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教学“文化交往”的理解视域下看慕课教学

时间:2024-05-09

王英

[摘要]“慕课教学”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构造了一种全媒体的信息表达方式。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中口耳相传、面对面交流为主的教学实体形态。慕课使教学变得灵活、动态、共享、开放和兼容,但其自身仍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由于其缺乏真实教学情境中的人文交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就极大地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严重缺乏对教学与人的关系的深入思考。从教学“文化交往”的理解视域下,就“慕课教学”之于大学校园的人文交往、大学校园的文化环境以及其在大学是“育人”还是“制器”的价值取向这3个问题对“慕课教学”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学本质;慕课教学;人文交往;大学校园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56-05

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关注点。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关于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当前,国内学者基本上把教学作为一种对知识传递手段的理解视域来阐释教学的属性和本质,以及教学的价值定位和组织实施。将知识传递视为教学的本质属性和基本任务也已逐渐达成共识,这种将教学视为知识传递的场域和实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近代化社会生产对人才资源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际上,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交往的行动。在文化交往的理解视域下看教学,可以从更深层次去理解教学的本质,挖掘教学文化育人的本真。

慕课教学是一种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了包括在线学习过程、在线进度管理、实时在线交流答疑、在线作业批改等在内的教学全过程,汇集了国内外著名高校、著名教师的优质课程资源,具有开放性、公开性、免费性、易获得性等优势,在近几年来,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重要潮流[1]。究其实质,“慕课教学”仍是囿于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知识观下的教学方式,严重缺乏“人”的知识教学和对教学与人的关系的深入思考,是一种没有根的、缺乏灵魂的知识教学;一种无文化涉及、人文关怀、文化交往的单纯的知识传递行为。从教学的本质性而言,慕课教学在更深的内涵方面表现出了脱离人的价值理性、遮蔽甚至是剥去了教学的文化交往属性等弊端,在本质上仍然是在自工业文明以后,以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知识观为主导的教学行为和方式,可以说缺乏真实教学情境中师生交往的“慕课教学”,其在线交往学习仅仅是一种交往的表面化、交往的“独白”、交往的“虚假”。

1从“文化交往”视域下认识教学

从“教学”的词源来看,较早出现“教学”字样的文献是《尚书·兑命》中的“教学半”一句,后为《学记》一书所引用。“教”源于“学”,意味着一种“督促”和“促进”学生“学”的活动。“教”以“学”为中心,“学”以“教”为条件,而“学”则指“觉也,以反其质”,即不断地“觉悟”以回归本性的过程[2]。由此可知,教学不仅指“知识的传递和获得,更关注去唤醒和引起人的内部灵性及潜力得以充分地生成。”雅斯贝尔斯在其《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教学若把学生看作纯粹的客体,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便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但其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3]也正如赫尔巴特所指出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根植于人,在人与人交往的文化环境中所存在。“交往”是教学存在的形态起源,即教学由人与人的交往演化而来,所有的教学都以交往形态而存在,不以交往形态存在的教学是“假教学”[4]。柏拉图对教学中知识传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怎样接触学习的对象呢?事实上,需要经过长时间与对象进行科学的交往,并在相应的生活團体中,真理知识才会突然地出现在灵魂中,犹如一盏被跳起来的火星点燃的油灯,然后再靠自己供给燃料。”[5]这里意指真理知识只能在生活交往中出现。教学是一种师生间互动的双边性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是形式和精神的双重体,不仅指师生间的言谈,还是在相互倾听与接纳的过程中实现精神上的相遇。而后者才是教学的本真所在,在教学交往中实现“人”的自我生成与精神的唤醒。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在教学中把人看作纯粹客体的教学只能称之为一种心灵隔离的训练活动,而真正的教育是存在人与人双方的交往中,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和精神契合的活动,一方面使人类的历史文化得以传递,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在于使年轻一代领悟其生命的内涵、规范其意志行为、唤醒其自我天性,使他们得到自由的生成[6]。质言之,教学是以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构建为核心,以特定文化价值体系为中介,以教与学的对成为存在方式的师生间特殊的交往活动,是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间特殊的交往活动[7]。教育的源点在于人与人的交往,而人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情境之中,自然教育的实施——教学也必然存在于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教育与“人”密不可分,教学方式也理应以“人”为中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维·卡尔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在于师生之间精致的、微妙的互动和交往,不管教学技术多么发达,机器都无法取代。”[8]近代工业文明兴起至今,人们对教学的理解视域一直是将其仅看作是单纯传递知识的场域或实践,毋庸置疑在这样的教学理解观下为“工具理性”所绑架的教学对人类知识教育的普及和社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教学理解路径下,日益地显露出了对教学本质的背离,逐渐走上了一种极端,甚至可以说日渐异化成了“无教育”的教学。换句话说,在这样的教学理解观下,教学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由上述可知,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行为”,更是师生间文化交往的“行动”。教学的本真在于从“人”的意义上去成全学生,帮助学生学会生存、生长和生活,表现为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养成,而这恰恰蕴于师生关系的交往互动之中,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真实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我更新、去成长、去不断生成、去爱、去超越孤独的自我、自心之牢笼,去体验、去倾听、去给予、去关爱。”[9]质言之,人的成长需要在真实存在的情境中通过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不断地交往活动来实现。可以说,没有了师生间的交往与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鉴于以上阐释,不得不重新回过头来冷静地再思考“慕课教学”作为一种信息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本质又该是什么?

