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柴勇
[摘要]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牛鼻子”。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培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必要而可能。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培育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和教学方式建设的系统研究,探索整合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引导大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方法和现实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共产党;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6-0077-06
***总书记2013年年底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把课讲好”的批示精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提出了基本遵循。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2]编好教材、建好队伍、讲好课程的建设路径要求抓住重点、集中力量,在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深化改革,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中,“为谁培养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就是在培育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伟大人民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抓关键、抓核心、抓本质,培育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牛鼻子”,是党领导下的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牛鼻子”。办好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弹钢琴”,紧紧扭住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这个“牛鼻子”,在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和教学方式建设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在不断改进中持续加强。
1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必要性
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必要性是扭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牛鼻子”的出发点。这个必要性体现在维护和发展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上,体现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欲何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在“有益于人民”的标准中包含着“天下为公”的宏大视野和“人民主体”的核心立场,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与百余年拼搏抗争的宝贵经验,这也是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事业的基本线索。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传达了强大的国家组织力和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人心齐,泰山移。”一盘散沙既是落后之源又是落后本身。宋代以来,国家能力的下降与经济总量的增长并行不悖;晚晴之际,鸦片战争的突袭与甲午战争的惨败接踵踏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惊醒了仁人志士,“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筑起了血肉长城。“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3]“‘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4]团结民主让人们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组织起来让人们信心满怀、成就伟业,这一切的领导者就是中国共产党。
“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5]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之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之于中国既是真理的吸引,又是现实的亟需。中国需要拧成一股绳,人民需要当家做主人。家里要有顶梁柱,国中要有主心骨。人民驾驭资本,中国屹立东方。正是中国共产党秉承服务人民的理念、站在工农大众的立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民族独立进而民族复兴获得前所未有的中国力量。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故而更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如果失去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性质就难以保证。历史与现实都在证明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的统一性。道路重要,司机更重要,一个技术娴熟、热心奉献、成熟严谨、目标清晰的好司机是每一位乘客的期盼。国家的道路选对了,国家的司机选好了,国泰民安,人民就可以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国家的道路选错了,国家的司机选错了,国弱民穷,人民就只能在民族的叹息声中挣扎。当今中国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人生路是顺途还是逆旅,是越走越宽阔还是越来越窄仄,就在于是否上对了车、選对了路。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主张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每位当代大学生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服务,其人生价值才会不断实现,人生境界才会不断升华,获得感才会更稳固,幸福感才会更坚固,安全感才会更牢固。因此,大学生与党同行之时,正是他们与时代同行之时,与祖国同行之时,与人民同行之时。
2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可能性
培育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可能性是扭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牛鼻子”的支撑点。这个可能性体现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伟大、光荣、正确上,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积淀和理性思维能力上。
一千年来中国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终致1840年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悲惨命运。一千年来的国人并非全然妄自尊大、坐以待毙,但面对不断加重的危局,拯救良方却总是失效。庆历新政集团没有办到、熙丰变法集团没有办到,张居正没有办到、东林党没有办到,曾左李胡没有办到、康梁维新没有办到,孙中山辛亥革命没有办到、蒋介石一党专制没有办到……可千年痼疾,中国共产党仅以数十载即令古老民族凤凰涅槃、再造新生。这种奇迹震惊世界,这种奇迹绝非偶然。
没有党的领导,国将不国;没有党的领导,路在何方。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历史的回音。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曾经的辉煌让人们很早摆脱了对彼岸世界的幻想,而追求着此岸世界的幸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6]中国人信仰的不是鬼神、不是上帝,而是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人们信仰父母、信仰祖先、信仰民族、信仰国家、信仰劳动、信仰人民。对先验的建构缺乏敏感,却对曾经的过往无比重视。这固然曾经造成超越性思维的局限,但也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的思维特征,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厚重与坚实。中国人懂得如何从历史中去认识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何从历史中面向未来、走向未来。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具有强烈认同的红色地带、处于模糊认识的灰色地带和否定党的领导的黑色地带。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普遍增强,爱国主义有了更深厚的物质基础和文化氛围。但隨着国外错误思潮的影响、国内贫富分化的形成、党内消极腐败的滋生以及媒体信息的复杂、思想文化的多元,社会上存在着对中国共产党质疑和否定的声音。这些声音对一些大学生会产生误导。“我爱国,但不爱党”,这是少数大学生思想甚至言行上存在的尖锐问题;“疏离政治,我行我素”,则是部分大学生根深蒂固的潜意识与生活状态。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大学生处在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灰色地带:他们没有对党的真挚信任,也不会对党恶意攻击,随波逐流是他们的基本状态。面对危害党的谣言与诬蔑时,他会跟着应和几句;看到党带领人民取得成绩时,他也会感到喜悦。大是大非面前的认识模糊很可能导致关键时刻的错误选择。
