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
近年来,职业教育和培训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总体看,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职业教育和培训仍然是短板,培训更短。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职业院校和成人学校面向农村开展培训的情况究竟如何?究竟能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职成院校的培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基于上述问题,为落实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要求,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参加了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的调研,于2018年4月、6月,分别赴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浙江、山东等省,围绕“涉农培训”对部分市县乡镇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成人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等进行了深入调研。两次调研,共召开座谈会50余场,实地考察学校、企业50余处,收集资料300余份,访谈400余人次。调查发现,农村各类人才极端缺乏与涉农培训有效供给不足、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现象十分普遍,乡村振兴所需各类人才极端缺乏,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断层问题十分严重,谁来种田、谁来兴乡的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涉农培训雷大雨小,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且困难重重,诸多难题亟待破解。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涉农培训新途径、新方式、新方法,形成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效推动了涉农培训。
培训场所、培训平台是涉农培训的起码条件。一些地方积极构建和完善涉农培训体系,搭建培训平台,确保农民培训有组织、有平台、有场地。如浙江省为乡村振兴搭建了全省统一的平台,在全国首个成立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资源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省级“农民大学”,各市、县也相应成立了“农民学院”和“农民学校”,省、市、县三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平台建设完成,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湖州市将职业培训工作列入中职教育“五大工程”“六项行动计划”“现代化工程”建设内容和考核指标,并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中职学校为重点,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各级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依托,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农民教育“四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实现职教服务体系全覆盖;建设市级社区大学1所、农民学院1所,所辖各县区建立县级社区教育学院和农民学院分院。全市59个乡镇(街道)均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学校,1121个村(社区)都建立了村民学校或教学点,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成人教育网络实现全覆盖。
图1 浙江省四级成人教育网络图
一些地方教育培训机构“跟着产业走、国着市场转”,“以项目带培训”,注重开展针对性培训,让农民培训有劲头。如德清县,以“选准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为宗旨,立足乡镇资源优势,将政府想做的、农民愿做的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尊重农民的传统与习惯,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科教致富项目。《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浙江德清县农科教项目培训助农民致富》为题,介绍了德清的农村职成教育。德清县农科教项目培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编入《教育与培训为农村转型服务——战胜贫困的技能、工作、粮食和绿色未来》一书,并向国外推广。德清县农科教“以项目带培训”被省内外专家和同行誉为成人教育的“德清模式”。一些地方和职业院校紧密联系区域经济社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当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探索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职业培训新模式。如浙江湖州市探索的“校企合作培训、双元制培训、职成联手培训、超市式培训、订单式培训、中介式培训、行业合作培训、创业式培训等“八大模式”,其中“超市式”培训模式,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受训人员的实际需求,学校开出培训“菜单”,受训人员可以自由“点单”,也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加菜”。
采取多种课堂形式,为农民学习提供方便。山东省寿光县职教中心实施的“校园十田园”培养模式,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搭建“城乡校园课堂”“田间地头课堂”“网络空间课堂”三个课堂,“农闲”进“城乡校园课堂”,“农忙”在“田园地头课堂”,课余时间上“网络空间课堂”,实行学生网上“点菜”,教师在线“下厨”的方式,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哈尔滨甘南县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实际需要,为新型农民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如为农机合作社培养20名无人机操作手,为农业企业培养焊工、登高、烘干仓储、特种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制定课程方案、评价标准、编制培训教材,形成课程反馈生产、生产反馈课程的良性循环,形成颇有特色的“四类课堂”即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在线课堂。结合农业特色和主导展业,河北省平山县开展旅游服务、手工工艺、烹饪、种植、养殖等各类培训;行唐县开展果树管理、水产养殖、电子商务等各类培训活动;尤其是石家庄市农广校开展了农药经营人员培训,为我国首次农药知识技能推广培训,培训内容切合实际需求深受欢迎。依托“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村大喇叭”等多种形式采用“集中培训+生产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贯穿教学全过程。江苏省泗阳县在各乡镇设立“新型职业农民讲习所”,研究制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讲习所工作方案”,以及《讲习所管理制度》《讲习所讲师管理制度》《讲习所学员学习制度》《讲习所学员实习制度》《讲习所学习考评制度》《讲习所跟踪服务指导制度》《讲习所培训档案管理制度》等配套管理制度,分专业列出并更新培训菜单,制定了讲习所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等,推动培训下沉和精准培训;将新型职业农民讲习所设到田间地头,采用小班化、土专家与洋专家相结合、让学生教学生等办法,推动培训工作下沉,开展精准培训。