2“慕课教学”及其人文交往的缺失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主要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农业时代、工业化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应的每个阶段教育的发展形态也各不相同。农业时代(土地+经验)为教育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别经验教育和师徒传授制教育;工业化时代(机器+科学)为教育的现代化形态,主要为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存量+链接)为教育的数字化时代,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网络在线课程、远程教育、慕课等[10]。自20世纪末,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互联网成为了迄今为止人类最为强大、最富变革精神的生产交往工具,“网上贸易”“网上企业”“网上医疗”等新的人类生产方式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慕课教学是将信息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教育而出现的产物,这也是教育顺应了社会信息化浪潮的一个积极反映。有人将“慕课教学”称为本世纪高等教育中的一场颠覆性革命。

《双城记》作者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名言也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慕课教学”。它作为一种期望通过网络消除时间和地理的障碍,调动全世界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模式,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学资源传播到地球上每一个最偏远的角落,使任何地方的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体验到最好的学习体验。”[11]实现该目标仅仅需要一台可以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世界各地的学生即可通过注册相关在线教育网站,参与到全球最顶尖高校和专业最前沿的课程学习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慕课教学面向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由世界一流大学开发建设,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通过注册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以录制好的“慕课”课程视频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在线测验以获取学分[12]。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交流则通过多种社会网络工具,如Facebook、Blog、Google+、Twitter等社会媒体工具的整合应用,以此来营造一种打破大学围墙界限、跨越课堂时空界限的“人性化”便捷式的在线学习交流模式。

也正是“慕课教学”其课程资源所具有的大众化、公开性和网络化特征,打破了以往国与国、校与校、师与生之间在教育资源方面的藩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触手可及且几乎全免费的学习通道和学习模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传统的、局限于课堂50分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冲击,“慕课教学”这种虚拟化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取代了传统实体课堂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真实交往情境,将教学从课堂搬到了虚拟化的网络空间。可以说,“慕课教学”只是在技术上对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而它在对教育本质的变革这件事情上,是悲观甚至是绝望的。因此,研究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慕课教学”只是一种“短视屏”放在远程平台上,供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学习的传输工具而已。正如阿伦·凯所言:“你可以在每个教室里放一架钢琴,但它不会带给你现成的音乐文化,因为音乐文化只能体现在‘人身上。”就连被称作“慕课之父”的乔治·西门思也说道:“不要试图让慕课解决一切问题。”[9]这种依托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极大地挑战了大学文化建设体系,它模糊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弱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养成和人文交往的体验,有力地冲击了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的稳定性和传承途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积淀与继承的过程,慕课教学的袭来,对于大学文化、精神而言将是一场持久的博弈。

3在大学教学本质下,质询“慕课教学”的人文交往价值

梁思成先生曾經提出过中国教育的“半个人”问题。实质上,这是对中国教育的本质问题所提出的一种质疑。慕课教学真的能够改变中国教育的本质吗?慕课教学能够培养出具有完整人性的公民吗?人文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教育都强调人文精神的养成,重视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权利及人的尊严。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当今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教育不能仅停留于专业教育的层面,更要注重完整人性的养成。这种大学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环境正是在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师生与真实的大学校园环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交往中所产生并存在的。大学阶段是一个青年从不成熟心理状态到成熟心理状态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里的文化渗透和熏陶,大学校园生活点滴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对青年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显然,在一个人精神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一台电脑、一个移动终端或者一段视屏怎么可能成就一个人的完整人性呢?