大学生是成年人,也是孩子。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感、看待社会现象的表面化、价值观的形成期、行为选择的叛逆期,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容易陷入对党的政治认同的灰色地带甚至黑色地带的阶段性原因。但普遍具有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逐步增强的理性思辨能力都为经过大学教育后大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成果培育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4]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握当代大学生思维特点,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牛鼻子,针锋相对,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论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育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为核心命题,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话语特征、行为特质,引导学生以理性的思维分清“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7]。
3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路径之一——教学内容建设
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内容。始终扭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牛鼻子”的支撑点——教学内容建设,在教材编写、教材运用、教材使用中把牢方向。
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都有专门的章节对树立与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直接涉及的时候;当“形势与政策”课针对大学生的热点关注和现实困惑解析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当贯穿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在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候,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就成为系统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的重要依据,成为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路径,成为坚决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遵循。
在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章节集中目标和主旨贯穿始终两种形式。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更是以其在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路线方针、现实理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理论性、历史性、现实性的高度统一而成为了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核心课程。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以明确分工、各有侧重的原则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的全部资源,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应该结合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历史性培育道路认同。“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强烈的历史感与正确的历史观是培育对党的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以道路自信诠释党的伟大,以党的自觉诠释道路正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集中承担着此项任务。
其次,应该结合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科学性培育理论认同。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正确的实践产生科学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科学理论的指导、正确思想的引领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思想理论保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集中承担着此项任务。
再次,应该结合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先进性培育性质与宗旨认同。无产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政党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宗旨是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人民认可与信任的根本保障。立场决定一切,坚定的利益共同体是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要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集中承担着此项任务。
最后,应该结合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有效性培育制度与政策认同。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最鲜活、最直接的党对人民的现实表达。制度的实效性与稳定性是党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行动正确性的重要保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集中承担着此项任务。
4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路径之二——教师队伍建设
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核心要求。始终扭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牛鼻子”的关键点——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遴选、教师培养、教师考核中巩固加强。
当代中國思想政治教育姓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的是党的教育事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是要为党去鼓与呼,去呐喊,去歌颂。理直气壮讲马列,心底无私树新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歌德派”,但一定要做一个实事求是的“歌德派”。面对党的问题、过失、错误,不逃避,不遮掩,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滚滚向前的强大武器。但批评不是源于不屑、对立、鄙夷甚至仇视,批评是建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党深深的爱、对祖国深深的爱、对人民深深的爱之上。没有坚定的教师队伍,就没有蓬勃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就没有繁盛的中华民族美好明天。以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为使命、为天职,完善自身,教育未来。
建设一支忠诚于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使每一位教师成为品格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深、受到大学生喜爱的人生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是一名“又红又专”的大学生人生导师。“红”不但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还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专”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思想政治教育专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杂家”,这不但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现状的基本事实,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特点决定的。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储备量的要求应该是高过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
队伍建设是组织保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不但可以通过教学的具体过程实现目标任务,而且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党性光彩是培育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的最生动教材。学理修养、语言逻辑、科技手段固然重要,但思想上的正本清源、身份上的内外统一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则更为根本。教育部要求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原则上必须是中共党员,这是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规定,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底线、红线与高压线。
