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时间:2024-05-09

[摘 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两大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生态危机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发展生态文化的原因,重点研究了生态文明融入核心价值、文化产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文化建设领域的要点,目的是促进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2-0095-10

[作者简介]黄娟(1963-),女,上海崇明人,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武汉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幸福观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反思与前瞻研究”(13BKS04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与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2011133)的阶段性成果。

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①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与全过程。②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时明确提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目标。①以上这些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这两大建设的关系,努力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文化建设中。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目的是推动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一、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文化与自然紧密相联,文化是在一定自然中形成的文化,自然是在一定文化下形成的自然。自然的多样性孕育了文化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守护着自然多样性。同样,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扩大新视野、注入新内涵、赋予新任务,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条件。

(一)文化是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

文化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实践的总和。②很多文艺作品的主题都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不仅是文化的源泉,还是文化的内容与对象。马克思指出,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一方面作为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③自然界不仅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且也是人的意识的无机界。横向而言,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不同的自然塑造不同的文化传统,造就不同的文化—环境范式:生活在草原地区的民族,形成了与草原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河流纵横、港口密布、交通便利的地区,形成了与水域环境相适应的商业文化;平原地区则形成了与平原环境相适应的农耕文化等。文化具有地方性和多样性,犹如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造成生物多样性一样。纵向而言,人类不同时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争论,构建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导向了不同的文化目的;不同时期的文化代表了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余谋昌指出,文化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类靠文化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产生出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也相应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④

(二)文化反过来影响自然环境

文化虽然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但它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自然的塑造。相反,文化一经形成,就以各种方式影响孕育自己的自然环境,“在影响生态的一切因素中,最大的力量是文化”。⑤健康的文化守护自然环境。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不断完善了特殊的民族文化,即与自然对话的特殊方式和模式,得以维护和改善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⑥我国西藏、云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特殊文化守护着当地自然环境,如藏族同胞对水、土、山、森林等自然元素抱有敬畏心理,迪庆境内的梅里雪山被当地居民奉为神山,保证了山上终年积雪、景色秀丽。反之,不良的文化破坏着生态环境。历史上古文明的兴衰除外力外,大多是由于文化难以适应改变了的社会或自然条件,或在反自然文化指导下采取了错误的适应方法,最终导致了文明的崩溃。复活节岛的人类文明的崩溃多半是反自然文化行为的缘故:巨大的石头像是岛民膜拜的对象,他们不惜砍伐树木用来运输和竖立起那些石像。①相对于少数民族尊重和保护自然,如今的汉族人对自然无所顾忌、无所敬畏,最终成为自然环境的破坏者。正反事例说明:“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成败的关键在于知道哪些核心价值观应该继续尊崇,而哪些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该摒弃,并寻找新的核心价值观。”②

(三)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文化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要求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文化建设,这主要包括:扩大文化建设的新视野,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文化建设生态化,文化建设不能漠视生态问题的存在,必须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强调文化的生态文明价值取向;注入文化建设的新内涵,即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生态世界观、生态自然观、生态人生观、生态价值观、生态生产观、生态发展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新观念;丰富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即建设生态文明创新了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主要表现在: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引领生态文明风尚、服务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作用;文化建设可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③文化建设可以服务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尤其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发挥生态功能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思想引导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要求我们协调两大建设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生态文化化与文化生态化。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发展生态文化

基于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我们必须自觉遵循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规律。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从文化角度来认识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文明建设。由此观之,生态环境危机实际是人类的文化价值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工业文化转向生态文化,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与发展。

(一)生态危机背后是工业文化危机

从表面看,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冲突;从实质看,生态危机的背后是文化价值危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失范造成的,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危机,是人类对于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发生了严重失误。美国生态社会学家唐纳德·沃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渡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④文艺复兴运动,将人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将人由奴婢变成了主人,有力推动了工业文明发展,但物极必反,这个新主人又将自然变成了自己的奴婢。工业文明就是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主导,以机械世界观为视角来认识和征服自然界,以物质消费最大化为社会进步尺度的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里,经济文化、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消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强有力的工业文化体系所控制,这种工业文化成为了全球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正如哲学家欧文·拉兹洛所言,文化确实是我们时代的一个决定性力量,许多冲突表面上看来是政治性的,实际上包含着根深蒂固的文化根源。就人对自然的破坏而言,在它背后就是西方的主流文化支撑着的观点,人是为了自身的目的才征服并控制自然。①