一些地方运用农业品牌优势,实现技术辐射、技术输出,以品牌带动培训。如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在五届全国党代表、村支书王乐义带领下,通过种植大棚蔬菜脱贫致富后,全村技术员走遍潍坊、山东乃至全国各地,主动传播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全国各地农民也纷纷慕名前来学习,先后与国内外80多家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了山东省干部现代农业培训基地,是“中国十大特色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特色经济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在县乡基层统筹分散在各部门行业资源,有效服务“三农”和一线职工,是党和国家政策措施接地气的关键环节。一些地方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的作用,有效推动了涉农培训。如浙江省德清县职兴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培训的部门有县农业局等10余个部门,年培训过万人,主要有在职职工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地方产业的民宿培训、地理信息产业园员工培训、退役军人培训、生活技能培训、养老护理培训、现场救护培训、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等;德清县阜溪成校积极整合“党校、社区教育中心、党员创业创新中心、企业职工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幸福邻里”等各类教育资源,建设六合一的社区教育中心,为辖区内1个社区11个行政村和近700家企业提供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服务人口达5.7万人。富阳市新登镇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共嵌”的原则,整合新登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新登社区教育中心、新登镇综合文化站、富阳老年大学新登分校、新登党性锻炼服务中心等公共教育资源于一体,建设新登镇“文教综合体”,打造成为新登镇百姓创业致富基地、地方文化高地、健身休闲乐园和精神生活家园。
表1 2018年富阳市新登镇成人学校各类培训汇总表
再比如,山东省寿光市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县职教中心的主体作用,牵头成立社区学院、家政职业培训学校、金蓝领培训中心、安全生产培训中心、焕新职业培训学校、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受益居民达20万人次。河北省平山县形成以县职教育中心为龙头,23所乡镇成校为基地,717所村级成人学校为支撑的三级培训网络体系。23所乡镇成人学校大部分有独立场地,119名教师编制在属地学区。行唐县教育局制定了乡镇成人学校考核标准,并根据考核等级给予乡镇成人学校适当奖励,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落实经费。江苏省如东县建立以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村(居、企)培训学校为基础,社会力量办学校为补充的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组织架构。全县建设了14个社区教育中心,设有成人教育专职人员的独立编制,专职人员数达到常住人口数的万分之一点五以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讷河市实行“三个统筹”,有效利用县域资源。一是统筹培训资源。把17个部门的培训资源整合到职教中心成立“讷河市培训服务中心”,并在乡镇综合中学成立乡镇现代农村职成教育服务中心,把市乡两级的培训统一到这两个中心。各行业部门派专人进驻职教中心,以培训超市的形式,实行一站式服务。培训项目管理上坚持六不变原则,即“培训项目名称不变、组织管理体制不变、向上争取项目主体不变、经费来源渠道不变、工作任务职责不变、监督管理职能不变”。二是培训经费统筹。设立职业教育培训资金专户,统筹管理全市各系统、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费附加按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确保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加,确保按标准筹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三是实习实训基地统筹。校内校外结合,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科技园区与学校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组建了区域性现代农艺实训基地。将农业推广中心、农业科研所为农服务职能与职教中心学校教科研室结合,成立了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开展教学、科研、服务、指导等工作。
涉农培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如何使涉农培训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培训落地生根,体制机制十分关键。一些地方将涉农培训纳入地方考核项目,确保了培训扎实有效开展。如浙江省湖州市将涉农培训工作列入中职教育“五大工程”“六项行动计划”“现代化工程”建设内容和考核指标,凡是培训做得不好的单位,一票否决,此举有力促进了涉农培训及各类培训工作。
调研发现,不同省市职业培训体系建设程度不一。浙江各乡镇都建有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或相邻乡镇合建),形成了以高职院校为龙头,以中职学校为重点,以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各级各类社会培训机构为依托,初步形成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农民教育“四位一体”的职教体系,实现职教服务体系全覆盖。相对浙江,山东各地统筹建设了县区级的职教中心,但乡镇层面的成人学校大多在编制和机构调整中被撤并,相关基层培训职能由各县区职教中心延伸承担。特别是中西部不少地方县市的乡镇、村二级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名存实亡,没有师资、没有场地现象比较普遍;传统的涉农职业院校大部分已经转型或者停办,少数继续面向“三农”服务的涉农职业院校举办的涉农专业也比较薄弱,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短缺,师资老化,在校生人数逐年下降。
调研显示,当前培训资源和管理职能分散,条块分割,部门分割明显。针对“三农”的培训和职工继续教育不同程度存在“九龙治水”、多头管理现象,各地培训项目分散在农业、人社、经信、民政、安监、组织部等多个部门,工妇团残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种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承担培训工作的单位,既有归口人社部门的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也有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的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和成人教育院校,既有承担继续教育功能的行业协会,也有数量众多的民办培训机构,但整体办学资源丰富和服务水平较高的职业院校能够承接的培训项目、得到的培训经费却很少。
