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括号内为期号,冒号后为页码)
第1 期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周宏春(1):5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生态社区建设实践 ⊙黄 毅 王治河(1):15
我的学术研究的生态转向 ⊙黄国文(1):26
语言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作用——黄国文教授访谈⊙陈 旸 黄国文(1):36
学科建设、理论建构与模式创建: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三个维度⊙周文娟 翟晨笑(1):44
和谐话语分析:缘起、核心概念与应用扩展——黄国文教授和谐话语分析评述⊙赵蕊华(1):54
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启蒙著作——兼评黄国文、赵蕊华《什么是生态语言学》⊙王 烯 陈 旸(1):64
《什么是环境史》全新修订译本出版笔谈⊙梅雪芹 高国荣 乔 瑜(1):71
德意志中世纪环境史研究文献综述⊙江 山(1):89
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解放思想探赜——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审美之维⊙林世昌 苏百义 王仁强(1):104
“穷山恶水”的审美欣赏何以可能——基于综合感性体验的思考⊙曾思懿(1):115
第2 期
作为生态学家的恩格斯⊙卡米拉·罗伊尔 文杨 雷 译 柯 英 校(2):5
社会生态农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第13 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实录⊙胡颖峰 整理(2):17
世界生态批评50 年:演进、挑战与前景⊙胡志红(2):51
生态文学与“人类世”的审美救赎——胡志红《生态文学讲读》述评⊙王敬民(2):63
从生态中心主义导向走向生态实践导向——胡志红教授生态批评路径探析⊙王 洵(2):72
将生态批评写在广阔大地上——胡志红教授访谈⊙胡志红 何 新(2):80
远方与沙乡:植物同情心的地理羁绊⊙闫建华 方 昉(2):88
“培育想象的能力”:瑞安·沃尔什的《清算》及毒物诗学⊙斯科特·斯洛维克 文 韦清琦 译(2):97
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以湖北郧阳府为例 ⊙夏方胜(2):103
“古城古县与环境变迁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刘向阳 侯方晨(2):118
第3 期
中国环境外交50 年:历史演进与成就⊙丁金光 杨博宇(3):5
生态文明与科学 ⊙菲利普·克莱顿 文 晏 丽 译 曲跃厚 校(3):16
作为一种生态政治构想的多物种正义⊙李 庆(3):21
环境美学视野下的赏石新观念⊙薛富兴(3):34
薛富兴环境美学研究述评 ⊙马 草(3):48
作为环境美学基础的自然美学——薛富兴教授学术访谈⊙薛富兴 李晓梦(3):59
为大自然布道——论傅菲的生态散文 ⊙汪树东(3):75
论傅菲的乡土生态散文创作 ⊙王俊暐(3):83
自然与心灵的交融——傅菲生态散文创作访谈⊙傅 菲 王俊暐(3):98
真实主义取向的气候变化社会学研究述评⊙唐国建 周 益(3):108
后疫情时代中外携手共建生态共同体——第15 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第4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综述⊙柯进华 林虹雨 王 宁(3):118
第4 期
论***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郇庆治(4):5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自然观的传承与发展 ⊙赵梅梅(4):29
中国环境史史料学构建初探——以《中国近代环境史资料汇编》为例⊙周 琼(4):38
当前环境史研究的基础问题、转向与经世致用——周琼教授访谈 ⊙徐艳波 周 琼(4):49
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探索——评周琼、耿金《中国环境史纲》⊙佳宏伟(4):63
生活废弃物为何难以治理⊙王晓毅 林子琪(4):70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的转变及其社会逻辑分析——基于浙江省金华市陆家村的调查⊙蒋 培(4):79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规模养殖场粪污利用探讨——基于河南省M 县的调查⊙林 蓉 吴金芳(4):88
20 世纪70 年代《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纪念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出版60周年 ⊙梁志平(4):96
澜沧江流域的河流命名文化与水生态文明观探析⊙袁晓仙(4):104
全球环境公共产品管理:类型、困境及解决路径⊙吴波汛(4):115
第5 期
马克思的生态学与新陈代谢研究⊙布雷特·克拉克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文 杨 雷 译 胡春雷 校(5):5
马克思的土地伦理思想及其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凌波 苏百义(5):15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绿色家庭创建研究⊙成晓曼 李 娜(5):24
主持人语 ⊙王治河(5):34
生态文明与生态革命:一种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生态文明讲座上的演讲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文 高和然 译 胡春雷 校(5):35
作为资本积累模式的自然:资本主义与地球金融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文 杜先颖 刘 歆 译 胡春雷 校(5):42
为什么伟大的生态文明能够在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著名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福斯特教授访谈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郭剑仁 张海燕 樊美筠(5):61
“新”在何处:哈丽特·瑞特沃的新动物史研究⊙陈 权(5):71
近20 年来美国内战环境史研究趋向⊙朱守政(5):85
盖亚情结的理论内涵及其生态批评效应⊙胡艳秋(5):97
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摄影机“凝视”——野生动物纪录片叙事策略及心理机制研究⊙王燕灵 纪 莉(5):108
植物隐喻的心理疗愈机制及其应用研究⊙王 博(5):116
首届江西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与生态富民”专题分会在南昌举办 (5):123
第6 期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实施⊙刘长松(6):5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绿色出版的发展策略⊙李又顺(6):19
忠诚于世界的生态侠哲——缅怀世界著名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 ⊙王治河 樊美筠(6):28
“为地球生命操心”的哲学家——论建设性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的哲学理论贡献 ⊙杨富斌(6):37
大卫·格里芬建设性后现代思想的生态内涵⊙王俊锋(6):45
海东青在唐至清代社会变迁中的功用和影响⊙聂传平(6):53
美国荒野史研究述要 ⊙滕海键(6):60
论阿伦·盖尔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教育启示⊙岳 伟 马 祥(6):75
论利伯蒂·贝利的生态教育哲学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许锋华 郑 敏(6):82
论深层生态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意蕴及其实现⊙许元元(6):92
论卡利科特对利奥波德大地伦理的捍卫和阐发⊙王鹏伟 贺兰英(6):99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经济专题小组第三次会议暨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小组2022 年学术年会综述 ⊙李永恒(6):107
坚定生态文明理论自信,助力生态文明实践发展——第五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全喜(6):111
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第二届全球治理前沿论坛暨“百年变局下的全球环境治理与中国角色”学术研讨会综述⊙刘妍希 付 清(6):1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