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要]通过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的指导意见,贵州师范大学提出“三有”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计划,即“卓越教师”遴选有序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三位一体”机制有机整合资源使用,教学改革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三有”培养机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对“卓越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完善、部分课程整合的深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卓越教师”班级建设需要在动态中求平衡、课程设置需要“少而精”以及加强对导师的“德艺双馨”要求。
[关键词]卓越教师;专业精神;“三有”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48-05
1问题提出
为主动适应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贵州师范大学自2013年取得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项目以来,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相关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若干相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具体由数学科学学院承担,目标是培养后备专家型教师。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指导意见是:第一,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第二,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第三,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第四,强化招生就业环节;第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第六,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第七,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保障[1]。按照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总体工作思路和标准要求,贵州师范大学通过两年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实践,在构建有利于学生成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体系过程中,提出“三有”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即有序落实目标要求、有机整合资源、教学改革有特色。其中既有经验分享,也有问题和困惑。回顾和反思这一实施过程,可以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体系。
2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三有”模式
贵州师范大学在贯彻该指导意见于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和探索的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培养、有助于提升贵州基础教育质量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的“三有”模式。
2.1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遴选有序落实目标要求
首先,提高卓越中学数学教师来源的质量。数学科学学院承担中学数学卓越教师培养的具体工作,学院依托学校平台,率先通过一本招生以提高卓越中学数学教师来源的质量。
其次,“卓越”以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基础。学校规定,数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考查必须达到年级排名前50%才有资格申请成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知识,这样,“教师的知识才能更准确、更灵活地使用,并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学习和解决问题”[2];另一方面,职初教师需要的是教学技能,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却多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因此,具备较高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避免教师“直接将数学端给学生,以此行动来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3],也是成就其“卓越”的必要条件。
第三,突出对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专业精神的考查。专业精神是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产生“强烈的职业动力”的原动力[4]。學院经过入学宣传、动员及阶段学习后,组织专家对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专业认识、专业精神以及专业能力等考查进行二次选拔的过程和环节,重视人才成为“卓越教师”的潜质。特别突出对专业精神的考查,着眼于把教师作为一种“志业”,而非一种“职业”[5]。
2.2“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有机整合资源
1)协同培养有机而高效。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需要“加强和深化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多主体合作”[6]。贵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如遵义县人民政府、惠水县人民政府以及赤水市教育局、习水县教育局等分别签订了“共建基础教育改革协同创新试验区合作协议”,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与许多地方优质中学建立密切联系,乃至将其直接纳入本校师资培养的“基地学校”,并且与“基地学校”的中学优秀教师联合组成教育教学科研团队,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基地学校”为“卓越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充分发挥中小学在教师培养过程中的作用”[7];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在实践过程中与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建立广泛联系,每周安排一位数学教育领域专家开展学科讲座,提供前沿的学术知识,增加学生的学科视野和职业理解,为其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和职业认同的认知。
在政府的调控下,结合高校专家的智力支持,然后由中小学提供平台,使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在经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发展了学科教学知识,进而获得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体验、学习、反思和提高。
2) 保障机制完备而具体。学校高度重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工作,为此,专门出台若干政策和制度保障了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工作具有可持续性。
第一,成立管理组织机构和政策保证。学校成立由校、院、系三级联合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评估和督促教学团队的运作状况和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实施情况。包括教改立项、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第二,重视优质“基地学校”建设。“卓越教师”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得到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等部门的专家以及大多数省级示范性中学中的优质中学,尤其是贵阳市内优质中学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共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创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第三,强化双导师制。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是在原有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培养的双导师制基础上,依托不同高校的数学教育专家、优质中学的优秀一线教师而成立“双导师制”。与普通班相比,高校导师必须是学科领域内的专家,而非一般的高校教师。另外,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除了重视基地学校“优质”外,更为强调的是基地导师队伍遴选,一般均为一线教学名师。
实践教学基地安排优秀教师作为“卓越教师”实验班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实践导师,每位实践导师指导3~5名学生,其基本职责是:指导实验班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索教法;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与高校导师一起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一定理论价值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提出研究方案,带领或指导实验班学生进行研究。
高校导师负责指导3~5名学生,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引导并督促该方案的实施,检查实施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提出培养方案(必要时)的修订意见;负责与基地导师联络、协调和沟通。为保证校内教师指导的实效性,学校启动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名师培育计划”,可持续强化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为“卓越教师”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高校导师和一线教师密切联系和合作,改变了以前两者之间松散的联系,保证了“卓越教师”享受优质指导,“在拓宽专业知识、锻炼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8]。