调研发现,农村成人学校的基础能力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缺场地、无师资、少课程、少教材、难招生。与之相对,农村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职业学校资源相对丰富,有场地、有师资、课程丰富,但多数学校的涉农专业都在萎缩,调研组在多个县级职教中心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涉农专业在校生只有几十人。农技站(农广校系统)有着较为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普遍存在无场地、少资源的困境。而各类高职院校多关注高端农民培训,难以与中低端的培训形成有效衔接。一些地方城乡居民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各类培训项目名目繁多,培训内容大多雷同,缺乏合适的教材,田间课堂教学少,实际效果较差。在乡镇基层,各部门多多少少都建设了相应的教学点,造成了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为此,浙江、山东基层县乡层面,职教中心和成人学校,在地方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积极探索进行了管理职能、培训项目、教学资源、实训基地建设的整合,形成了社区教育中心,但普遍性效果不明显。如浙江省在全省建设了“农村文化礼堂”,许多地方把“农村文化礼堂”与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资源进行了整合,赋予了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更多的思想文化教育功能,但从实际走访的情况看,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仍然较多关注实用技术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农村思想文化教育的形式单一、阵地建设薄弱。
调研发现,职业院校作为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有着严格的制度规范,培训教师外勤、车辆、授课及由此附带产生的开支等,很多都不能予以相应补贴,影响学校和骨干教师工作积极性。浙江省职业院校实行绩效封顶的作法,各校通过培训获得的项目经费,难以转换为职工的“经济效益”,影响到了学校和教师参与城乡居民职业培训的积极性。部分地方还因政策限制,职业院校无法申办独立法人性质的培训机构,在承担各级各类培训中缺少相应的培训资质,无法参与相应的培训项目竞争。
调研发现,东部地区农村出现了明显的三产融合发展的趋势,以种粮为生的纯农户大幅减少,新出现的是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新型农业合作社等横跨农业生产、终端农业产品制造、销售、服务等漫长产业链的新型生产、服务组织。即使是纯农户,除种植大户外,农业收入在其总收入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农业的制造业化和农业的服务业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农场化和生产集约化导致农村地区对人才需求出现了两种看似矛盾的趋势:一种是在传统领域对人才素质全面化的需求,一种是在新兴领域对人才素质专业化的需求。这两个趋势又因农业产业链漫长、时间特性明显、周期起伏大等特征而呈现远甚于工业生产的个体性和复杂性。
农村人才需求的复杂性引起了许多部门的关注,农业、教育、人社、供销社、团委、妇联、农科院、开放大学等机构都从各自的服务范围提出了针对不同农村人群的培训与培育项目。在实际操作中,这些项目表现出一定的竞合关系,但并非共时性的竞合,而是在政府的项目规划或项目审批层面表现为合作关系——各项目均有明确的目标人群,在项目实施层面表现为竞争关系——受训学员往往是多种身份的复合体,经常被要求参加不同的培训,而逐渐失去兴趣。在上位界限清晰的培训项目到了下位界限就变得非常模糊。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各部门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发展的需求感知模式存在问题。农民的需求远比产业工人的需求更为复杂,但农民培训项目与工人培训项目的感知方式却大同小异,均采用“需求-供给”对比的方法,即从国家的发展战略需求与实际人才供给间的落差来推算培训培育的需求,而这一自上而下的演绎的方法难以对农民发展的真实需求做出准确描述。
调研发现,农村人才培训培育需要大量素质全面的师资,这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痛点。从浙江、山东的情况来看,师资来源主要有“土专家”(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专业户、农业技术专家等)、农技站系统的农技人员、县级职教中心教师、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教师、高等院校涉农专业教师、开放大学的相关师资等。从数量上看,中高职院校教师比例最大。许多农民培训任务经过层层传导最终都会落到中高职院校的教师身上,也正是他们确保了培训项目的质量。“土专家”、农技站系统的农技人员等农业专业技术较强,但教学能力偏弱,面对制造业化农业和服务业化农业的能力不足。高等院校教师一般参与高端农民培训,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但由于总体上数量较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农村人力资源建设的力度与强度相对较小。调研显示,在浙江各县乡基层,职成教学校尤其是成校教师编制数量不足,大多为2-3人,开展培训工作人手不足。特别部分乡镇将成校教师归类为基础教育类型,因工作性质不同,在职称晋升的竞争难以“胜出”,大部分成校教师面临职称晋升的困难,县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对年轻教师吸引力不高,职工老龄化较为严重。
调研发现,江苏省如东县按照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的要求,县、镇两级财政投入的社区教育专项经费达到了人均3-4元的标准,但在泗阳县的两个乡镇调研时,问及社区教育专项经费,除了农业部门外,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大幅度增加了培训经费,但由于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加上实行的是简单量化考核办法,无法将宝贵的经费用于急需师资和资源建设。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其中,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调研显示,个别行业培训管理规范和管理标准欠缺,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资质认定标准缺乏,监管手段缺失,评价体制不完善,部分地方培训市场混乱,培训质量无保障。有的培训机构师资、课程、实训等教学资源不足,过程管理不到位,质量把控不严,导致培养方式单一,培训内容针对不强,实践操作环节偏少,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培训效果较差。调研还发现,在政府购买的培训项目中,不同程度存在“低价定标”情况,大比例的培训项目被民办培训机构承接,甚至出现了民办培训机构承接了培训项目后,再到职业院校后租借和聘请职业院校实训设备及师资的情况。
