长,物流需求的增加同时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区域经济增长带动物流需求方面的检验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地增加了物流需求。

根据以上差分方程,各回归方程DW值均在接受范围之内,说明已经基本消除自相关因素影响,根据T检验值只有少数几个系数没有通过检验,此外根据R2值、调整R2值、F统计值,各个模型拟合优度都很高,说明模型有较高的可信度。

由式(7)、(8)可以看出:物流产值每增长1%,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2875%;区域经济每增长1%,会带动区域物流产业增长09177%。这说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发展互为因果,经济增长会显著地促进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而区域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相对有限但仍然是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式(9)、(10)可以看出:物流网络里程每增长1%,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043%,虽然效果并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是正向的关系;区域经济每增长1%,物流网络里程增长0031%。该结果也说明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尚显不足,这就要求地方各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区域物流的供给能力;此外可以看出,物流供给能力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限,这要求一方面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区域物流供给水平,通过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加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物流园区、提高物流服务企业经营效率和水平等举措进一步发挥区域物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区域物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由式(11)、(12)可知:区域物流需求每增长1%,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0112%;区域经济增长每增加1%,可以带动区域物流需求增长1153%。这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大释放了物流需求,也说明山东省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甚至可以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极”,而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综合型、复合型、关联型产业,其发展也可以通过其辐射作用、扩散效应等路径进一步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带动经济增长。

四、对策建议

一是提高区域物流供给能力,促进山东经济增长。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如,加大对交通运输设施投资力度,完善区域内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物流网络;加快区域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提高其运营能力与服务水平等。此外,应根据山东省物流市场实际需求、城市功能定位、区位优势等条件,重点建设济南、潍坊、青岛、烟台、临沂等区域性物流集聚中心,注重形成辐射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其他节点城市物流产业及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由点及面的全省经济增长。

二是优化区域物流布局,促进山东经济协调发展。

山东省在区域物流规划方面,首先应加强调查力度,充分了解区域内企业生产、销售布局、物流产业现状及山东省区域经济现状、特点,充分考虑各种物流需求与供给的衔接,整体统筹、合理规划区域内各种物流资源的空间布局与未来发展。其次,物流规划应综合考虑地区间物流规模布局情况,合理确定发展顺序。再次,在加强区域间物流规划的同时要注重建立区域物流协调机制,通过协调机制逐步实现区域之间、线路结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杜绝重复建设,消除商品流通地区障碍,共同打造区域物流一体化格局。通过建立区域物流一体化的格局,带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向一体化、协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三是加大对物流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均需要政府大力扶持才能得以长期、持续、健康地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具有“关联效应”、“辐射效应”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其发展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也是衡量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山东省物流产业自兴起以来一直稳步发展,物流周转量不断攀升、物流产值不断增加,显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与其他产业相比物流产业仍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发展还不成熟、不充分,其在第三产业和山东区域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对山东省经济带动作用有限,这要求山东省政府及各部门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力度,从多方面入手加以引导与梳理。

四是注重培育物流产业集团,提高山东经济竞争力。

山东省在发展物流产业方面应该从微观主体也即企业的角度着想,在发掘企业物流需求的基础上,大力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在土地、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通过区域间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信息搜集、运营等成本,提高企业经营信息化水平与经营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应该多方并举,注重培育区域内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选择扶持对象时应该综合考虑企业规模、资本实力、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等因素。

五是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山东省各级部门应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从国外或者国内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引进能够应用于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信息系统,借助建立企业间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注释:

① 参见《2013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 Jara Diaz. the Effect of Using Aggregated Output i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CargoHandling Operations[J]. PhysicalVerlag HD, 2000(2):97109.

[2] Heejoo Ham, David Boyce.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s From Unexpected Events With an Interregional Commodity Flow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odel[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2005,39(10):849860.

[3] 桂寿平,朱强,陆丽芳,等.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其算法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3640.

[4]刘爽.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5]刘俊华,李瑶琴,长青.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与误差修正模型[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6570.

[责任编辑:张岩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