(二)以建设生态文化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对生态危机的反拨,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反思工业文化,推动整个文化价值的变革,实现工业文化转向生态文化。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贝切利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了生物圈,进行了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就必须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明确提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③从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文化角度而言,意味着文化发展要从工业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为此,我们必须抛弃以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为导向的工业文化,建立和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导的生态文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特别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等新思想。④这些新认识深刻表明,我国文化建设开始转向生态文化新阶段。

(三)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与社会文化或人文文化概念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其中,社会文化主要探讨和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化是要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⑤所谓生态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以及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简而言之,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标志着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人类中心主义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传媒、生态文艺、生态美学、生态宗教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生态文化建设体系。国家林业总局贾治邦局长提出,要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⑥作为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生态文化是继原始文化、科学文化之后的一种新型文化,是适应了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求的文化新形态,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体现。建设生态文化,必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生态思想保证、强大的生态精神动力、有力的生态舆论支持和良好的生态文化条件。

三、文化建设必须适应生态文明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任务。我国文化建设要满足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品创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文化建设领域中,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生态化发展。

(一)核心价值体系生态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生态文明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将生态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①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1.坚持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尤其坚持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地位。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尚未确立马克思主义及其生态文明理论,尤其未明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地位。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基本原理,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尤其是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深入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课题,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把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功经验归纳为理论体系;将生态文明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对生态文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创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并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教育。

2.坚定生态文明的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点内容。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理想信念:从最初的四个现代化,到后来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再到如今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从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领域,到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再到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新格局。以上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开放特征。当前,中国人民不仅盼望经济富强梦,更迫切渴望美丽中国梦,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正在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当然,我们需要广泛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理想、生态文明国情、生态文明形势、生态文明政策、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等教育活动,帮助人民群众进一步树立美丽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为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3.弘扬具备生态文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生态文明融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弘扬生态民族精神和生态时代精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但长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爱国主义的内容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生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新内涵的今天,爱国主义理应加入生态文明内容,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当前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21世纪被称为生态文明的时代,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其时代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力。我们必须广泛开展对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的教育,引导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放思想,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4.树立与践行生态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类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并践行生态荣辱观。在“八荣八耻”荣辱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要求:热爱祖国,包括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服务人民,包括服务人民的生态需要;崇尚科学,包括崇尚生态科学技术;辛勤劳动,包括生态领域的辛勤劳动;团结互助,包括推己及物不损害自然;艰苦奋斗,包括节约生产与绿色消费;遵纪守法,包括遵守生态纪律与法律等。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彰显,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方式的“荣”与“耻”的判断。①以爱护生态环境为荣、破坏生态环境为耻,更是生态文明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要树立和践行生态荣辱观,必须广泛开展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制教育。

5.培育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需要为核心价值观注入生态文明新元素,形成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生态富强、生态民主、生态文明、生态和谐是国家价值观的生态维度,培育这些国家价值观的目的是建设生态型国家;生态自由、生态平等、生态公平、生态法治是社会价值观的生态维度,培育这些社会价值观的目的是建立生态型社会;生态爱国、生态敬业、生态诚信、生态友善是个人价值观的生态维度,培育这些个人价值观的目的是培养生态型公民。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国家、什么样的生态社会、什么样的生态公民,这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创作优秀生态文化作品

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舆论、文艺作品、网络文化。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产品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题材的产品,目前这类文化产品尚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坚持为人民生态需要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服务的方向,积极创作生产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生态文化产品与精品。

1.发展生态哲学社会科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始了生态化进程,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并 呈现了不少研究成果,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化学领域的余谋昌及其《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学》等,生态经济学领域的刘思华及其《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等。但我国缺少像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那样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精品力作。我们必须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实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学科的建设;深入对生态文明学、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政治学、生态文化学、生态社会学、生态教育学、生态文艺学、生态心理学、生态民族学、生态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加快生态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生态文化体系的科学成果转化,以便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2.加强生态新闻舆论工作

