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备课策略

时间:2024-05-09

陈秋芳

摘   要:核心素養即为不同学段教育过程中,指学生应该相应具备的,有助于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当今初中阶段教育理念要求巩固学生文化基础,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发展的能力,强调从“教什么”转变为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本文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实际,联系初中生特点,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展开初中物理备课进行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备课策略

物理是初中阶段重点及难点学科之一,相较于语、数、外等学科,学生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时间较晚,部分学生会存在学习困难。备课是课前的准备工作,正所谓“不打无准备的仗”,有效的备课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在遇到课堂突发问题时高效予以解决。教师在备课阶段不应仅仅把目光放在让学生听懂、会做题上,更应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攒良好习惯,让学生的一生都能从此阶段的学习中受益[ 1 ]。

1  打造教研组教研文化

教师的工作并非单打独斗,同一课题组即同一门课的任课教师们应形成“竞争合作求双赢”的教学理念,拥有大局观和全局观。教研组文化是所有教师成员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的集中体现,一般教研组会会提出“建学习型组织,创学者型队伍”的口号,教师则应顺应口号。教研组中各位教师的活动及其成果会在漫漫时间长河中积累或凝结,这种成果若运用到教学中,就能不断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及质量,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组,若教师自身擅于钻研教学思维导图、编写试题等工作,那么可以加入“钻研组”,在备课过程中负责编写教材全析、构建知识网络、编写思维导图、收集整理各类资料等工作;若自身擅长于网络知识,那么可以加入“网络组”来负责搜索网络上有用的习题、创建微信公众号等工作。以“网络组”为例,教师在创建微信公众号后可以将每节课的教案做好整理工作并定期上传至公众号,倡导学生在课下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查漏补缺。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物理课程中又有一部分较为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若学生有一点不懂就找教师问,从短期来说的确能提高成绩,但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信公众号自行查漏补缺的方法能培养其学习主动性,也能使其具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进入社会后遇到的困难绝不只有题目这么简单,若学生初中阶段就具有了这种能力,其将受益终生。

2  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方法角度开展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对于知识点和知识架构的准备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以及科学方法。物理素养中的科学思维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以及质疑创新。模型建构部分要求学生能对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初步概括,了解简单的物理模型以及一些物理原理;科学推理则是指学生能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并运用有科学依据的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科学论证是指学生能通过已经得到的结论及自身理解去论证某个简单的结论;质疑创新是指学生应有发散性思维并对已经得到的结论进行质疑和再次论证。例如在对“物态变化”一章节进行备课时,教师应构建图像,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物体的三个形态是可以相互变化的,随后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以及生活常识加入教案中,例如如果屋子里太热,在地上放一盆凉水或是在地上撒一些水就可以缓解炎热。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针对教案内容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散热的一些方法,并结合“蒸发吸热”以及“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即为蒸发现象的概念”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推理:为什么在地上放一盆水过后屋中会变得凉快一些?随后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窗花”“哈气”等现象让学生进行推理,判断其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其是散热还是吸热过程。最后提出问题:在屋中放一盆水会变得凉快一定是因为水蒸发吸热吗?是否可能是水本身就能吸附热量?这样的备课能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使其在今后解决各种问题时具有清晰的逻辑和准确的判断力。

3  运用多种思维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思维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应运用多种思维方法,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常见的思维方法有发散思维法、极限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移植思维法、模型思维法等等。以移植思维法为例,其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从而实现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在教学密度知识点时,教师在备课时加入密度计的概念,并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尝试设计密度计,当学生疑惑不解且没有头绪时,教师便可以将实际场景进行复现,将“船只从河水驶入海水后的水位变化”现象引入这个问题中。学生不论今后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一些超出能力范围外的事物需要理解,移植思维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未知的知识与已知的知识相结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又如在教学“物态变化”一章节时,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为吸热过程,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很容易让学生记住“物体从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为放热过程”这一知识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在长久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入多种多样的思维方法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教师长期的引导与学生长期的积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4  从构建学生知识网络体系出发备好复习课

学生知识的积累不仅需要课堂的讲解与自发的练习,也需要教师对复习课的重视。备好复习课需要教师在搭建知识网络体系,帮助学生系统化复习的同时准备一部分易错题。首先知识体系可以方便地给出所学知识的全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实时的进度反馈,梳理知识体系也可以提炼出知识的主干网络,方便旧知识的调用,也提供了可拓展性,让新学知识可以有原因、有规律地添加在已构建完成的体系之中。带领学生复习不能只立足于某一个知识点上,要在整个章节、整个初中物理的角度上立足,同一章节的起始小节和结束小节间存在联系,不同章节间也存在联系。例如在复习浮力知识点时,不仅与浮力相关的定义、概念、习题需要复习,也应将浮力与其它力结合在一起。力学是一个统筹性的概念,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重力、弹力、浮力等力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在备课时应运用好思维导图,将各种不同的力进行梳理,在教案中加入各种力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也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区分各种力。其次易错题的准备十分关键,不论是电学还是力学部分,教师都应从学生课堂作业或考试试卷中找到错误率较高的习题进行准备,不仅要准备正确选项对应的知识点,也要将所有错误选项进行注释、对易错选项进行“排雷”。当然也不能只是教师讲,也应督促学生们对错题特别是多次出错的题目进行整理总结,避免在今后犯同样的错误。

5  挖掘教材资源升华观念

虽说当今市面上已出现许多教辅资料,但作用最大的依然是教材本身。首先教师应合理把握教材难度,对于简单易懂的部分进行简要说明,对于复杂难懂的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并联系生活实际以及习题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教学浮力部分知识点时,由于公式繁多且对应题目较多,许多学生在此部分的错题率极高,教师就应对此部分进行详解,不能仅仅把目标定在让学生背诵并套用公式上。其次教师不能淡化教材的设计初衷,例如在教学“比热容”一小节时,对于课本中开头给出的例子,教师不应将其跳过,而应将其利用起来,利用问题吸引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思。同时对于课本中提出的各项实验,教师应挑选出其中有重要意义的进行实践,教材设计的初衷在于调动学生兴趣,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若将自身认为无用的环节轻易跳过则会得不偿失。此外应将知识点进行升华,将其与生动形象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积极上好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强其理解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也是对知识点的一种升华。

6  结语

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最佳途径,当今强调开展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再局限于让学生考出更高的分数、升入更好的学校,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热点问题[ 2 ]。本文从打造教研组教研文化、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方法角度开展备课、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从构建学生知识网络体系出发备好复习课以及挖掘教材资源升华观念五个角度进行剖析,探讨了如何在初中物理备课中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谭冠毅.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效集体备课——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温度》一课为例[J]. 广西教育, 2019(5):39-41.

[2]吴仉蓉.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高端备课——以人教版"电能电功"为例[J]. 中学物理, 2019(6).E17C402C-20FD-4CC3-9473-A3F60C0F9D7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