1.做大做强面向农村的学校职业教育和培训。县级职教中心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的主要载体,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主力军作用。前些年,县级职教中心出现了“非农化”“学历化”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县级职教中心应按照建设农村职业教育“桥头堡”的思路进行重新定位,尤其要督促和扶持其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当地农村产业振兴需要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在此基础上,上联城市高校和职业院校,下接农村非学历教育,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城乡统筹、特色鲜明,涵盖农民职业学历教育、农民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2.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能简单照搬城市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模式,而是应该根据职业农民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和实践其固有培育模式。首先,要充实和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国家和地方要出台有力的扶持措施,动员和鼓励有志于从事现代农业建设的城乡知识青年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兴办产业,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充实新鲜血液,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妇女化”的现状。其次,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遵循新型职业农民成长成才规律和工作生活特点,探索和实践精准培训、跟踪服务、学做一体等教育培训模式,真正达成“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教育培训目标。将在职职业农民的学历教育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研究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在职职业农民到农业职业院校进行学历教育,通过工学交替、农学结合等方式完成学业,提高学历层次,系统拓展职业能力。同时,要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的培养力度。总结和推广江苏太仓、昆山等地政府与农业高职院校“校地合作”培养青年职业农民(全科农技员)的做法和经验,通过政府补贴、定向招生、合作培养、优先就业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后继者,有计划地充实村级组织、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等方面的人才队伍。
3.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各主体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作用,发挥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效破解农村职业教育的制度性、体制性障碍,通过强化“农科教统筹”“三教统筹”“城乡统筹”等途径,引导和鼓励城乡资源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教育,政府、学校、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不同主体分工协作,交叉互补,构建以职业教育共同体为导向、城乡一体化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
1.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农村职业教育是跨城乡、跨行业、跨部门的教育,必须发挥体系化的优势,走政行校企协同育人之路。在目前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推进协同育人要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推动县级职教中心办学模式改革。引导和帮助县级职教中心与农业职业院校、农业行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组建职教集团、合作联盟,实施定向培养、订单培养、联合培养,一体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强化农科教统筹。通过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创新等途径,强化农科教统筹,形成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合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组合拳”。三是深化“三教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而提出的一种管理运作模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中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通过活动和体验,从小培养学生的乡村情结、乡土文化、现代农业理念,帮助孩子形成投身振兴乡村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2.构建资源共享机制。一是通过立法推动资源共享。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是全社会的义务。国家可通过立法和出台细化政策,督促和引导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落实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确保优质资源为农村职业教育所用。如国家可明确高校特别是涉农高校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清单,并进行定期考核。二是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共享。通过制定税收优惠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的优质资源投入农村职业教育。三是通过优化管理用好现有资源。县、乡两级政府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党政领导为依靠、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社区教育中心为平台、以培训项目为载体,协调学校、党、团、文、体、妇、农等部门,面向农村,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形成一个中心、多块牌子、资源共享、各得其所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有效避免长期困扰社区教育发展的“教出多门”、资源浪费和办学效益低下的问题。