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使生态环境新闻舆论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批环境新闻记者,涌现出一批诸如《伐木者,醒来》这样影响广泛的生态新闻舆论作品。加强生态新闻舆论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新闻报道增设生态专题专栏,积极报道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先进典型及其经验;加大对与人民利益紧密相关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以及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改善污染措施等新闻的报道力度;创新生态新闻舆论宣传形式,新闻媒体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与情感沟通,选择好角度,找准切入点,形成生态合力;转换突发性生态环境事件的报道角度,将生态环境事件变成一次全民共同应对、增强全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机会。生态新闻舆论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新闻观,积极宣传党的生态主张,弘扬生态正气,传达生态民意,引导生态热点,疏导生态情绪,确保人民的生态知情权、生态参与权、生态表达权、生态监督权。

3.推出优秀生态文艺作品

生态文艺是指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题材,或者主要反映生态内容的文艺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诞生了一批生态文学家、艺术家及相关代表作,如哲夫的《哲夫文集》、徐刚的《伐木者,醒来》等生态文学作品,纪录片《美丽中国》、电影《可可西里》、摄影《关注中国污染》等生态艺术作品。但总体而言,我国生态文艺作品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产品数量少,质量也不高,除了《伐木者,醒来》被收入绿色经典文库、电影《可可西里》产生了较大国际影响外,多数生态文艺作品不为公众知晓,更缺少像《寂静的春天》《难以忽视的真相》《2012》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艺精品。我们必须积极推进优秀生态文艺创作,扩大生态文艺表现形式,加大生态文学中诗歌、小说、散文的份量;加大生态影视的份额;充分利用艺术(如文艺、美术、摄影)来表现生态文明;深化生态文艺理论研究等。①政府要出台相关奖励措施,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生态文化作品的创作;文艺工作者要紧贴时代主题,积极创作反映生态文明成就的优秀文艺作品。

4.提供网络生态文化作品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承担着文化传播、教育、引导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生态网站,各种生态类新闻也层出不穷,还创作了《绿色生态》等网络游戏,但网络生态文化还存在数量不多、形式单一、互动性差、内容匮乏、过于专业等问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形式,大力发展网络生态新闻、网络生态动漫、网络生态视频、网络生态音乐、网络生态文学以及网络生态论坛。政府部门要组织开辟生态文明专栏和网站,充实相关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在网络上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大环境;工业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宣传来展示自身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就与问题,并通过网络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学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推广生态文明技术,培养生态文明人才;网络媒体人员要提高生态文明传播意识,全面、准确、通俗地解读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普通民众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生态文明学习、宣传和讨论,创办与生态文明相关的个人网站、论坛、博客等。①

(三)发展生态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基础。发展文化事业主要包括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传播体系、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和构建城乡文化一体化等重要任务。生态文明融入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构建公共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生态传播体系、传承优秀生态文化体系和促进城乡生态文化一体化发展。

1.构建公共生态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不少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开展了一些以生态为专题或主题的文化活动。杭州科技馆是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国第一家低碳科技馆,成为老百姓了解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的“第二课堂”。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博物馆、野生动物园等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已经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教育基地。但总体而言,我国文化场馆开展生态专题或主题活动不多,以生态为特色的专题或主题场馆太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作用有限。我们必须尽快构建公共生态文化服务设施,包括在现有场馆中增加生态文明专题或主题内容与活动;建设一批生态文化馆、生态博物馆、生态图书馆、生态科技馆等;利用基层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现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作用,提高其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

2.发展现代生态传播体系

加强重要媒体对生态的传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比重,开设生态文明专题板块,报道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在自然灾害、环境突发事件和生态热点问题等舆论引导中发挥这些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针对我国重点媒体生态制播、传播等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快打造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生态媒体,不断提高国际生态舆论影响力,增强国际生态事务话语权。近年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在这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广播电视发挥了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重要作用。当前我们要大力建设国家生态应急广播体系,实现生态应急广播的全国覆盖和稳定运行。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是重要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新平台和新时机,加强和丰富生态文明节目内容,以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3.传承优秀传统生态文化