第四,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美国对于卓越教师“采取了各不相同的措施与方法对其培养质量展开评价与推进工作,并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中,逐渐形成了以高校、政府、社会等为主体的、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同的‘卓越教师培养项目质量评价机制”[9]。在探索如何保证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数学科学学院在参考多方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现今相对健全的、符合实际的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如下3个方面:(1)教学过程管理中的质量标准规范化。包括加强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管理,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多媒体教学、考试命题与阅卷、教学档案资料管理等。(2)学院领导听课制度化。院领导、各系部主任深入课堂,随机听课,并且学院每位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1次。通过听课制度的执行,院领导以直接的方式获取课堂教学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及时反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改进”。(3)教学督导员制度常态化。教学督导员在保证每月至少听课1次的基础上不定时、随机地检查并评估教学情况,随堂听课,掌握有效的教学信息,督导办通过听课、座谈、走访等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4)评价方式加大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体现个体差异”[10]。如增加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小测验、小论文、调研报告、讲演等课程考查方式。
2.3教学改革有特色
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特色鲜明,主要表现为教学中更加关注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人才培养的本土化特色。
1)教学计划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卓越教师实践能力包括“教育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等六个方面”[11]。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相对于普通班级而言,明显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由于“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卓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12],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计划设置了5个学期“教育见习与教学实践指导”课(每学期36学时),同时组织相应的指导教师对效果进行评估,检查学生的“见习教案”和模拟教学情况。在第4~8学期的教学安排中,在开展微格教学的同时,要求每周二让学生到实践基地跟班实施教育见习并實地开展教学实践技能训练。目的是督促学生根据在基地所跟班级的教学进度完成见习前的备课和模拟教学,交流见习感想,让“卓越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经历感知→体验→理解→实践→反思→感悟→再实践过程。
2) 课程设置突出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特色。高校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对于师范院校而言,需要为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优质师资。但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理想的教师知识应考虑其具备知识的情境性、分布性、实践性和社会性[13]。为此,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在重视实践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关注民族地区跨文化数学教育,提升贵州师范大学为民族地区培养卓越人才的质量。这不仅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知识储备和因材施教的基本素材,也是促进教育民主和教育平等的重要保障”[14]。目的是使得“卓越教师”既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走出去,又兼具“本土化”特色,能够胜任和扎根于地方特定的教育。
教师能力中应包括用各种“文化反应方式”来组织教学、解读课程、细化内容的能力[15]。根据贵州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从理论到实践开展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着眼点包括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育现状、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点、少数民族双语数学教学研究、民族地区数学教材和教法改革研究等,从而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地区培养“用得着、留得住”的卓越人才,这也是高校的使命。
3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反思
3.1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实施两年来取得的成效
“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专业能力卓著出色”[16]。数学科学学院在承担卓越中学数学培养的实践和探索项目以来,在始终关注“卓越教师”专业精神养成的情况下,对于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发展给予特别的重视。
1)实践能力已展现“卓越”。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既打基础,也强能力。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就特别强调中学教师应以能力为重,“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17]。虽然“卓越教师”实施时间尚短,但其班级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卓越”表现已经初现端倪。在2016年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教学技能比赛中以“卓越教师”班学生为主体组织的两个参赛队均进入决赛,其中一个队获得校团体第三名。在单项评选中,“卓越教师”班3名学生,2人获得第一名,1人获第二名。2016年“卓越教师”班学生代表本校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获得一等奖,2015年参加“东芝杯”理科教学技能比赛取得了第二名,参加全国师范生理科大学生教学技能比赛取得了第三名。
2)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卓越”已初现端倪。由于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培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数学教育理论素养,故“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均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15年,“卓越教师”班学生参加数学知识竞赛,取得省级二等奖;同年,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卓越教师”班学生取得两个三等奖。这与高年级本科生相比,也毫不逊色。
3)倒逼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相长,高素质的学生一定需要高素质的教师。由于“卓越教师”班级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这必然倒逼各授课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实施两年来,教师积极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授课比赛、微课比赛,并且制作了一批微课视频。教师通过此类系列活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如此,方能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3.2“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完善。二次选拔后组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级,能够成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动力,但进入“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级后个别学生缺乏进取动力,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情不足,专业情感缺乏。也有个别学生专业偏好、兴趣爱好偏离“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如进行数学专业研究、考取公务员或其他情况。而普通班级表现优秀的学生因为制度和课程设置的原因,难以成为“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级的一员。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现有的选拔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学校场域避免教师在外部驱动下的‘被发展”[18]也是维系“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较高水准的重要措施。
2)教师教育类课程整合的深度不够。相较于普通班而言,“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级的课程设置过多,尤其是教师教育类课程过于繁杂,这也“弱化了学科专业在教师培养中的主体地位”[19]。
毕业要求的学分较普通班级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重复或雷同,每周需抽出一天的时间去见习实习,即“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的学生需要用较少的时间去学习较多的内容,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另外,课程设置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如学生的“三笔字”和普通话水平不尽如人意,但在课程设置上缺乏相关的指导训练和要求。