3.1“慕课”时代,大学校园的价值何去何从

大学校园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教学中的师师交往、师生交往、生生交往是大学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10]。大学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真实存在的课堂教学情境和教学交往活动而展开。与其他形式的文化相比,大学文化的传承在时空上有其限制性,但也恰恰用这样一种相对封闭和独立的传承途径来保证了其在精神气质、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独特地位。而慕课教学的推行则扰乱了积淀已久的大学文化的传承途径,削弱了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在保护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核心价值观、凝聚师生感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6]。从现状看,慕课教学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公司出重资吸引的全球最优质的资源进行网络课程平台的开发,并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11]。这样的“慕课”教与学也只是把传统的实体教学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终究无法制造出大学校园的价值和校园学习的意义。一个人在屋子里通过网络选学50门课程,跟在大学校园里学习50门课程的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学校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让学生更有智慧,不仅能使学生习得知识,也能训练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养,这便是大学校园存在的价值和大学校园学习的意义。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学习中不断地进行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在这种不断地交往与交流中,他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素养受到了熏陶和滋养,智慧得到了启迪与升华。而这些单凭“慕课教学”是远远不能实现和完成的。

3.2慕課教学环境下,大学文化环境何以继存

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教授在《哈佛问学散记》中认为哈佛校园的独特景致,是哈佛对大学人文交往与交流的重视。每一所大学都具有其独特的大学文化环境。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等实践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备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6]。大学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大学理念是其存在的灵魂,而在技术控制之下和在以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知识观为主导的大学教学则会使教育实践失去了本真,异化为一种无文化涉及、无人文交往、无人文关怀的知识传递行为。各大学在竞相追求卓越的同时,也会在不经意间丢失了大学的文化精神与灵魂。当慕课教学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来到了大学的校园,当人们狂热地追捧“慕课教学”带来的新的变革,请勿忘记了大学教学的本真、大学自身的文化、大学自身的精神。大学,一个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培养社会人才的圣地,所蕴藏的更潜在的力量是以自身的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去熏陶、去感染每一位在其中学习和生活的学生,使学生在真实的大学文化环境中去体验、去感受,并养成一个学会“照顾自我灵魂”,达到知性合一(知识和德性)的完整人格的人。

3.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慕课教学”是“育人”还是“制器”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指出,“大学的生命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当学生们进入大学开始潜心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时,却并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大部分的学生会就此感到理想的飘渺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3]由此可见,大学的生命在于“育人”,在于唤醒学生内在的自我,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区别于一般的普通学校,在于它没有义务再将知识全盘教给学生[10]。康德曾对他的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应该学的是思考活动,而不是思考的结果。”大学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师生间真实的教学交往。教师在活动中唤醒学生,使其学会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精神。而所谓的“制器”就是一种把一个人培养成在社会中只会干某类专业的一部机器。大学培养学生的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制器”培养一个专家,更需要通过“育人”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所谓对社会有用,指学生除了具备专门知识,还具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判断力、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威就曾指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成为独立的、具有批判思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者。”[13]大学授之于学生的是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而非仅仅是无“生命力”的专业知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对文化的定义认为“文化是包含了人类世代的知识、经验、情感、美德和智慧的结晶,它浓缩于当代人的各种活动方式之中。”[12]相应地,大学“育人”的过程也应当存在于人与人真实的、持续不断地交往活动中。细观慕课教学,其实质上仍然是在工具理性价值观的主导下,将传统的实体教学网络化和计算机化,仍是一种以集中对学生传送专业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形式。虚拟化的“慕课教学”依托网络在线的教学方式,它何以实现大学“育人”的目的?何以体现大学对人类文化传递的功用?何以使教者和学者感受到作为“人”所特有的人文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2] 崔高维.礼记[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16.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8.

[4] 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62.

[5] 徐继存.论教学交往研究及其价值导向[J].兰州:西北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

[6] 朱宏亮.“慕课”挑战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江苏高教,2015(2):94-96.

[7] 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86-92.

[8] 郝丹. MOOC:颠覆与创新?——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5-17.

[9] 焦建立.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1-23.

[10] 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3.

[11] 翟志勇.“慕课”时代的通识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05-112.

[12]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7.

[13] 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4):25-30.

AbstractMOOC is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ethod that adapt to the rise of information age. MOOC constructed a full media information expression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which breaks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by word of mouth,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MOOC makes teaching flexible,dynamic,shared,open and compatible.However,there are still insurmountable limitations.Due to the lack of humanities communication in real teaching situation,the spiritual level things of people(teachers and students) will be greatly neglected in teaching process,and serious lack of in-depth thinking of teaching and human relations.Therefore,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OC teaching and human interaction,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university campus,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OOC teaching is educating people or creating machines is discussed and deeply thought.

Keywordsnature of teaching;MOOC teaching;human communication;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