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众生平等”等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继承,国外许多生态文化精华需要我们借鉴。《中国古今绿色诗词选》是继承我国生态文化遗产的探索,“绿色经典”丛书是借鉴国外生态文化成果的尝试。当前,我们必须加大对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力度,包括加强传统生态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生态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国家重点生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生态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增强对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课程内容和研究基地的建设力度;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工作;加强同港澳台地区开展生态文化交流合作,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绿色经典”范围,让更多人从中吸取生态文明精华。

4.城乡生态文化一体化发展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就是统筹城乡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使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基本文化权利。目前,我国城乡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落后,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农村人口的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农民生态保护意识极为欠缺,农村生态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加快城乡生态文化一体化发展,必须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开办农家书屋等生态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引导企业、社区开展面向农民工的生态文化活动,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生态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生态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生态文化帮扶;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推动乡镇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到2.75%;动画片产量已突破20万分钟,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达526部,进入世界前三名。①印刷业年产值已居世界第3位。②生态文明融入文化产业的一个主要体现,就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即发展从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生态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③

1.构建生态文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可可西里》是中国最成功的生态电影,“印象刘三姐”是生态演艺业的成功典范,并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成功举办了北京绿色奥运会及上海低碳世博会。当前,构建生态文化产业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快发展生态出版、生态影视、生态印刷、生态广告、生态演艺、生态娱乐、生态会展等传统生态文化产业,如生态影视业方面,要多拍摄像《2012》《后天》《阿凡达》等这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大片;加快发展生态文化创意、生态数字出版、生态移动多媒体、生态动漫游戏等新兴生态文化产业,如发展我国生态动漫产业,打造观众喜爱的国际化生态动漫形象和品牌;推动生态文化产业与生态旅游、生态体育、生态信息、生态物流、生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利用其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让游客在旅游中领略民族文化和良好生态,实现生态、文化、旅游的良性循环。

2.形成生态文化产业格局

新世纪以来,我国涌现出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及诸如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一样的民营文化企业,深、沪资本市场也形成了文化产业板块。目前,我国还缺少像迪斯尼、时代华纳这样的著名跨国文化公司,民营文化企业规模小、抗风险差、拉动有限、融资难等问题突出。要形成我国生态文化产业格局,就需要选择竞争力强的生态文化企业或集团,推动其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联合或重组,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生态文化企业集团;扶持和培育一批中小民营生态文化企业,使其与大型生态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协作分工、优势互补的良好产业格局,政府要加强管理、提供服务,引导其良性发展;推动生态文化产业与生态资本市场成功对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态文化产业,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生态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3.推进生态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是科技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产物,科技是提升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科技竞争力是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阿凡达》凭借其高超的科技含量、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摘取多项大奖。目前,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不够,更谈不上生态、文化、科技的相互交融。我们要根据《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加大生态文化与生态科技融合力度,通过生态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提高生态出版、生态印刷、生态传媒、生态影视、生态演艺、生态网络、生态动漫等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生态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将重大生态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如依托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立生态文化和生态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生态文化科技企业。

4.扩大生态文化消费

近年来,我国包括生态文化消费在内的文化消费略有上升,但总体水平较低。我国是贸易出口大国,但又是文化贸易出口弱国,更谈不上生态文化产品出口。生态文化消费不足,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生态文化发展。我们必须广泛宣传生态文化消费理念,培养生态文化消费习惯,从物质消费转向文化消费进而转向生态文化消费,使生态文化消费成为全社会的消费时尚;创建生态文化商业模式,提供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宽大众生态文化消费市场;提高基层生态文化消费水平,兴建基层生态文化消费场所,出版更多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生态图书报刊等,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的生态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高度重视生态文化贸易,促进对外生态文化贸易,抵制国外生态贸易壁垒,推动生态文化产业走向国际,拓展国外生态文化消费市场;充分利用我国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发挥生态文化旅游对生态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郑 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