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教联盟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研究

时间:2024-05-09

□许 雷 方一鸣

一、产教联盟背景

产教联盟顾名思义就是生产和教育的联合体,实质就是通过不同的利益纽带将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利益共同体,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学校人才培养最优化服务。一般情况下,产教联盟也被人们习惯的称为职教集团。从中央到地方颁布的各类文件中,也多用职教集团统称企业与学校的共同体。其实,笔者认为,这种利益共同体称之为产教联盟更为贴切。首先,从组成结构上看。产教联盟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联盟的组成部分,既包括了产业单位又有教育单位。而产业则涵盖了整个生产链上所有的企业,教育单位也包含了教育及科研机构。其次,从功能区分上看。产教联盟明确了组成部分各自任务指向。产业成员更多的是以企业的身份参与联盟活动,而教育成员更多的应该侧重于教书育人功能。第三,从利益诉求上看。产教联盟既然称之为联盟,即是由单一个体组成的集体,每个个体有各自不同的根本利益,这是由他们各自性质决定的。企业是市场经济参与者,需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需要遵守价值规律,盈利是他们最大的诉求。教育成员多为事业单位,社会公益属性是其根本属性,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因此,在最高利益不同的情况下,称之为联盟更为贴切。

从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2016年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到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分别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义,实现形式,如何提升集团服务能力等方面对职教集团的组建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指引。2019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

二、产教联盟背景下各方利益平衡点

从产教联盟的组成来看,联盟成员的最终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产业链成员的经济利润,还有一类是教育链成员的社会利益。而经济利润和社会利益本身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味的追求经济利润就会忽视甚至损害社会利益;而片面强调社会公益性质又会挫伤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要将看似对立的两个方面聚集在一起,必须找到各方的利益平衡点,而产教联盟的出现恰恰抓住了这一点,那就是人才。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里经历了重要的人口过渡,劳动人口的比重上升为人口红利,企业在用工不愁,人力资源成本不高的情况下迅速实现了规模扩张,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用工市场也相应成为买方市场,高校毕业生一度出现就业难的窘境。但是,传统生育政策的影响以及生活成本攀升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虽然2010年之后出现过小幅提升,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日愈严重,过去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殆尽,转而成为劳动力供应不足,企业用工成本高企。这种经济状况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反映尤其明显,近些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逐年转好,甚至出现企业到校抢生源的状况,主动向高校示好,要求校企合作的企业日益增加。

当校企接触日益频繁发生的时候,学校已经不满足与一般的企业合作,输送人才;而与学校合作的一些优质企业也逐渐不满意与规模和技术水平都不如自己的企业同台竞争招揽人才,这对这些优质企业而言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于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些高校和与其关系较为紧密的优质企业顺势而为,提出了组建产教联盟的倡议,一方是以人才培养和输送人才为目的,另一方对人才有迫切的渴求,双方围绕着人才这个中心展开了一种排他性的合作,联盟的成立确立了联盟成员之间合作的优先性,为了培养合格人才,产教两方各自出力、出资源,实现合作共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推动组建了1400 个职业教育集团,覆盖100 多个行业部门,近千个科研机构,90%的高职院校和70%的中职院校,企业参加数达到30000 多家[1]。借助产教联盟这个日常化运作的平台,校企双方充分融合,深度合作,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等各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合作[2],充分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个对接的要求,有效推进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结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轰轰烈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背景下,各方的利益最终归结在一点,那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从教育链的角度来看,通过产教联盟借助企业资源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畅通人才出路,实现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从产业链的角度,利用产教联盟的平台,获得对于人才培养和选择的先入及一定限度的排他优势,获得的人力资源收益远远大于前期介入人才教育的成本投入。产教联盟成为一种各方共赢的理想平台。

三、职业素养概念的引入

当人才成为产教联盟各方利益平衡点的时候。人才培养从哪方面入手,就成为各方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对于教育链主体的高职院校而言,教育要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技能型人才[3]。而对于产业链主体的企业而言,在学生培养阶段投入各种资源和成本,无非是想获得具备专项技能,一毕业马上能上手的准企业员工。

