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鑫凤
上一期,王太阳向我诉苦,说自己平时单元作文写得还不错,经常拿到“优秀”,可是一到期末考试,却总是只有“良好”,甚至只是“合格”。一般情况下,这是作文中展现出来的“描写力”不足。如何提升“描写力”,让你的文章看起来更高级呢?上一期,我给大家支了三着儿,本期继续支着儿。
有一名同学写《我的老师》时,选了鲁老师给他批作业并耐心辅导他的事例。他洋洋洒洒写了六百多字,可是有四百多字都在写他做数学作业时遇到困难,绞尽脑汁还是做不出来,最后乱写一气交了上去,心里忐忑不安的事,而写鲁老师批改作业和教他做题的笔墨只有五六行,大概一百多字。
聪明的小读者,你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如何?是呀,当然没法拿到“优秀”。为什么?鲁老师是主人公,所以要多写鲁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而不是写自己。他根据我的建议区分主次以后,是这样写鲁老师的:
只见鲁老师打开我的作业本后,微微皱起眉头,默默凝视良久,然后打了一个叉。这时他仿佛感受到我的注视,抬起头,目光扫到了我的身上,喊道:“子航,你过来一下。”我忐忑不安地跑到讲台边。鲁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坐下来吧,我慢慢跟你说。”看到我瑟缩的样子,他又微笑着说道:“别害怕,不懂就问,弄明白就好了。”“好的。”我长出一口气,心里终于安定下来。鲁老师打开作业本,用红笔在上面画线段图,一边画一边请我读题。边读边看,我突然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懂了:“鲁老师,我知道了!”鲁老师亲切地看着我:“那接下来,这道题你讲解给我听吧。”“好嘞!”
你看,上面这段话里虽然有对“我”的描写,但是从描写的比例上说,对鲁老师的描写占了大部分。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把鲁老师耐心、亲切的形象展现出来,这就叫作“主次分明”,把描写的重点放在主人公身上。
一个人心里想什么,我们怎么知道呢?
首先,我们可以抓住身体器官的变化,写心理感受。
以“紧张”这一心理为例,回忆一下,你紧张的时候,身体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下面是一个同学写的《第一次走夜路》,我们看看他是如何通过身体的感受写出内心的害怕的。
我一下变得僵手僵脚,手足无措,第一次感觉到了那种心怦怦乱跳的紧张感。我赶忙用手拍了拍胸脯,试图让心安静下来。明明出门前我刚上完厕所,现在又特别想上厕所,两腿又一直打战,简直要憋不住了。
其次,抓住人物动作,写心理感受。
如《牛和鹅》一课中,作者用了一系列准确的动作,写出了“我”看到大鹅时的恐惧。“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写出了“我们”刚见到鹅时内心的害怕。面对鹅的追赶,“我”吓得“脚也软了”,写出了危险状况下最真实的感受。当鹅咬住“我”的衣襟时,“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写出了“我”在慌忙逃窜中的狼狈不堪。瞧,这一连串的动作把“我”的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次,借助周围景物,烘托心理感受。
例如一名同学对考试场景的描述:
“当——当——当”,铃声响起来,监考老师轻声慢语地提醒:“同学们,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请把握好时间,抓紧作答。”听到这声音,我的大脑像是停止运转了一样,如教室里挂着的老电扇,已经无力搅动一点儿空气。
这名同学用“考试铃声”和监考老师的提醒等外在的事物,烘托出她在考场上的紧张感,用教室里的老电扇作比,显得十分形象逼真。
除了用外在的描写间接描写人物心理,还可以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感受,这就是“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最常用,句中常用“想”作关键字。事情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也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内心独白,写出心理变化的“心跳图”,把每个阶段的不同感受表达出来。一名同学写《一次难忘的作文比赛》,其中的一段内心独白非常精彩: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奋笔疾书,赛场里鸦雀无声,只能听见笔尖在纸上划出的“沙沙”声。可我却迟迟没有动笔:这类作文我从来没有写过,怎么办呢?随便编一个故事,一定没有真情实感;不编,难道要交白卷吗?唉,谁出的考题呀?这也太难了吧!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我的心里仿佛装了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
有时候,这种内心独白会以一种幻想的方式展开。比如人在极度害怕的时候总会疑神疑鬼,你在深夜看完《聊斋志异》或者《盗墓笔记》,会不会因为害怕而睡不着觉?会不会觉得窗外、床底可能会有怪物出现?这些胡思乱想写出来就是幻想式的内心独白。
黑的路·暖的心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小学612班 方思懿
“丁零零……”晚托课放学铃声响起,校门内外一阵嘈杂的欢声笑语。我收拾完书包,在校门口等了一会儿,却始终不见妈妈的身影,这才猛然想起昨天妈妈说:“你都上高年级了,大孩子该锻炼锻炼啦,明天自己走回家吧。”人群渐渐消散,杭州的冬天,傍晚六点多天空已经一片昏暗。
作者通过对周边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自己内心的害怕。杭州冬日的黄昏,在小作者笔下令人感到孤寂、萧条和诡异。
我慢吞吞地走在路上,路上的行人匆匆从身边走过,一个个消失在路的尽头。凛冽的寒风从我身边拂过,偶尔吹来几片梧桐的落叶,显得格外萧条,“簌簌,簌簌”的声音在这黑暗的夜里变得分外诡异。我不禁加快了脚步,真希望能直接飞回家。这时我听到后面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我不敢回头去看,心想:难道是坏人想要抢劫?我只是一个小学生而已,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呀,放过我吧!会不会是人贩子?我昨天还看到报纸上报道杭州破获一起人贩子拐卖儿童的案子……啊,完了,脚步声离我越来越近,仿佛就在我耳边。我飞跑起来,一直跑到气喘吁吁才不得不停下来大口喘气。我战战兢兢地回头,身后却空无一人。咦,奇怪,难道是风跟我开了一个玩笑?
天色更黑更暗了,昏黄的路灯下,风肆无忌惮地吹着,好像在演奏恶魔进行曲:沙沙沙……嘶啦嘶啦……这……这真是太可怕了!我又跑了起来,冰凉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我脸色发白,嘴唇发紫,浑身打着哆嗦,一个踉跄差点儿摔倒。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石子差点儿绊倒我。
“思懿,思懿——”这时我听到远处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抬头望去,是妈妈!我仿佛垂死的人抓到了一根浮木,赶紧快步朝着妈妈跑去……“妈妈,吓死我了!”我扑在妈妈怀里哭起来。妈妈轻轻抚摸着我的肩背:“不怕,不怕,你这不是自己回来了吗?你是勇敢的宝贝!”
我和妈妈手牵手走进家门。妈妈的手暖暖的,把我的手焐热了,心也暖起来了。
这一段长长的内心独白,把小作者听到身后脚步声以后的慌乱、害怕描写得十分形象。
“哆 嗦”“踉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脸色发白,嘴唇发紫”一组神态描写,把内心的恐惧通过外在的动作神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的小作者第一次独自走回家,心里非常害怕。全文在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两次描写冬日夜晚的景色,选择了“寒风”“落叶”等事物渲染萧条、恐怖的氛围,烘托小作者的害怕。同时,小作者运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写自己走夜路时的心理。当然,小作者还多次描写身体感受和动作变化,把自己的害怕、恐惧写得具体又生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