3.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需要转变观念,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企业资助为辅,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一是落实国家和政府是教育投资主体的责任。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在GDP中所占比重。国家应明确县级职教中心经费和乡、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投入标准以及经费增长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分地区画出最低“红线”,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到位。二是统筹使用各项培训经费。国家和省级农业、人社、科技等部门下达的培训经费,应由财政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实行专款专用,严格防止防资金挪用的情况发生。三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通过设立“社会事业引导资金”,激励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引导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积极创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4.完善绩效考评机制。一是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指标纳入省、县、乡三级政府的工作目标,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和实施考核工作,督促各级政府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强化工作考核。对职业学校和各社区教育中心,采取“年初制定目标,年中检查进度、监控过程,年末现场考核评估,年后总结表彰”的考评制度,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和经费奖励挂钩,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三是优化项目绩效评价。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绩效考评机制的研究,优化考核内容和指标,提高评价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立法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法律保障制度。在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举步维艰的今天,更加需要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力度和法律保障。以完善立法为基础,加强执法力度,从根本上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相关法律的执行与落实。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扶持和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就业创业。政府要出台政策,对于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农民,给予大力奖励和宣传,要通过政策导向,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精英扎根农村,吸引优秀人才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形成新一轮“上山下乡”的热潮,弥补长期以来农村“空心化”所出现的人才真空,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也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优秀培育对象。二是设立专项补助经费。对于具体从事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与个人,政府要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必要补助,激励和吸引优秀人员从事这项事业,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扶持农业示范项目。制定科学标准,遴选优秀农业示范项目,作为新型农民培训的实践基地,对于承担实践任务的基地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偿和社会价值的认可,动员优秀社会资源服务于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四是扶持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既有教育规律,又有产业规律,但研究基础薄弱,教育模式陈旧,迫切需要出台扶持政策,设立研究专项,加大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力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一是加强对乡村振兴和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目前,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仍存在偏见和误解,必须转变大众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可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以及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办学内容、办学方式及办学优势,突出农村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后获得职业技能、取得工作成绩的宣传,以及农村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树立重视职业教育、尊重职业技能人才的新风尚,改变人们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参与乡村振兴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二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度。要根据行业、专业不同特点,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准入标准,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含金量,通过设置一定的“门槛”,建立新型职业农民的退出机制,有效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提升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可度;要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的美好前景,要用身边的成功案例,引导广大市民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更有机会实现社会阶层提升,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以此吸引大批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社会精英从事农业工作,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整体素质。三是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度。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建立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帮助其及时掌握最新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同时,加大对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宣传和表彰力度,让一线工作人员产生职业自豪感。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