可见,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关于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归结在学生的职业属性培育上,这种职业属性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职业素养。在校企合作这种形式出现之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素养培育是没有的,有的只是传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或就业指导课加上企业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和老员工的继续教育。这样的教育分工看起来无懈可击,完成了从学生教育到员工培训的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但是,不难发现,这其中似乎存在某些环节或内在关联的缺失。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课时安排不足,往往是集中时间段完成,并且内容陈旧,模式固化缺乏实用性和时代性。企业的员工教育则更多的偏重专项技能培训或企业团队精神养成,更多的要求规范性和统一性,对员工的个性化发展往往较少触及。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这种职业教育把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和入职之后的教育无形中割裂开来,在校期间往往泛泛而谈,缺乏目标指引,而工作之后往往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这些都不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目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潮中,产教联盟背景下的职业素养培育应该是一个校企共同发力,贯穿高职学生入学到入职的全过程培养,即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

所谓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人们的职业生活过程中每个个体都要统一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这种准则既包括内在的品质也包括外化的形式。普遍的社会认知把职业道德观念、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职业过程中的行为习惯等都归纳在其中。对于职业素养,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他精辟的总结。他认为职业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内在的是职业心念,外在表现为职业技能以及行为习惯[4]。职业心念。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职业心念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整个职业素养的核心部分。所谓职业心念,是从事职业工作时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积极心态以及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也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对这种品质的理论提升[5]。职业知识技能。这是劳动者从事一项工作所应具备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一般来讲既包括理论知识也包括实践操作能力。只有掌握了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动手能力,才能在一个岗位上取得卓越的业绩。职业行为习惯。就是我们在职业工作中长时间从事一种行为而养成的一种内在的行为要求成为了一种一惯性的动作。

上述概念是针对完全的职业人而言,是一个普遍概念。而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是围绕职业开展的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它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因此,高职学生其实是一个准职业人的身份,或者称之为是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阶段,因此,我们认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内涵在其求学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陶行知老先生所讲到的“职业心念”,大体应该是从入学到赴企业实习前,此时的职业素养应更多的偏重理念和意识的教育;而从学生实习到就业这个阶段,此时的职业素养内涵侧重点应该更加偏重技能训练和职业习惯的养成。即陶先生所讲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两种。虽然在第一个阶段高职学校也会对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进行培育,但是,这种技能仅仅是一种通识教育,未来能适应不同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还需要靠学生入职后的不断学习才能获得。

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从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录取规则来看,高等职业院校一般都处在录取的末端,这部分学校面对的生源绝大多数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能力弱,甚至有些学生道德素质不高,缺乏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这些都给高职院校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挑战,为了深入了解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笔者曾经参与过一个对100 多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合我们前面所阐述的关于职业素养的概念,我们发现主要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高职学生的职业心念不成熟。学生的职业心念包括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意识,而针对此类问题,我们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当企业被问及您觉得高职学生有什么最大的不足? (单选)时,竟然有32%的受访者选择了思想品质有待加强。而对于问到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时,作为多选项的思想品质成为了每个受访者的必选项。可见,虽然各个高等职业学校都把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摆在极为突出的位置,但是效果却很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部分学生认为单纯的思想道德课程对他们没有吸引力。②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比达15%以上,这个数据是不容乐观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智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所影响,再加上部分学校对于高职学生疏于管理,导致一些打架斗殴甚至中职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③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高职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一般不会要求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往往这个岗位劳动者的责任心强与否就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完成效果如何,因此,当被问及从企业用人角度看最需要员工的职业素养有哪些时,责任意识成为继甘于奉献和协作精神之后的第三多的选项。

二是部分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亟待提升。职业技能其实包括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更有在获得此类知识基础上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通过我们的调查,关于此类问题,我们发现:①进入高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底子本身就比较薄,上课时注意力根本集中不起来,文化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讲形同虚设。同样的前面第一个问题中,有26%的企业受访者选择了文化底子和文字功底较弱以及进一步学习深造的意愿不强。②很多高职学生的创新力是一个短板。创新来源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扎实的技能掌握,没有这个基础,创新就是无本之木,前面谈到了这部分学生很多人基础知识较为匮乏,那就很难再要求他们有所创新,在问卷中,我们邀请企业代表按单位实际要求的重要性打分时,受访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创新的能力要求全部打了最高分。可见,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很强的,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岗位,缺乏创新能力是难以满足自身继续发展的要求的。