之所以称之为底线,是因为党员身份应成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门槛,自身没有这样的认同就很难在建构大学生对党的认同中发挥更大作用;之所以称之为红线,是因为绝非有了共产党员的身份就一定成为了真正的共产党人,要学习、要自省、要明辨、要笃行,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牢记使命担当;之所以称之为高压线,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都有着严格的政治纪律,这种政治纪律源于党的性质和宗旨,表现在对党章的认真遵守、严格执行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党的嘴皮子和笔杆子,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急先锋和压舱石,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楷模。
5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路径之三——教学方式建设
培育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核心指标。始终扭住思想政治理论课“牛鼻子”的着力点——教学方式建设,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中改进创新。
“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8]面对日益多元、信息井喷的社会现实,慕课来袭、网络笼罩的教育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如何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如何理直气壮、贴心沟通?这些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常抓常新的现实课题。
当代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的一代,是积极向上的一代,是勇于创新的一代,是可信可爱的一代。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当代大学生充满信心,才能真正开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培育旅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熟悉学生所作所为,以学生为主体,以现实为依据,抓问题、找矛盾,源其所好,循循善诱,使命就可以完成,目标就可以达到。
首先,从问题出发,重点突破。学生的困惑在哪里,哪里就是教学的重点。认真调查研究,知道学生的困惑与烦恼,懂得学生的纠结与焦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不搞“一言堂”,不做孤家寡人,不硬性灌输,而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感动、自己体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创造机会联系学生。要想理论“进头脑”,先要教师“进学生”。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错误认识会集中表现在一些历史与现实问题上。如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毛泽东评价等历史问题,腐败、多党制、特权等现实问题,都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认识的焦点问题,教师应该不回避,用事实和理论说服学生,让大学生消除长期盘踞在头脑中的思想困惑。
其次,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用事实说话,而非单纯理论的推导、口号的呼喊,逻辑的力量源自现实。强烈的现实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规定。每一天的“新闻联播”、每一期的《人民日报》应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入主流、知现实”的有效途径。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源于点滴之间,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来自每时每刻。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解析将是学生感受祖国强盛、感悟党的光荣的窗口与路径。让老百姓信服的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要实事求是地叙说分析党的历史与现实,不掩盖、不造假,不将党神化。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会犯错误,关键是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析时代背景,分析错误原因,勇于承认错误,从而赢得尊重。
再次,以思想取胜,高屋建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要使大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理论性是符合大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特征。既要有理有据,又要深入浅出。深刻的理论分析、生动的大众语言是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确立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的根本方式。切忌将党的历史与现实碎片化、随意化、偶然化、片面化、表层化。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伎俩就是以局部否定整体。“社会生活现象极其复杂,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9]。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建构宏大历史与理论叙事是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强大武器。
最后,依兴趣引导,触景生情。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因势利导,水自长流。面对信息的蜂拥而入、技术的纷至沓来,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成为可能。微博、微信、互联网,韩剧、美剧、好莱坞都争夺着课堂上“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生。传统的“满堂灌”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切忌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和抵触心态。改革实践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现状出发,从身边的资源出发。引导学生扮演“朗读者”,在诵读共产党人的肺腑话语中感悟思想的光芒、生命的伟大;引导学生担当“观察者”,在记录共产党人的点滴行动中感知执着的可贵、信仰的力量;引导学生模拟“穿越者”,在演绎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中感受曾经的卓绝、今天的辉煌;引导学生争做“志愿者”,在学习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中感触劳动的伟大、给予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0(1).
[2]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28(1).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72.
[5]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6] 習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5-3-1(1).
[7]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8.
[8] 新华社.***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人民日报,2017-10-31(1).
[9] 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8.
Abstract Cultivat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wit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cow nos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the socialist colleg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necessary and possible for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nnel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Through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teaching content,teacher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olog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author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all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resources 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of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 method and realistic path.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Chinese Communist Party;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identity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