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内涵的探讨

时间:2024-05-09

摘    要: 创新是时代主题和社会需要。本文从背景、定义、意义和途径四个维度对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探讨。

关键词: 校企协同创新    内涵    探讨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即“2011计划”,突出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作为高校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类教育——职业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技能积累和文化传承等职能,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是这一教育领域最常见的创新组合。“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更注重协同创新。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一、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背景

协同创新理论源自西方。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在1977年提出了协同synergetics理论框架。他认为协同是系统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是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使各类资源为共同目标而进行协调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大学便开始了协同创新实践。如杜克大学、北卡大学和北卡州立大学为核心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斯坦福大学参与创建的美国硅谷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韩国首尔大学与三星电子、LG半导体等组成的共同研究开发组织,等等。这些协同创新实践行为不仅成为各国在新时期创新竞赛中竞相探索的创新模式,同时是高校在竞争中冲破自身瓶颈,抢夺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2011计划”实施以来,高校协同创新在我国发展迅速。在政府、科技金融和中介等主体的支持下,围绕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需求,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我国广大高校内部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及高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汇集各方优质资源、开展联合攻关,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

二、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定义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职业院校夯实办学内涵、打造办学特色、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职业院校承担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区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职能。因此,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主要指职业院校与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创新优势,有效集聚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集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平台,有效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创新效果,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强调协同。无论是人才培养创新,或是应用技术创新,或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均需要职业院校联合企业共同开展攻关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强调创新。创新是时代主题,是职业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动力之源。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突破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企业技术壁垒的藩篱,激发院校人才资源和企业技术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办学内涵的提升及企业应用技术的革新

三、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具有不同寻常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引领人才培养创新。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科研单位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发源地。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可以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教育资源,促使职业院校深度对接产业办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持。

(二)引领应用技术创新。

应用技术创新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储备了大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企业是应用技术重点、难点和热点聚集地。校企协同创新可以将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科研单位的技术资源有效整合到一起,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实践,催生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为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引领社会服务创新。

职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开放性,有效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校企协同创新可以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人才资源,共同搭建社会服务公共平台,联合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在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四)引领文化传承创新。

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具有传承地域文化、民间技艺、民间绝活的先天优势。职业院校协同创新可以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文化资源,一方面不断强化学校文化传承和传播,辐射带动区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融共通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升校园文化

四、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的途径

职业院校的基本职责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实现办学宗旨,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所带来的战略机遇,找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主动整合区域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文化传承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

(一)基于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

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是“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职业院校应该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将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深度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办专业,积极整合政府、院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校企协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定位始终与生产一线需求对接。其次,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弹性学制等,积极吸收企业现场专家和技术能手等生产一线教育元素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第三,校企协同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广泛吸收合作企业、用人单位、社区公民等参与专业人才质量评价,形成多元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职业院校要紧跟区域经济社会、产业、人才等发展规划,加强与区域内规模企业或产业基地的联系,打通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通道,真正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二)基于技术研发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从量到质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院校储备了大批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又有技术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区域骨干企业联合技术攻关,成为支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发和转化的重要基地。一是出台支持鼓励专业技术应用推广的激励制度,以专业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加速应用技术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与转化。二是鼓励支持优秀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顶岗实践,适时参与企业应用技术研究或设备设施改造升级。三是校企双方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实体,明确双方责权利,瞄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主动获取产业发展的源头信息,对相关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切实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

(三)基于文化传承的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

***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发挥职业教育基础性作用,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的基本要求。职业院校要以文化传承和传播为主体,多措并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成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增强区域文化影响力的主力军。一要打造区域文化高地。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重视学校文化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利用和开发,在将办学过程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推进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互融共同,逐步形成校园文化对区域文化的引领辐射效应。二要建设民间文化传承洼地。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批民间技艺和绝活逐渐被工业产品代替,大量民间艺人散落在乡野田间。职业院校要立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任务,通过开辟特殊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举办特殊技艺班等方式,留住人才和手艺,建设民间艺人聚集地和民间技艺传承站。三要形成文化创新源地。职业院校既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又是校园文化、区域文化、企业文化交汇的熔炉。职业院校要充分吸收各类文化精髓,切实整合企业、民间、校园内部等文化创新资源,推动各类文化互融共同,推进各类文化不断创新,成为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秦卫明,乔旭.在服务经济发展中创建高水平创新创业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

[2]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3]张宁,华炜.高校协同创新内涵、困境与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15(17).

[4]易启明.加强协同创新推进校企共赢——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与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4(12):37-39.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

[6]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D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24/c1001-26738212.html.

[8]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306/152888.html.

[9]中国制造2025[D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0519/112322214243.s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院校校企协同创新策略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D2012006;主持人:易启明)的研究成果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