虽然这份关于学生职业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内容相对简单,且受调查企业覆盖面不广,但是也能看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是现实存在的,无论是职业心念、职业技能或是我们谈到的职业素养必须的六种心态,部分高职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缺失或不足的现象,而职业行为习惯是由职业心念和职业技能在长期工作中衍生而来,前面两项基础不牢,必然导致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存在问题。

五、产教联盟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既然产教联盟的形成最终目的在于人才的培养,而职业素养又是产教联盟各方对于人才培养的最终关注点,因此,围绕前文关于职业素养三部分内容的论述,笔者认为,应该充分依靠产教联盟连结产业链与教育链的天然优势,从以下方面着手,有针对性的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一)深化办学模式变革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的创造性举措[6]。随后,建立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成为高职界乃至教育界的热点,根据网上公布的各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全国近20 个省份在政府文件中提出要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任务(项目)承接一览表显示,有22 个省(区、市)提出关于“混合所有制”的项目[7]。《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更是提出了“2020年初步建成300 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明确要求。

但是,时至今日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成一家完全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并不是高校不愿与社会资本合作,更不是社会资本看不上高校这个市场,传统意义上高校事业性质与社会资本的企业性质这种“身份区别”成为拦在两者之间的鸿沟,直接导致二者的人员无法直接沟通、资产无法直接共享。很多高校在试水混合所有制学院的过程中,都被卡在进入实质运作阶段。2019年2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进一步明确了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提出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任务。并在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对于参与深度产教融合的企业实施准入制和“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激励,用以充分调动企业热情。

笔者认为下一步国家应该进一步明确之前提出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已经建立的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和企业准入和激励机制也正是奔着这个目标而去的,只有通过“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部委共同发力,打破原有的事业、企业单位制度壁垒,明确两个主体之间权责清单,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指引指导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姻,只有把高职院校和企业建设成为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产教联盟设立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二)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首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力军的高校老师要强化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和因材施教意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中,老师处于尊者的地位,高高在上。而在现代社会,我们把教育归入公共服务职能中,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及时调整心态,转变观念,树立为学生甚至为合作企业服务的意识; 专业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能把“道”和“业”传授给学生,作为专业教师自己要明白什么是道什么是业,还要学会如何解惑。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要有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产教联盟背景下与企业深入合作的机会,利用到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通知》中指出“双师型”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笔者认为这种类型的教师还应该是能为企业解决难题的人才; 要学会因材施教,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接受能力高低不同,不同的企业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要求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的老师采用单一方法教授不同的学生就无法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更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产教联盟这个机构,引入企业资源,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和不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教育,总之,关于因材施教只要秉承一条观念,那就是学生缺什么,就给他补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

其次,产教联盟的企业成员更要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要让一些优秀的企业家逐渐认识到自身教育责任,积极投身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企业的前置介入,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实用技能带到课堂,或者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生产环境,这对于学生无论是职业心念、职业技能还是职业习惯的养成和提升都是意义重大的。同时,企业利用产教联盟成员的身份参与人才培养,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和增强社会大众对企业的好感,这些无疑是对企业的商誉增值的,因此,产教联盟成员培养自己的教育情怀不仅仅有外在需求,更有内生动力。