3)提高导师积极性的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調动高校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参与水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实施时间不长,一些具体操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高校专家的理论指导和一线教师具体的实践指导如何对接?如何评价高校教师和一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使得这些教师不但享有荣誉,也享有一定的物质奖励,进而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经费支撑力度不够。“卓越中学数学教师”项目的经费支出主要有:学生每周见习、实践的交通补贴,基地导师的劳务报酬,学生的教育科研课题经费,微课实验场地建设等。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相关的培养经费支持没有具体的来源,这也形成“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掣肘的关键因素。4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学科知识与专业精神是判别中学卓越教师与其他两类教师的关键特征”[20],两者缺一不可,实践中需要对此加强。因此,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尚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级建设应在动态中平衡。“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级成员在选拔进来之际均符合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但大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精力旺盛,随着视野的扩大,兴趣爱好也会发生转变,部分成员在其后的本科学习年限中的表现和该项目的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班级建设应该是动态的,根据本科生在某个阶段的综合表现实行“优胜劣汰”,将不能够胜任“卓越教师”要求的成员调整出班级,空余名额让普通班级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补充进来。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助于“卓越中学数学教师”进、出的动态管理,良性竞争,保证“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
2)课程设置宜“少而精”。专业知识是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体现学科知识对其专业发展的有效性,学习内容“要精,管用”。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在本科学习阶段在校学习时间少,但是所学内容多,因此,培养亟需“提质减负”,其课程设置宜“少而精”,要在弃“量”的基础上求“质”,避免人才培养重“术”轻“学”。如此,方能让卓越中学数学教师不但“具有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还要有应变行业变革的能力基础,更要有随着行业变化而变化的应变意识”[21]。
3)导师遴选应强调“德艺双馨”。实践中,由于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的导师大都是领域内的优秀教师,大都身兼行政或其他社会职务,工作上的事务较多,因而不易保证对学生的有效指导。部分教师也因为获取的报酬难以与其他方面比,而缺乏对学生指导的热情等等。为改变诸如此类的消极现象,“卓越中学数学教师”班的导师遴选除了重视其专业能力外,尤其应加强对其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考查。
总之,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但是通过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实践,有力地转变了“师范传统弱化、培养质量滑坡、教学方式落后和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22],使得学生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数学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明显增强、实践中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从而为西部地区特别是贵州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型教师,这也是落实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16-07-25)[2017-04-0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11/201408/174307.html.
[2] 汪会玲,刘晓玫.中学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查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6):52-55.
[3] 李善良.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2,21(1):68-72.
[4] 黄露,刘建银.中小学卓越教师专业特征及成长途径研究——基于 37 位中小学卓越教师传记的内容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3):99-104.
[5] 王宽明.“市场化”视野下的高师院校发展策略探讨——基于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思考[J].大学,2015(5):13-19.
[6] 石洛祥,赵彬,王文博.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的教育实习模式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5):77-81.
[7] 金业文.“卓越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与模式[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6):35-39.
[8] 陈国钦,张璇,吴映萍.基于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卓越教师培养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1-2.
[9] 付淑琼.多方协同:美国“卓越教师培养项目”的质量评价机制[J].教育研究,2016(4):146-152.
[10] 冯静.地方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探索,2016(3):117-120.
[11] 祁占勇.卓越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合理性建构[J].当代教师教育,2014(3):42-47.
[12] 吴越,李健,冯明义.地方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的培养路径分析——以西华师范大学“园丁计划”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5(8):92-97.
[13] Putnam R T,Borko H.What Do New Views of Knowledge and Thinking Have to Say about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2000,29(11):4-15.
[14] 尚小青,Ann F,陈晓端,等.中美职前数学教师理想知识的比较研究——基于培养方案的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5,24(4):13-17.
[15] 龙宝新.美国教师能力研究的主要维度與现实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5):85-96.
[16] 柳海民,谢桂新.质量工程框架下的卓越教师培养与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1):96-101.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6-07-25)[2017-04-03].http://www.Gov.cn/zwgk/2012-09/14/content_2224534.htm.
[18] 赵冬梅.论我国中小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及其实现机制[J].当代教育科学,2016(8):3-6.
[19] 王瑛,李福华.关于“卓越教师计划”实施的思考——基于若干所高等院校“卓越教师计划”实施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4):26-28.
[20] 李琼,吴丹丹,李艳玲.中小学卓越教师的关键特征:一项判别分析的发现[J].教育学报,2012,8(4):89-95.
[21] 陈群,戴立益.卓越教师的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27-29,48.
[22] 朱为鸿,曲中林.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68-74.
Abstract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implement outstanding teachers training guida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put forward "three have"outstanding mathematics teachers training plan,"three have" is outstanding teacher what select orderly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Trinity mechanism of organic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use, the teaching reform has obviou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ree have" training mechanism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actice,but i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outstanding teacher" career planning is not perfect, and the dep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some courses is not enough.Therefore, "excellent teacher" class construction need in dynamic balance, curriculum "less"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er "smashing" requirements.
Keywordsexcellent teachers;professional spirit;"three have"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