(三)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沉淀、更持久的力量”。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作用尚且如此意义重大,由此可见,文化的熏陶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8]。在产教联盟背景下,如何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搞好课程思政。职业素养很大部分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尤其是职业心念的六度培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个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尤其在更加强调专业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不能忽视。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就是课程思政[9]。简单的理解,那就是高校的课堂教育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要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里所立的德,不仅仅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仅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包含很多的为人处世、职业操守之道。仅仅24 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包含了敬业、诚信、友善这些直接与职业素养有关的品质。因此,课程思政是一定是产教深度融合下教育者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尤其是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我们的教育者一定要紧紧依靠产教联盟的企业资源,深入挖掘有关职业素养提升的现实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把学生带入真实生产环境亲身体验工作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这也是加强课程思政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入校园。每个企业在各自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都会创造出具有该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企业精神、企业规章、生产环境、企业产品等等。而高校同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一样会形成各自高校文化。学生往往是先适应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毕业后马上面对不同的企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其实这就是这部分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一出校门马上就能转换角色,成为一名职业人。这就需要做好两种文化的衔接工作。在产教联盟背景下,以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 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高职院校甚至可以在企业的帮助下把校内教室和实训环境按照企业一线生产环境进行布置,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等等。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首先,要大力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一个学生未来能否在企业中立足的基础和保证。一般认为,我们所学经过三年就面临知识更替。作为动手的技能,也大抵如此。新的设备、新的技能、新的工法层出不穷,仅仅靠学校老师或者书本所学,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竞争。因此,我们要充分依靠产教联盟这个平台,大力引入企业资源来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刚刚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就指出,2022年之前,国家要建设300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正是看中了企业在新技术、新设备、高水平方面的优势,要借助企业的力量,目的就是通过真实环境的实训基地磨炼,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同时,也提出要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制度试点工作,无疑是把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锤炼上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程度。此外,从2014年开始,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首批确定了17 个试点地区,8 家试点企业,100 所试点高职院校,27 所试点中职学校,13 家行业试点牵头单位[10]。从这五年来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可见,现代学徒制教育双方往往根源于产教联盟成员或是准产教联盟成员,这种合作关系,使校企双方更密切的融合,甚至缔结了比产教联盟成员更为紧密的深度融合关系。通过这种模式,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了动手能力,得到了在校期间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

其次,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锻炼,培养职业心理素质。作为职业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学生将来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持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成就[11]。在学校,老师都是作为家长出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关爱和帮扶,相对企业竞争环境而言,学生在校期间遇到的压力和挫折会小的多,因此,要在逆境中培养学生,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一个严厉的企业师傅远比和蔼可亲的大学教师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可以定期邀请企业负责人给他们将各种创业的艰辛,请企业一线员工谈工作中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坎坷。甚至可以采用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的情境教育法,把学生放到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并给他们制造出要面对的各类麻烦,在挫折中,锻炼学生的意志,磨炼他们的品质,让学生学会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内心恐惧和心理缺陷。还有,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个学生从进入大学到顺利完成学业,再到找到工作,并在岗位上作出成绩,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并且会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

(五)构建合理评价体系

一项工作是否取得成功,必须要有一个评价体系来进行判断。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不同于普通教育,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判断高等职业教育是否成功,那得看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才。同样,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状况的评价体系就不能简单的以考试成绩和综合测评、发表多少文章来判断了,应该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可以从教学评价和社会反馈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方面:高职学生从学校能够获得的与职业素养最为紧密的无非不过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一般的认知、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高职的评价考核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专业技能最便捷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情况,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对职业技能证书市场的整治和规范,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发证程序进一步规范,证书的含金量得到提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以下称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积极组织高职学生去参加相关专业的技能鉴定,获得国家认可的技能证书;二是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和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参加评价,给每个高职学生规定一定数量的与专业有关文章的阅读、写作任务、给他设定一些职业情境了解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通过合格的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来做这个事情。

社会反馈方面:看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意见。高职学生因为教育的特殊性,一定会在正常的学业中穿插企业实习或社会实践。校方可以紧密结合这些机会,通过问卷的形式,向用人单位了解学生的职业素养情况。前提是,这部分学生在之前的校内教育中获得了关于职业素养提升的教育,如果用人单位对这部分学生的职业素养普遍表示满意,那至少说明学生所获得的教育是正面的。如果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职业素养未能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说明教育模式或内容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社会大众的评价可以通过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来进行。总之,高职学生培养是否成功一定要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来进行,从教学评价和社会反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职业素养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一个全员工作和系统工作,无论是作为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还是作为教育参与者的企业单位,都应该充分利用产教联盟的平台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工程,从小处讲可以提高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从大处讲可以最终带动产业工人阶层整体素质提升,转变社会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为大国工匠、中国制造2025 提供人力资源,为实现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